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许攸来降 - 三国之老子是董卓 - 玉玲茗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四章许攸来降

眼前这人此时也终于露出真容。

却是袁绍三子,袁尚。

见到袁尚,袁绍又惊又喜,忙问道:“尚儿为何不守巨鹿,莫非击败曹操乎?”

袁尚拱手答道:“儿不负父亲所望,击溃曹操,心系父亲安危,方来援助!”

袁绍面露喜色,大笑道:“好好好!不亏为吾儿,为父大慰矣!”

一旁的沮授却皱眉道:“三公子,可否将败曹操之经过,细细道来。”

袁尚面露不悦之色,那表情似是说,我还能骗你是怎么。

但还是将经过娓娓道来。

原来,袁尚本来一直固守着巨鹿城,但实在受不了曹操没日没夜地在城楼下叫骂。

于是出城与曹操决战,结果当然是大败而归。

可袁尚却趁着曹操晚上庆功之时,前来袭营,大败曹操。

又听得袁绍兵败受阻,这才赶来救援。

听罢袁尚的讲解,沮授的眉头皱得更加深了,拱手道:“曹操深谙兵法,不应遭如此之败,此事必定有诈!”

袁尚显得有些不高兴,道:“先生是言吾如曹操乎?”

袁绍也是在一边呵斥:“一派胡言!”

那边逄记也在添油加醋:“汝此言,莫非言主公不如曹操乎?”

袁绍看向沮授的眼神越来越不善,沮授则是百口莫辩。

袁绍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命令手下士兵搭建浮桥过河,回邺城去了。

而其他谋士则是围在袁绍、袁尚的身边,不住地恭维着。

一群人簇拥着袁绍过河,只留下沮授长叹一声,喃喃道:“元皓兄,君在何处啊!”

说来也奇怪,作为袁绍的首席谋士,田丰消失这么长时间,竟然没人发现。

当然,可能也会有人发现,但为了自身利益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无人禀报袁绍。

如此散沙何谈取天下之大计?

此时的沮授心中只留下了悲哀二字,不说取天下,就是面前的难关,袁绍这边能不能过得去都是未知数。

......

邺城,太守府。

击退吕童的袁绍稳稳地坐在上首位,面露笑意,看着麾下诸将。

“我败董贼于漳水,吾儿亦败曹操,吾意调谭儿、熙儿率兵归来,合击董贼,再谋曹操,诸君以为如何?”

沮授连忙站起身来反驳:“主公,曹操虽败,然兵力犹存,若掉二位公子助战,恐广平、信度,二郡有失!”

话音未落,那些袁谭、袁熙派系的谋士顿时就急了。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袁尚率兵回援,强立头功,心中自然不快,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反驳沮授的话。

可还未等他们出言,门外便闯进一士兵,慌忙来报:“禀主公,曹操已率大军攻占巨鹿,就在......三公子来援之时!”

“什么!”袁绍大惊,狠狠地瞪了一眼袁尚。

“计将安出?”

沮授还是率先开口道:“主公,惟今之计,惟有弃城方可脱逃!”

这边说完,许攸不乐意了,开言道:“主公,不可!邺乃冀州之根,其意甚于冀州城也!主公绝不可弃城而逃!”

许攸当然不愿意弃城,他这人最看重钱财,如今他的万贯家财都在冀州城中,若是弃城,这些钱财岂不全都送给吕童了吗?

哪怕自己投降也绝不能离开!

许攸这样想着。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回应他的,竟然是袁绍的一声怒斥!

“一派胡言!吾岂不知汝何意?无非贪恋些许家财,来人,将许攸拖下去,杖责二十!”

许攸这边都懵了,他没想到,曾经左右不定的袁绍,今日竟然如此精明!

冷冷地看着许攸被拖下去,袁绍丝毫不为所动,忽然似是想起什么,大声道:“田元皓何在?”

连呼数声却不见田丰出声。

这时,郭图才发声道:“主公,前时漳水战时,田丰便未曾出现,应是降董贼而去也!”

袁绍一听这话,直接拍案而起,怒声道:“田丰逆贼!竟于危难中弃我不顾;来人,抄其家,灭其族!”

听得袁绍这话,沮授立马开口劝道:“主公,不可,田元皓投敌之事,真假未知,不可轻动,主公莫不知田元皓乃何人乎?

若危时行抄家灭族之举,恐令军心不稳!”

“吾应行何举?”袁绍此时才平复下心情,问道。

“此时曹操未占巨鹿全境,主公可令谭、熙二位公子率军牵制曹操,亲率大军同熙公子撤往信度,据冀州城而守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