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挽留(2)
他披衣走到园中,大声问道:“谁啊?”
门外有人道:“是我们,快开门。”是陈校尉身边随从的声音。
万青忙大声道:“陈校尉,您怎么有空来此?”其实他是在通知冬儿。果然,墙那边的烛光马上暗了。
陈校尉走进园中后四下张望,然后沉着脸问道:“你房间里还有谁?”
万青沉住气,回道:“再无别人,可能是刚才属下背诵声较大,让校尉误会了。”
陈校尉挥挥手,随从立即进入万青房中,然后又去其它几间屋子。
万青平静道:“陈校尉深夜莅临,有何吩咐?”
陈校尉道:“没什么。你们今天去折冲府学弓箭,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为此事,万青遂把事情经过简述一遍,然后道:“校尉明察,属下绝无怠慢之心。”
陈校尉继续问道:“回衙门之后,你去哪了?”
万青道:“属下先是教尔贺他们操练,然后去学馆看书,傍晚回这里,一直未再外出。”
陈校尉这才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学会了不动声色。是这样,卫禄第一个来请示,以后不再去学小刘的绝技;随后继元和王促也跟着表示同进退。你怎么打算?”
万青道:“今天多亏王继元与王促仗义相助,属下怎能为一己之私而背弃袍泽?”
陈校尉黑着脸道:“万青,要学小刘绝技是你最先提出,如今中止也因你而起。他日若将军问起……”
万青道:“属下明白,所有责任由我承担。”
陈校尉这才点头道:“刚才在背诵什么?又是‘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万青忙道:“校尉明察,属下背诵是《孙子兵法》之六《虚实篇》。”
此时随从已检查完所有房屋,走到近处向陈校尉摇了摇头。
陈校尉盯着万青道:“万青,你必须掂量清楚。你来此是守卫内府免受滋扰,可不要反去滋扰内府。”
万青沉着道:“属下明白,属下不敢。”
等陈校尉走后,万青再看那边小楼窗户,依然未亮起灯光。
纸终究包不住火,一定要尽快拥有迎娶冬儿的资格,以正式官品官阶的身份去提亲。
只有三条卢:一像王氏兄弟那般被提拔,二像石墩子般去边塞立功,三是在武科举中脱颖而出。
这谈何容易?自己既无祖上门荫,又不受王将军待见,更不愿远离冬儿,好像哪条路都不好走……
不好走也得走,而且三条路都要走,总有一条能走通……
能助我实现愿望的,归根结底还得靠这身武艺;还有文韬武略,待人接物等,真愁人……
可惜学不成一弓三矢了,其实小刘压根不愿让我学,总在找我的茬;不学也罢,省出时间干别的……
去学馆大有裨益,不仅仅是多读些经史诗赋,还能开眼界、长见识,这得坚持下去……
但对于音律,眼下确实无暇顾及,只能先放一放,等娶冬儿后再补吧……
次日上午,万青正在教尔贺等手下练武,有人前来道:“有份呈陕郡的文书,陈校尉让你马上送去。”
陕郡来回一趟有几个时辰足够,不会误了晚间与冬儿的交谈。万青便未回住所,领了文书直奔陕郡。
去时很顺利,但从裴观察使衙门出来时,一位小吏悄悄将万青拉到一旁,请他带个包袱给家里。
万青询问地址,是距官道不远处的赵家堡,不到半个时辰能挣到十文,何乐而不为?
不想到赵家堡后,发现他家院门紧锁,问邻居才知全家都去李家营的亲家串门了。万青心想将包袱交给邻居不妥,又策马向二十里地外的李家营赶去。等找到他亲家,只有几个小孩在。原来附近岭西镇唱堂戏,大人们都去听戏了,万青只好带着一个小孩赶到岭西镇。戏台前人山人海,那小孩在人群中乱钻。万青无奈,只能在镇口焦急等待。等到小孩将包袱的主人领至万青面前时,已是夕阳西斜。
无暇顾及那人的道谢,万青交付包袱后立即告辞。一路上忍住自己口渴腹饥、也不顾马匹劳累,只是一个劲地快马策鞭,但远远望见弘农城东门时,仍发现城门已关闭。
幸亏守城士卒认识万青,确认无误后放下吊桥打开城门。万青掏出十文钱以表谢意,这趟算是白跑了。
但能进城只意味着不在城外住一宿,回菜园后,墙那边寂静无声,在月光下尤其显得黑漆漆一片。
万青叹口气,知道明天不免又会有一场风波。但他未预料到这场风波会有多么严重。
次日清晨,万青起床后有些头晕。应该是昨晚想心事入睡迟的原因,他想。
进衙门点卯完毕,陈校尉进来道:“万青卫禄,带上你们的人,一会去凤林府帮忙。”
万青答应一声,回头看见王继元、王促与十多位亲兵已经身穿铠甲、手执兵器。
陈校尉前脚刚离开,卫禄轻声问王促:“过几天才是出门吉日,怎么今天就要出发?”
王促轻声答道:“趁姓张的不在,赶紧走,免得又生出什么波折。”
忽然,尔贺在身后拉了拉万青衣角,悄声道:“俺婆说,让你去侧门一趟,有急事。”
万青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侧门,面色严峻的梁婆已在那里,第一句话是:“你昨晚干嘛去了?”
万青讲述了事情经过,再道:“我当时心急火燎,但受人之托,不能半途而废。”
梁婆脸色略有平缓,道:“纵你再有理,但冬小姐昨日等你半宿,病情加重,这罪过你是逃不掉的。”
万青大吃一惊,道:“冬儿……冬小姐何时染病?”
梁婆脸色又变得严峻,道:“亏你平常口口声声,她身体不适,你竟然毫无察觉?”
万青道:“她只字未提,让我如何辨别?我只觉得她脾气又变坏了,没往病情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