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复试
十二月四日,复试名单就出来了。初试第一名叫林先云,总分123分,谢念诚三千米跑成绩〇分,总分122分。青浦军政大学五人组的其他四个也都顺利进入了复试,看到这个榜单,吴永强道:“老谢,不好意思,拖累你了。”
黄雪咬咬牙,没说什么,不过心底肯定对这事有他自己的想法。
谢念诚很洒脱:“嗨,无所谓的,能进就行,第几名有什么关系吗?”
入学考试的名次有没有关系,第二天大家就明白了,还是有关系的。
复试的面试差不多五十个人一组,但复试的第一组只有二十个人,时间只是上午八点到十二点。
第一组的面试官不多,五个人:朱长江、廖仁教、宋凯中、江卫、汪中正。
这群大佬们为了表示对青浦军校的重视,纷纷表示要亲自参加面试,结果都不愿意随便找些人面试,安排面试的工作人员最后就让这些大佬在一起成立了个面试组,至于会不会吓坏小朋友,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事情了。
所谓文无第一,林先云对谢念诚是不服气的,因为他知道,知道谢念诚三千米上作为的人,都会认为谢念诚才是第一名。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他的反应让四位初次见面考官心底对他的第一印象都很好:此子有大将风度!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宋凯中点点头,谢念诚说的这些,他当然都有所了解,其中有些见解,他也是很赞同。
汪中正、宋凯中、朱长江、廖仁教、江卫!
和谢念诚一对话,他对谢念诚就有了些好感,是啊,要是我的兄弟遇到困难,我也一定会帮助兄弟的。
两人东拉西扯很是投缘,聊了些这个时空的大汉名将事迹,感觉两人对军事的见解也很相似,顿时生出知己之感。
林先云回了个礼,坐回座位,闭上了双眼,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嘴角似乎有了些笑意。
谢念诚不假思索:“就目前来看,联邦制最好,因为大汉疆域万里,合众才能充分保障各地民众利益,也能保障国家整体利益。”
宋凯中一听有了兴趣,鼓励道:“你都说说看。”
旁边汪中正心里对谢念诚的提醒很是感激,上午面试了十八个人,可以说个个都是不凡的青年,假如不是谢念诚的提醒,这些人要都成了竞争对手江卫的人,那以后自己还怎么混?
谢念诚正色道:“我读军校是为了从军,我从军是为了参加革命军,打倒军阀、驱逐列强、还我河山!”
朱长江身体不好,见谢念诚回答的真心实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再发问。
微微的一点敌意烟消云散之后,林先云再看谢念诚也就顺眼了许多。
“谢兄啊,久仰久仰啊,你的那几首诗,简直写到我心坎儿里去了,大才、大才啊。”
“我觉得,可以择其优点而习之……这几国的做法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却也有不合我国国情之处,所以必须得我们自行取舍。”
“嘿嘿,不瞒谢兄你说,读了你的诗,还以为你是个身长八尺的威武大汉,没想到是个小帅哥。”
没剩多少人了,工作人员在门口喊到:“徐庚,请参加面试。”
“奥匈帝国是几个实力相近小国的联合,这种国体无论内外,只要遇到大难,整个帝国无论如何长久不了,我们可以学学他们内部国与国之间是如何和平解决重大争端的。”
话中说是佩服,可听起来怎么像是不服气?
两人很是客气的扯了几句后,谢念诚听到喊他的名字,起身抱拳道:“林兄,后会有期了。”
“不错,说得很好。”宋凯中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江卫在考场上亲眼见到了谢念诚的作为,对他很有好感,有心想再看看谢念诚在军事上的见解。
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谢念诚站了起来,向考官席微微鞠了一躬后离开了面试间。
里面五巨头对这个年青人也都有各自的看法,不过,城府一个比一个深的他们自然不会当众表露,只是互相说了些“这孩子不错”、“像个军人的样子”之类没有营养的政治正确的废话。
这个问题答完,几个主考官不再发问,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评分牌子,清一色的红色——面试是不评分的,只有通过、不通过两个档次,红色就代表通过了。
“照你们做事的方法,这纲领能实现那才是见了鬼了。”这话是谢念诚心里所想,自然不会说出来。“谢念诚,你觉得革命军要怎么做,才能区别旧军队?”
旁边工作人员道:“考生谢念诚,面试通过。”
好在他两世为人,所以很快调整好心态,做好了面试的准备。
“徐兄过奖、过奖了,文字这东西只是闲时玩玩,没什么大用的。”
谢念诚开始讲诉他的看法:“德国之前和我们春秋战国时的情况差不多,德意志内部城邦众多,关卡林立,货币和度量衡五花八门,民众迫切需要一个货物自主流通的大市场,统一是必然的事……我们汉族人聚居的地方现在军阀林立,可以学学他们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徐庚拍拍胸脯,“我先去了,过几天学校见啊!”徐庚有同乡好友,所以没约谢念诚一起吃午饭。谢念诚数了数剩下的人,这徐庚初试成绩应该是第六名,也算是个强人了。
这几个人自然不会走什么过场,朱长江直接第一个发问:“谢念诚,你对我社会党的纲领怎么看,认同吗?”
谢念诚进了面试的房间坐好,抬头一看,前面五个人都是仪容不凡,看到每个人前面的名牌,还是小小惊了一下:
主动搭讪的这位就是初试第一名的林先云。
谢念诚走出面试场地,已经快要中午十二点了。
廖仁教接着问道:“你觉得我们大汉采用什么政治制度最好?”
林先云的体能比谢念诚多拿了四分,也就是说,前面的文考谢念诚比他高了三分,林先云认为,谢念诚凭借的是文长而不是真才实学,所以他隐隐有些不服。
等到只剩两个人的时候,坐他对面那个皮肤有些白净,细长眼睛的青年开口了:“谢兄,听说你考三千米的时候,是背着朋友一起过关的,佩服、佩服啊。”
旁边宋凯中微微点了点头,廖仁教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他是坚定的共和派,对联邦一向是反对的。不过这是个面试,他自然不会和谢念诚辩论,只是也无心多问了。
“俄罗斯是以俄罗斯族为尊,联邦里其他国家都是附庸,俄罗斯族要是哪天衰弱了,整个帝国必将分崩离析,这其实是强拧的瓜,不会太甜,我们可以学学他们是对付少数想搞分裂的家伙的做法。”
和谢念诚聊得火热的是一个身材中等偏高一点、国字脸,说话很风趣、一口湖南口音的人,三言两语之间,这个叫徐庚的家伙就和谢念诚称兄道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