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满分?满分!
这个年代成都的夏天不算难过,白天虽骄阳似火,气温却不会很高,原因是每天晚上都会下些小雨,将白天的暑气冲淡。省教育厅组织的国民考试阅卷中心,几个身着儒袍、留着传统长髯的先生正在对着一张卷子讨论。
“依我看,这诗极好,就满分。”
“满分会不会过于惊世骇俗了一点?”
“我倒觉得,这两首诗,拿出一首来都可得满分,何况是两首?”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这字难看了点,要扣点分才合适。”
“这我就不同意了,字写的好不好,和诗的内容有关系吗?”
几个先生七嘴八舌开始争辩。
周欣桐撅撅嘴:“人太多,挤不进去呀。”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滴滴滴……”
帝国时代的进士和共和国时代的国民考试通过者的出身也说明了此话非虚。
“哪儿来的**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和大汉帝国时代的独霸亚洲、民风彪悍相比,现在的汉国国势疲弱,民心涣散,这从每年都有数十万汉人甘冒生死偷渡出海,无数汉人女子跪求给洋人做妻做妾就能够看的出来。当然,在这个资本至上的社会,金钱才是第一位的,也有无数的西洋女子,成为汉国有钱人的妻妾和奴仆。
作为文教水平不高的四川,开始有国民考试的时候,四川每年都会送上百份加试卷,结果其中有九十九份被打回去,在见识了报纸上刊载的高分文章后,四川送去复审的卷子是越来也少,甚至有些年一份不送。
######
“老先生喝水、老先生喝水。”
凌波丽、赵珂和周欣桐都在,不过榜下的人太多,这三个妹子都不是那种彪悍的人,心里着急,但也实在不愿意在这大热天里和其他妹子们挤。
汉帝国时代到如今,一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天下文气十分,三分在河朔,六分在东南。
谢念诚一笑,“我帮你们看。”
蜀中谢念诚的名号,也在一些有心人的心中悄然留下了印记。
“十来岁的小屁孩儿也会写诗?”白子兄不以为然。
白子兄洋洋得意,不料对面黑子兄骤然起身,腿把棋秤打翻,“啪啪啪”两色棋子摔了一地。
做社会调查时那个玩弄小聪明的纨绔么?答应和自己退婚的谦谦君子吗?见到美女就**的花心大少?还是胸有韬略,文采出众的少年英雄?
为了凉快,赵珂把头发扎了个马尾,穿了件短袖,下面是短裤,这把她近乎完美的身材完全显露出来,和凌波丽相比,也许长相各有千秋,说到身材,赵珂就要胜过一筹了。
人群最外围的几个妹子感觉有人扒着自己肩膀往里挤,本能的出力抗拒,但这次挤的人力气很大,妹子还是不由自主地侧了身子。
最夸张的是一位老先生,双膝跪地,仰天长叹:“我等后人,愧对列祖列宗啊,我神州几千年来都是天朝上国,这一百多年来居然任人欺凌,我等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先人啊?”
谢念诚打个招呼,赵珂看到他,五味杂陈。
“呸,真不要脸。”
谢念诚的眼神还是习惯性地从下到上。
“啊……”
“要是大帅们都有这气魄,哪儿轮到洋人在我神州撒野啊!”
四川此次考试,需要复核的,只有谢念诚一份卷子,这几十个字通过电报,飞到了京城考试院。
负责河朔和江浙各省的先生们各领了几十份试卷,开始研读。虽说这些文章在考生中还算入目,但在考试院这些大家面前,可取之处并不多,看上百份这样的文章,的确算是苦差了。
汉国一百多年来备受欺凌,汉帝国在次大陆和中南半岛,与英国的连续战争失败而土崩瓦解,共和国成立后也不见好转,原本的属国好多实际上成为了欧美列强的殖民地,就算汉国本土,也在连续的对外战争失败后,不得不在沿海城市开设了许多经济特区,名义上是招商引资,其实上却成为洋人的“租界地”。
“号外、号外,四川学子谢念诚加试获得满分。”
众人齐道:“学正说的是。”
谢念诚不为所动,继续前进。
这一看,是个男的!
其中一个年纪长一些的先生朗诵起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些嘴炮高端点的还可以谈谈“华夷之辨”,低端点的就只会骂贴洋人屁股的汉人是背典忘宗了。
黑子兄没搭理白子兄,自顾自的摇头晃脑。
士林轰动了,可以说,有上百年没见过这么有气魄的好诗,不少文人撰文相和,一时间,文坛掀起一股阳刚之风,社会上救亡图存的声音也有响亮了一些。
京城的七月,那可是热得让人心慌!
长期憋屈的人看到这样两首自信满满、充满气势的诗,如久不吸烟的大烟鬼吃了一口纯的,一下子兴奋起来。谢念诚欣赏了这娇羞,问道:“还可以,你们考得如何?”
白子兄有些不高兴:“老兄,不至于如此输不起。”
按照考试院的审核流程,凡是送来复核的,首先要有两个人交叉审阅,若意见不同,还要提交给总负责人。
谢念诚的两首诗,她从报纸上看到了,读完诗,她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署名,最终才不得不接受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谢念诚这个事实。
榜下的妹子们实在没见过这么胆大的男子,纷纷躲开,只是嘴里就没什么好话了。
说完谢念诚就直愣愣往人堆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