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周密安排,物极必反 - 重生之巅峰人生 - 云飞扬22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7章周密安排,物极必反

交易结束,苏恒收获极大。

除了以白菜价拿到价值连城的卢克石油公司,另外又成功交换了3万多张债券,并以均价5000美元出售了2万多张债券。

苏恒总共有大约300万债券,其中计划交易和出售的大约占三分之二,也就是200万张,按每次交易成功5万张计算,大约需要40次交易,这还没算两家银行依然在不停的吸纳债券。

“真是一个耗时费神的大工程啊。”

苏恒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只能偶尔抽时间参加一次交易会,宫本樱子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只能安排得力干将主管此事。

苏恒带着宫本樱子和维克多往外走时,鲁本匆匆而来。

“恭喜苏先生。”

鲁本赔着笑脸祝贺。

刚才,他特意当众介绍苏恒,就是有意揭穿曝光,不过,当他注意到苏恒冰冷的眸光时,他又怕这小子记恨自己,于是舍下面子过来示好。

苏恒淡淡地盯着鲁本,嘲讽道:“鲁本先生,你是一个聪明人,就少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龌龊之事。”

鲁本面色难看,嘟哝着说道:“苏先生误会了,当时我只是想把你介绍给广大同行,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苏先生如此低调。”

“说的好听,你是想让我成为众矢之的吧!”

苏恒毫不客气地揭穿鲁本的虚伪嘴脸。

鲁本尴尬地笑着,知道再解释也是多余,于是厚着脸皮邀请苏恒去吃晚餐。

“太晚了,改天吧。”

苏恒直接拒绝了。

然后,在鲁本的目送下,苏恒三人先行离去。

在附近找了一家高级餐厅,苏恒本想领着两人吃点东西,顺便庆祝一下,维克多非常有眼色,借口还有事离开了。

苏恒和宫本樱子一起用过晚餐,然后回到庄园。

……

次日,苏恒和宫本樱子一起去办理卢克石油公司的债券转让、划款、登记等手续,忙了整整一天。

至此,卢克石油公司完全落入苏恒之手。

苏恒对卢克石油公司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该公司的油田位于西西伯利亚。

众所周知,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大约80%分布在西伯利亚,其中超过60%位于西西伯利亚。

从地图上看,卢克石油公司的油田位于乌克兰东,哈萨克斯坦之西。

在该地区,卢克石油公司还拥有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探矿权。

因为西伯利亚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石油开采成本比较高。

综合计算,整个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每桶大约是10-25美元之间,卢克石油公司的油田开采成本大约是18美元。

而石油第一出口大国沙特的开采成本仅仅只有几美金。

前文已经详细讲过,美国搞垮苏联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靠两大武器“石油”和“粮食”,一是在国际市场打压油价,使得苏联的石油贸易无利可图,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对苏联封锁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更加抬高苏联开采石油的成本;二是抬高粮价,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苏联,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

非常明显,一方面通过打压油价和技术限制,从而使苏联的外汇大幅度缩水,一方面抬高粮价使苏联多花外汇,双面夹击之下,苏联很快就背上沉重的国际债务。

1993年的国际油价一直在20美元之下徘徊,米国得克萨斯中质油(wti)基本上在15美元/桶上下波动,欧洲布伦特油的活动轴线位于14美元/桶,沙特原油价格更低12美元/桶。

其实,从1986年初——1999年,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仅仅只是在1990年9——10这两个月的价格突破了40美元,但是,又很快暴跌到20美元之下。在1999年,甚至跌破了10美元/桶,当时国内93号汽油的价格只有八九毛钱。

可想而知,主要靠石油贸易赚外汇的俄罗斯,日子过得有多凄惨。

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开采出口石油,等于亏本。

卢克石油公司的油田早在两年前就处于半停产状态,特别是自去年冬天停产之后,今年都6月份了,还没有恢复生产。

该公司的工人长时间领不到薪水,化身渔民和猎人,就地找食物解决温饱,那叫一个凄惨。

嘀嘀嘀——

苏恒刚和宫本樱子从莫斯科能源局出来,突然卫星电话响起。

接通,传来赵铭关切的声音:

“你在那边怎么样?”

“谢谢赵局挂念,除了没有家的感觉,一切都还顺利。”

“那就好,工业园区已经通水通电,路也修的差不多,可以分批入驻企业。”

“好的赵叔,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很快就会有企业陆续搬进去。”

苏恒表态的同时,有些纳闷,他已经通过负责工业园区建设的于亮了解到这些最新情况,赵铭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那就没必要特意打电话说这件事。

果然,赵铭接着说到正题:“小苏啊,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自去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建期货交易所的热潮,到目前为止,短短一年时间,全国已经建起50多家期货交易所,从事期货交易的机构超过了2000个。咱们魔都也刚刚成立一家石油期货交易所,交易非常火爆。”

苏恒当然知道这些,他还知道,1992年金陵石油交易所率先推出石油期货交易,使华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出石油期货的国家。

还有魔都刚刚成立的这家期货交易所,交易之火爆,令人乍舌,总交易量在第二年就超过了新加坡,日交易量排全球第三。

很明显,在当下的华国,期货的火热是“畸形”和“非理性”繁荣。

直到1995年3-27国债事件之后才迅速平息下来,包括石油期货,几乎是一夜覆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