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室子明得众心,临兵营谢瑍露峥嵘
第三章齐家室子明得众心,临兵营谢瑍露峥嵘
离了谢安府邸,父子二人一路无话,倒是刘淑珍抱着小灵运,偶尔有孩子的笑声响起。
回到将军府,仆人门迎出来,忙着更衣净面。谢玄未停步,径自走向书房。谢瑍自然紧跟着进了书房。
父子二人坐定,谢玄审视的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儿子。“我儿,定有话跟为父讲吧?”
“父亲大人容禀,”谢瑍站起身道。
“罢了,今日天色已晚,你身子未复,明日再说不迟”。谢玄摆摆手道。
“父亲,如可以,明日孩儿想去兵营一观。”谢瑍赶紧道。
谢玄看了看谢瑍,似乎想从他的眼中看出些什么。但谢瑍已非彼谢瑍,谢玄看到的只是一双干净的眼眸。
“也好,张虎刘裕救你性命,当去道谢一声。”谢玄道:“去看看淑珍母子,就歇息吧。”
“诺。”谢瑍见谢玄如此说,正合心意。他还需要时间整理头绪和思路,现在多说怕是言多有失。谢瑍说完,退出书房。
淑珍生产刚过旬日,谢瑍自然不得和妻子同房。就算不是刚刚生产,他也不可能这样简单地接受刘淑珍。所以,谢瑍去后宅看过淑珍母子,即回书房安歇,一夜无话。
翌日,天光大亮,谢瑍方才醒来。起身来到屋外,早有下人前来伺候洗漱。洗漱完毕,谢瑍摆摆手,挥退来人,信步来到后院,面朝东方,双目微闭,平心静气,。过了大约一分多钟,睁开双眼,双腿微曲下蹲,开始演练曾练了三十多年,重生后第一次试手的太极拳。
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单鞭……
开始,还有些身体尚有不谐,不一会儿,谢瑍即进入忘我之境。但见他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腰松裆圆,胯开膝曲,左顾右盼中定,深得太极之味。但见虚实开合,旋转阴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收放自如。若是以前说他登堂入室有些虚的话,现在确已是入室初成了。
一趟陈氏老架走完,谢瑍面色恬然,丹田充盈,面色红润,神清气爽,感觉和以前截然不同。心里不由赞叹,还是古代的环境好啊,只练一次就有了如此巨大的收获和进步。其实,他不知道道的是,是谢瑍这具身体底子太好。为什么呢?谢瑍天生不惠,但上天给了他一个极好的身体,不但长得帅,而且天生是练武的胚子,天生巨力,少有人能敌。要不然,谢玄也不会让他两年前参加淝水之战,这说明他的武功和武力都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说起来谢瑍除了天生身体好,还有个好家世,不愁吃穿,营养足够,加上不乏名师相授,基础是极好的。前文书说了,萧重自幼因身体弱才自幼习武的,来到古代应该说,让萧重得了个大便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有得有失吧。
“好拳法!瑍儿,此拳何来?”谢玄已观看良久,见谢瑍手势,方问道。
“此乃孩儿落水醒来之前,有人似梦似真而授。所传颇多,可惜孩儿只记住了些拳剑之法,其余混沌不清了。”
“得拳剑之法已是天幸,我儿不可贪心也。当日夕勤练不辍,必有所成。”谢玄训诫道,“先去用饭吧,然后我带你去兵营。”
“诺。”谢瑍赶忙拱手应道。
谢家虽高门大户,倒无男尊女卑之陋,这大概晋乃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豪门之间联姻司空见惯,谢玄续弦的妻子也多是政治联姻有关。加上谢玄与原配夫妻恩爱,有寄鱼佳话传世。故事梗概是,谢玄的原配妻子是泰山的羊氏一族的人,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甚是笃厚真诚。谢玄酷爱钓鱼,在外钓到了几条好鱼。关心爱护妻子的他就将鱼做成了鱼鲊,并且寄给了在远方的妻子。可惜羊氏早亡。后来才续弦桓氏,但谢玄常年或驻守或征战在外,所以子嗣不多。
谢瑍进的膳厅,见桓氏夫人已在,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和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女童,旁边有几个丫鬟伺候着。刘淑珍母子以及丫鬟小红小青都未在膳厅之内。谢瑍暗自思量,堂堂谢大将军,两位夫人,竟只有三个孩子,这位便宜老爹还真是计划生育的模范啊。他倒是忘了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可不比现在。
见谢玄和谢瑍进来,众人忙起身见礼。谢玄抬抬手,径自在主位坐定。入座已毕,谢瑍这时不知该怎么给谢玄的续弦夫人见礼,怕称呼出错。谢玄似乎看出谢瑍心中所虑,乃道:“子明,见过夫人。”听得谢玄吩咐,谢瑍灵机一动,忙起身秉首躬身施礼道:“瑍见过夫人。”反正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红楼梦里倒是写什么姨娘,只是他不知道这时候如何称呼哈。
“免礼。”桓氏夫人毕竟大家豪门出身,倒是淡定,稍稍欠身,轻轻两个字就完了。
“琼儿,惠儿,过来拜见兄长。”谢玄对着那男孩和女童道。
“拜见兄长。”两个小家伙起身,来至谢瑍身旁施礼。
谢瑍起身离座,曲身相搀。
“琼弟、惠妹请起。兄长愚钝,羞愧难安。今后,当恪兄责,广大门楣。有事找我即可。”说着轻轻摸着两个孩子的头顶。实情是,谢瑍看着眼前的谢琼和谢惠,心中涌起一股濡沫之情,想起了另一个时空自己的一双儿女。
萧重耽于立业,加之沉溺书法,婚育皆晚,他出事时,长子不过九岁,女儿方三岁,比谢琼谢惠小不了两三岁。所以,难免触景生情。这情形落入谢玄和三位夫人眼中,那就大不相同了。谢玄他们见谢瑍对弟弟妹妹如此有爱,所谓兄友弟恭,自是老怀大慰。
俗话说,长兄如父啊。这两个孩子感触却不一样,谢惠尚小,原来这个兄长如木人一般,对她是视而不见的,现在兄长如此温润友善,自是兴奋,两眼发亮,面颊通红。谢琼已经十二岁了,自是明白许多事情。他的那个傻兄长一下子变了个人,一时还转不弯来。感受着谢瑍的抚摸,迎上谢瑍真诚温暖的目光,谢琼心底的不适竟然一下子烟消云散。
“谢谢兄长。”谢琼不由自主的说道。
“都坐下用膳食吧。”谢玄开口道“一会儿你兄长还要去兵营。”。
“兵营?兄长,我也要去。”谢琼两眼放光,抓住谢瑍的胳膊道。
“不可,你兄长去兵营,乃有正事,不得胡闹。且去坐下。”谢瑍尚未回答,一旁刘氏夫人已经开言,看来谢琼应是刘氏生的。
“父亲,夫人,瑍初醒,正虞无人引路,琼弟欲往,甚好。”谢瑍起身求情。谢玄见长子开言,知谢瑍有所计较,颔首允之。
谢瑍与谢玄和家人膳食方毕,正要相谈去兵营之事,就见张万来报,张虎刘裕两位小将听说大少爷稍康,前来探望。
“将两位将军迎至客厅等候,我和子明即刻就到。”谢玄吩咐道。
张万忙去迎候不提。
“见过大将军,见过大少爷。”谢玄和谢瑍刚进客厅,张虎刘裕急忙起身趋步拜见。
“两位将军免礼,请坐。”谢玄答道,“日前蒙两位将军救回子明,家中忙乱,又值丞相大人病重,尚未酬谢两位,失礼了。谢两位将军。”
主宾坐定,谢玄致谢道,“子明,还不谢过两位将军?”
其实,谢瑍一进客厅,就开始观察两人,这两个人可都不是凡人。一个是刘宋的开国武皇帝,一个是后来灵隐寺的二代始祖道融法师。无论是刘裕还是张虎,都与谢氏有脱不开的瓜葛。张虎的兄长张猛,是谢琰父子三人罹难千秋亭的元凶,也因此张家被满门抄斩,张虎因刘淑珍和谢灵运通过王皇后(王献之之女王神爱,谢灵运的小姨)请得赦免圣旨,方才免于一死。但张虎因家人尽皆被斩,死于非命,遂遁入空门,远赴西域出家,成为鸠摩罗什的弟子,改名释道融,最后成为钱塘灵隐寺的二代始祖。而刘裕代晋称帝后,虽对谢氏有所照顾,谢灵运族弟谢晦更是刘裕任命的顾命大臣,刘义隆即位后还是以叛逆为名将谢晦全家连带其他族人抄斩,后来下旨斩杀谢灵运于广州弃市还是以谋逆为名。可以说,谢氏之衰,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因为谢氏朝廷中枢无人,如谢安尚在,谁敢如此对谢氏?即使帝王也不敢吧。当然,新朝中没有和谢氏共同进退的世家同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谢瑍见那刘裕约二十一二岁,剑眉虎目,一脸不羁之色;那张虎年略少,约十八九岁,却是干练中却透出儒雅之气。心中暗暗点头。
“子明谢过两位将军救命之恩。”谢瑍起身,拱手称谢。
“大少爷,使不得。”两人急忙还礼,张虎答道,“我二人出身贫寒,蒙大将军简拔之大恩,得以建功立业,无以为报。适逢大少爷有难,施以援手,乃分内之事。只是事出匆忙,出手不及,让大少爷受苦了。”
“两位将军客气了,救命之恩如同再造,此谢受之无愧。子明初慧,两位年长,还望两位兄长以后多指教。”谢瑍心有所思,加上后世习惯,自是同辈相交之语,有意示好。
谢玄暗皱眉头,转瞬即逝。江左高门向来看不起寒士,谢玄能做到重用寒门才俊,已是极限,绝不可能和他们称兄道弟,这是时代的局限。以谢玄之能,也无法预料未来二人的成就。谢瑍虽不惧,但更无意与之交恶。谢瑍不知道,正是今日之语,方得日后两员独挡一面的大将。
“大公子此言,折煞小人了。”张虎刘裕诚惶诚恐。
“都坐下吧。”这时,谢玄插言。谢玄知谢瑍定有深意,故道:“汝三人年相若也,当相互扶持。二位将军,子明欲至兵营一观,正好你三人同行。我就不去了。”
“谨遵大将军之命。”张虎刘裕起身施礼道,“大少爷请随我等来。”
所谓北府兵营,并不是真正的兵营,不过是在城外十里许的一所营地。北府兵俱目今在京口驻扎,这部分将校和亲兵,是随谢玄回来的亲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