第五十二章开师门子明代收徒,离幽州谢瑍识疏漏(上) - 康乐天下 - 淡淡如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康乐天下 >

第五十二章开师门子明代收徒,离幽州谢瑍识疏漏(上)

第五十二章开师门子明代收徒,离幽州谢瑍识疏漏

春耕节刚过了没几天。

一夜春雨,悄无声息的降临到了华北大地。

谢瑍惬意地走在潮湿的晨风里,或许是这份雨丝的缘故,谢瑍忽然觉得远处山头有了些许若隐若现的春意。

雨丝如织,飘洒悠然,如竖起了一张张薄纱组成的立体幕帘,重重叠叠的透明帘幕。微雨的初春,曾撩动过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曾感动过多少农人的心扉。诗人们赞的是景色秀美,农人喜悦的是风调雨顺。

淅沥的春雨,像催生婆,用不了多久,柳绿桃红的春色就不再是江南的专利了。

谢琼终于出门了,这是四十多天以来,他第一次出门。

谢瑍命人将他的一切应用之物,全部烧掉,那个房屋暂时封闭,闲置起来。

谢琼的脸上留下了一些不太明显的痕迹,虽然杜昺道长已经竭尽全力,但也无法避免。谢琼并不在意,呼吸着院子里的空气,他高兴地像个孩子,其实他就是个孩子。

他不由自主地就开始练起拳来。也许是这些天谢瑍的言传身教,也许是他心情放松,他竟然进入了难得的悟道状态。所有的动作自然而然,根本就没什么固定的招式,顺其自然的施展出来。

谢瑍和杜昺在一旁相视颔首,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甘越和檀道济这会儿看着谢琼的样子,那就脸色不好看了。这些天他们可是没少缠着谢瑍教他们,没想到竟然不如一个病了一个多月的人练得更更好。

看着他们的样子,谢瑍忽然想起了刘道规。这个小子转眼去了上党就是四个多月了,也是该给他们拜师了。

太元十一年二月初六

辛卯戊寅,晴。

谢瑍后院,正堂。

香案已经摆好,供桌后上方,悬挂一副人物画。

画中之人,峨冠博带,面色从容,肋下佩剑,掌握书策。

下面写的是:张祖师三丰像

正中座椅之上,是张祖师牌位:清虚元妙真君武当张君宝之位

谢瑍于一旁另设一椅,坐于其上,代师收徒。以入门先后次序:

前排是:谢琼、张虎(留位)、刘裕、太史庸

后排是:郑密、刘道规(留位)甘越、檀道济、桓玄

特别邀请杜昺道长、墨羽作为司仪,两厢观礼。

刘穆之、刘牢之以及广陵来的旧属;幽州三老,崔卢李三家代表;姜孝和在蓟的数位游侠,慕容家的代表慕容农、慕容和,一起参加这次拜师观礼。

桓玄闻谢瑍代师收徒,长跪于谢瑍门外一夜,恳请收录门下。不得不说,桓玄的确是个人才,当断即断。数月功夫,认定跟着谢瑍必成大器,以公爵之尊,屈身投拜,不可谓不识人也。虽然谢瑍知道桓玄此人,前世的历史上,不但是个权臣,还篡位成功。但谢瑍并不认为他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能胡来。而且桓玄现在还小,可塑性大,只要没有掌握朝廷绝大的势力,桓玄并不可怕。

谢瑍感其诚意,乃答应其入门。此次共收九人,也就是后世的道门九君。

众人按照座次跪倒,谢瑍起身宣读门派名号及门规:

大道本无数,教化自流芳。

太极传天下,名号称武当。

祖师:清虚元妙真君张君宝,号三丰。

武当门规:

入我道门,弟子须记:

清净守心,勿动戾气。

尊长爱幼,莫失孝仪。

同门兄弟,互助互持。

惩奸除恶,淡薄名利。

行廉知耻,遵法守纪。

本心不易,见贤思齐。

胸怀天下,忠贞无私。

为国为民,成仁取义。

武当弟子,此身永志。

若违此规,天地共弃。

谢瑍读完,来到最前排跪下。

“祖师在上,弟子谢瑍,叩见仙师。”说罢大礼参拜,三叩首。身后诸人皆随叩首。

“弟子代师收徒,广大道门,特此禀告,祈祖师佑我道门。”谢瑍说罢又是三叩首。

“弟子德薄,若有谮越,愿受天罚。”谢瑍说完,再次叩首三次。

杜昺道长看谢瑍施礼已毕,喊道:“礼成。请谢瑍谢子明入座受代师之礼。”

墨羽接过谢瑍读过的门规,:“请拜师弟子,跟我诵读门规。”

入我道门,弟子须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