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有你在身边,哪里都是最美的风景
其实,对于苏恒而言,多花几个钱是无所谓的事,他在俄罗斯玩的是空手套白狼。还有一点,如果借这次交易能与俄军方扯上关系,更是一笔价值无法衡量的资本。
但是有一点,他不能让对方把自己当成“冤大头”,他可以多花钱,但是要花的明明白白,必须让对方心里清楚,才会记住这份“友谊”。
面对格拉晓夫咄咄逼人的目光。
苏恒丝毫不为所动,十分平静的说出自己的理由和看法:“我们首先来看哪些国家买得起和哪些国家会买。米国首先排除掉,说句不好听的,米国根本看不上你们的航母。其次是欧洲国家,英德法等国虽然有购买能力,但是,欧盟和米国是军事一体化,他们的武器系统和你们的根本不兼容,买回去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南美和非洲根本不用提,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个实力。”
“最后,只剩下亚洲,首先把最富有的日国排除掉,因为它是二战战败国,国际法不允许它拥有航母。”
“再看印度,这个国家就算了,它们还欠着你们俄罗斯一百多亿美金没还。”
当苏恒提到印度时,注意到格拉晓夫脸色微微一沉。
苏联时期,国力强盛的苏联曾援助印度一百多亿卢布,当时卢布和美元基本等价。
现在是俄罗斯最困难之时,曾多次向印主张归还债务,但是,印度就是赖着不还,一副欠钱是大爷的嘴脸。
苏恒记得很清楚,直到卢布贬值几千倍,印度才归还了这笔债务,还的当然不是美元,而是卢布。
可想而知,印度的落井下石,让俄罗斯恨它到骨子里。
这也是后来阿三购买俄罗斯武器总是被坑的一大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购买了一艘俄罗斯的旧航母,前前后后花了上百亿美金,比制造一艘新的都贵。
“苏先生说这么多,意思是全球都找不到买家?”
格拉晓夫颇为嘲讽地问道。
他语气嘲讽,内心却是颇为震动,因为实际情况和苏恒说的一样。
“韩国。”
苏恒点到这个国家时,格拉晓夫神色明显一变。
却听苏恒继续说道:“韩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它们正在谋求建立一支远洋海军,我想,也只有它们有能力而且对贵国的航母感兴趣。”
说到韩国,不得多说两句。
这个国家在五六十年代,人均gdp只有百十美金,比非洲还穷。
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发展,一跃跻身“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这个时期的韩国,正是春风得意,雄心勃勃之时。
“苏先生果然年少有为!”
格拉晓夫终于伸出了大拇指。
事实正如苏恒所分析,截止目前为止,放眼全球,只有韩国大宇重工对俄罗斯的航母感兴趣。但是,让俄方无法接受的是,大宇重工开出的价格实在太低,每艘只出价一亿美金,明显是在趁火打劫。
苏恒淡淡笑了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格拉晓夫沉默片刻后,重新报了个价:“5亿美金,这是我们的底线。”
他之所以把价压的这么狠,除了被苏恒揭穿老底,他也知道华国是个穷光蛋,外汇非常有限。
苏恒并没有讨价还价,而是扯开了话题,“格拉晓夫将军,你们把航母上的武器系统拆除,只能当破烂处理……”
“高敏感性武器装备必须拆除!“
格拉晓夫听到“破烂”二字,忍不住出声打断,开什么玩笑,曾经横行大洋的大杀器,这小子张口闭口的破烂,太让人憋闷了。
苏恒听得出,对方让步了,略一思索,说道:“格拉晓夫将军,我对武器系统一窍不通,细节性问题由我们的专业人员来谈。”
他非常清楚,航母的交易非常复杂,不可能一次谈妥,而且必须有专业人员来谈,否则,俄罗斯方面对航母做点手脚,那就损失大了。
“我刚才提到的五亿美金底价,苏先生怎么看?”
格拉晓夫提到关键性问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五亿的底价没问题,您刚才提到的敏感武器装备和舰载机的钱另算。请你放心,只要你们拿出足够的诚意,钱不是问题。”
苏恒干脆地说道。
“和苏先生打交道就是痛快!”
格拉晓夫满意地点点头,主动向苏恒伸出手。
五亿美金的底价,已经完全达到他以及更高层的心理预期。
……
大约半个小时后,苏恒离开俄国防部。
回到根据地,他当即打电话给王仲儒,把刚刚谈判的情况详细一说。
王仲儒已经将收购航母之事上报最高层,高级军事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正在紧张组织之中,最迟后天就能到来。
“小苏,如何顺利达成交易至关重要,咱们这边正在研究具体的交易方案。”
王仲儒说道。
苏恒直言道:“好的王部长,我只管出钱,其余的事情就靠国家了。”
“你出钱,就是解决了最大的问题。”
王仲儒颇为感叹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