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只要是钱能解决的就不是问题
苏恒离开市政府时,已是华灯初上,然后和武刚逛街闲聊。
经过白天之事,武刚在江东大学也成了一个“名人”,通达物流也更加引人瞩目,大量学生主动询问收不收兼职。
“恒哥,你也太牛了。”
武刚感慨不已,小伙伴的实力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他的认识,越来越让他有一种仰望之感。
“还远远不够。”
苏恒平静地说道,虽说自己身家高达千亿美金,就是在那些隐世豪门面前,这个资金量也不算太小,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最欠缺的就是底蕴,缺乏真正的权力和影响力,而只有这样的“软实力”达到一定高度,才具有强大的自保能力。
武刚暗暗叹了口气,满怀期待道:“我很期待恒哥你将来能做到多大多强。”
“先别期待了,聊聊正事。”
苏恒正经说道:“经过诸文华之事,对通达物流而言是一个发展契机,你要抓住,年底之前争取在江东省所有的高等学府都要建立物流网点。”
“这么快吗!”
武刚心头一震。
全省上百所高等院校,意味着要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建立一百家网点,对他这个在校生而言,太疯狂了。
“快吗?物流这个行业必须要烧钱,前期不用考虑盈亏,先用钱以最快的速度把网点砸出来,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
苏恒说道。
“我全力以赴。”
武刚想到小伙伴的神龙物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简直是光一般的速度,他也迅速下定决心,脸上战意激昂。
“这张卡里大约还有二千多万……”
苏恒掏出一张卡,话没说完,武刚连忙拒绝,被这个天文数字给吓到了。
“挑位置好的宅院买上一些,暂时过户到四通物流名下。”
苏恒解释道。
“好的!”
武刚接过银行卡,本想说自己对买卖房产一窍不通,但是想到小伙伴事业做的这么大,都是摸索出来的,自己要是连买房子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如何能成大事?
两人逛到八点多,然后回到江东大学,刚好下晚自习。
苏恒让武刚把在四通物流兼职的学生找来,一起吃了个宵夜。
兼职的学生总共有五人,其中还有一个文静的女生,穿着简朴,身材瘦俏,有些内向的样子。
他们都已经知道苏恒的事迹,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颇为受宠若惊。
刚一开始,他们还很拘谨,但是,苏恒的善谈与平和,很快就把气氛搞起来了。
“苏会长,我敬你一杯,你揍诸文华那一巴掌实在是太解气了。”
一个叫李兵的男生,热情而又崇拜地说道。
他就是上午和武刚骑一辆自行车的男生,亲眼目睹了苏恒的霸气。
苏恒和李兵喝了一杯酒,随口说道:“武刚是我最好的兄弟,通达物流刚刚起步,你们是开创者,如果坚持下去,将会是物流公司的元老级人物。”
李兵等人点了点头,说心里话,一开始他们只是想在通达物流兼职赚点零花钱,根本没有想太多。但是现在,随着苏恒的突然出现,特别是回想到白天的阵势,那么多高官和校领导,让他们感觉到通达物流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不过,对于他们这些天之骄子而言,特别是在这个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年代,他们根本不会打算长远的在一家物流公司干下去。
“苏会长武老板,你们放心,我们只要干一天,就会尽一天力。”
李兵代表大家做出口头保证。
夜宵进行到大约十点,因为武刚等人要赶在熄灯之前回到宿舍。
苏恒就近找了一家酒店。
次日一早,他应市政府之约,在陶元瑞的亲自陪同下,前往第一毛纺厂实地查看。
毛纺厂本来生意红火,是市里纳税大户,职工们以在该厂上班为荣。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毛纺厂的劣势迅速暴露,生产经营日益艰难,最终迫走向破产。
在这个年代,下岗工人的日子是很艰难的,突然没有了收入,让这些早已习惯了安稳日子的工人们,一时不知所措,缺乏相应的谋生手段。
为了生存下去,很多工人在菜市场捡菜叶,甚至跑到城郊结合处的田野里寻吃的,甚至不乏违法乱纪的。
“可惜这么大的厂子,说垮就垮掉了。”
陶元瑞看着破败的厂房,蒙尘的机器设备,颇为心痛地感叹出声。
苏恒平静而又毫不客气道:“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缺乏适应市场和创新的能力,这是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在这个刺刀见红的市场经济环境里,败下阵来,是再所难免的事。”
他注意到,毛纺厂的机器设备少说也有一二十年,另外,从物品摆放的杂乱无来看,管理也有大问题。
“苏先生所言,一针见血!”
陶元瑞面色平静了些。
随行的副厂长张国伟,面露尴尬之色,他16岁接父亲的班进厂,已经摸爬滚打了18年,好不容易干到副厂长,结果,厂子破产了,他想不通为什么,心有不甘,更有心痛。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吵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