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弄潮儿
……
苏恒离开浅水湾,先去金融街和刘启等人汇合,然后一起前往东方海运。
刘启三十出头,沉稳大气,原来在外经贸部上班,在伟人南巡讲话后,是十万公务人员下海潮中的一员。
这些人打破金饭碗,投身到经济改革的历史洪流中去,有人成为时代弄潮儿,更多的人被淹没。
但,无可否认的是,华夏经济的腾飞,有他们所付出的热血和青春。
另外四人分别是:
陈红梅,北外高材生,精通英语和日语,原单位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翻译。
黄少华,鹏城大学法律系,精通国际经济法学,英语口语流利。
蒋思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精通英语和韩语。
张群,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精通英语,文字水平强,口才上佳。
苏恒带着五人到达东方海运,刚好上午八点半。
韩映雪提前等在门口,看到苏恒下车,热情地迎上前。
“苏先生早,欢迎诸位。”
韩映雪微笑着和苏恒等人一一握手致意。
“辛苦韩助理,另外几家都到了吗?”
苏恒客气地问道。
“除了新日铁的代表,其它三家都到了,董总裁让我问问,您打算先和哪一家谈?”
韩映雪边说边引领着苏恒等人朝着综合会议室走去。
“必拓公司。”
苏恒早就做好了计划,因为他打算在必拓同时进口铜和铝,是四家中份额最大的一家,先搞定这一家,其它三家就相对好谈了。
“好的,苏先生你们先在会议室稍等,我马上通知必拓的代表。”
韩映雪将苏恒等人带到会议室,安排好茶水之后,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大约三四分钟后,董辰宇陪着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大步走进会议室。
“这位就是传奇公司的苏恒苏先生。”
“这位是必拓驻港岛销售代表梅根先生。”
董辰宇首先为双方介绍。
“你好苏先生。”
“你好梅根先生。”
梅根在港岛生活多年,是个华夏通,说得一口流利港语。
两人握手致意,然后分别将各自的团队介绍一番,会谈正式开始。
国际贸易有一套严格而成熟的交易程序,这些程序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谈判的主要是价格和交货日期问题等细节性问题。
梅根已经从老朋友董辰宇这里得到保证,这个东方少年是有能力做这笔大单的,所以,他十分重视。
“董先生做中间人,我给苏先生报的是最低价,铜每吨1357美元,铝每吨1068美元。想必你也了解,这个价格已经接近历史最低价。”
梅根首先诚意满满地说道。
“梅根先生,想必你也很清楚,铜和铝的价格为何如此低迷吧?”
苏恒平静地问道。
“我当然是知道的,所以才会报这么低的价。”
梅根点点头,不明白这个东方少年的意思。
苏恒淡淡地说道:“梅根先生,自去年前苏解体,俄罗斯对铝和铜的需求急剧减少,被迫向西方低价出口大量的铜和铝等资源,而同期的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这才是造成这两种金属大跌的根本原因。”
梅根皱着眉头说道:“苏先生,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是很了解的。”
苏恒摇了摇头,语气极为坚定道:“但是,你们了解的还不透彻,或者说是故意装糊涂。”
梅根面色有些不悦,语气生硬道:“这个价格已经快要击穿我们的成本线,再降,我们就亏损了!”
苏恒笑了,“梅根先生,谁告诉你的,做生意一定就要赚钱?你知道,前苏解体后,为何要低价倾销原材料?是因为他们要买面包填饱肚子啊,他们换取的是救命钱,还会在意成本吗?前苏的经济不会一时好转,只要一天不好转,这种倾销就会存在一天!那么铜和铝就会越来越严重过剩,价格势必还会持续不断的创造新低!”
苏恒语气极为坚定。
梅根越听脸色越是凝重,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东方少年分析的极对,的确如此。
最后,苏恒语气真诚而又不容置疑:“梅根先生,我是带着诚意和你谈的,也希望你能坦诚一点,你报的价太高,没法谈的,除非在你报价的基础上再降价百分之三。”
意思很明显,不降价,就没有再谈的必要。
梅根先是摇头苦笑,然后朝苏恒伸出了大拇指,心悦诚服道:“苏先生年少有为,目光长远。为了交苏先生这个朋友,我立即往总部打个电话,争取给苏先生要个最优惠的价格。”
他不是在玩什么谈判战术,而是价格再低的话,已经超出他的权限。
梅根走出会议室,半个小时后回来,面带喜色道:“苏先生,我成功说服总部,就按你的条件,再优惠百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