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天神陨落
浩荡光阴河每一朵浪花,都记录着一段光阴故事,无尽的光阴故事汇集成河,流淌过曾经,流淌在现在,也将向未来流淌而去。
天神女娲垂死的真相,无疑是在人间第二个千年离开混沌神域,一去未归。
翻开《竹书纪年》,现在在光阴河里搜寻真相。
这是人间第二个千年,三皇时代在口口相传下,少了许多平淡滋味,多了许多离奇色彩。
神农氏最德高望重的智者将从更老的智者那里听来的故事,用唾沫和并不多的词藻渲染三皇。年轻的神农氏首领姜太鼎之子姜少鼎对此不屑一顾,他要求苍老的智者凝聚巫力给他瞧瞧。
苍老的智者并不知晓姜少鼎的心思,他是二品巫修,巫力呈墨色。等苍老的智者手心凝聚着墨色巫力,姜少鼎破口大骂道:“你是火系巫修,巫力咋是黑乎乎的?”
苍老的智者哑口无言,他年轻时也曾询问过更苍老的智者,那位更苍老的智者到死也没给他答案。他也一样,一直到死去,都没能给姜少鼎一个合理的解释。
姜少鼎过了成人仪式,作为首领之子,他顺理成章地跟随各位首领学习各种技能,包括耕种、狩猎、算术、文字,当然,也跟随苍老的智者修习巫力。
年幼的妹妹央求道:“哥哥,再给我讲讲三皇的故事吧。”
姜少鼎把从苍老智者嘴里听来的故事讲给了年幼的妹妹,当年幼的妹妹问出和自己当初一样的问题时,他哑口无言。
这是一个谎言,代代传承下去,几乎每个孩子都提出过质疑,但当他们长大后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再将谎言讲述给后来人。
年轻的姜少鼎预知到这是一个可怕的循环,就如同神农氏有一颗山李子,分明很酸,但每个大人都戏谑告诉孩子很甜。当那些被戏弄过的孩子长大后,也捉弄更小的孩子。
姜少鼎预知到其中的严重性,若是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询问一样的问题,难道也要用谎言敷衍?为了探求真相,他离开神农氏,行走在野地里。
实在孟浪的姜少鼎显然将“不要靠近黑暗和野地”的祖训彻底抛之脑后,就如同他不相信苍老智者的告诫,他说世界就是神农氏这么大,四周是山,撑起脚下的土地。
世界很小,风景也实在没多少看头,不是岐山就是岐水,姜少鼎实在看腻了。
姜少鼎不信苍老的智者,他满口谎言,一会儿说千年之前人间百族林立,最后统一为三个部落,那三位人族震古烁今的强者飞到天上去了;一会儿又说世界只有神农部落这么大。
人又不是鸟,怎么会飞?姜少鼎嗤笑一声,要是人会飞,就该到天上去了。
在苍老智者的讲述中,世界之巅无疑是矗立岐水平原以西的岐山,这也是神农氏的神山。
神山是岐山,神水是岐水,山水之间是岐水平原,神农氏在这里繁衍生息。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为了看到不为人知的真相,揭露苍老智者的谎言,姜少鼎违背了祖训,他绕过先辈的埋骨之地,历经整整一夜,终于在晨曦蒙在岐水平原时爬上了岐山之巅。
这是与苍老智者讲述完全迥异的世界,姜少鼎如同做了一件头等大事,比狩猎的族人满载而归还要风光。
他恨不得直接跳下岐山,但腿软了,所以沿着来路返回部落,大肆鼓吹自己见到的一切。
还有比岐山更高的山。
还有比岐水更大的河。
还有比神农氏大千百倍的世界。
可惜,族人并没有相信他天马行空的臆想和一贯巧舌如簧的说辞。他的父亲,神农氏的首领姜太鼎将他绑在衍媒神木上,用浸水的鞭子抽打了三天。神农氏首领姜太鼎老了,他只有一个儿子,他既心疼又怒其不争,喋喋不休道:“不好好讨个女人生孩子,整天东晃西晃,老子怎么放心把部落交给你?”
浸水的鞭子一遍一遍抽打在姜少鼎的身上,他没有哼一声,反倒觉得好笑,耻笑到:“为啥要讨女人?讨个女人生娃,生娃干嘛?长大了讨个女人,讨个女人干嘛?生娃?”
这也是一种可怕的循环,就如同姜太鼎讲述他的父亲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时那种傲慢的神情。
过了几十年,神农氏还是神农氏,小,且愚昧。
面对姜少鼎的顶撞,姜太鼎扬起了鞭子,姜少鼎非但没有躲避的心思,反而把脸凑上前。
神农氏首领姜太鼎丢掉鞭子,骂骂咧咧离去,大概在说一些一代不如一代,神农氏迟早败在姜少鼎手里的的话。
这是姜少鼎和父亲的交锋唯一胜过的一次,他的父亲姜太鼎羞愤离去,但代价是部落两个最强壮的男人代替他的父亲抽打了他三天。
姜少鼎奄奄一息,他的目光却明亮如水,锐利如鹰。
他看见苍老的智者和父亲姜太鼎争吵,大概是在替自己求情。显然,这位苍老的智者败给了父亲。
苍老的智者悲悯地注视着姜少鼎,然后面朝落日往西走去,如同走进太阳里。
苍老的智者当然没走到太阳里去,他顺着姜少鼎的足迹和野兽开辟的路径走到岐山背后,他跪伏在祖先的埋骨之地祈求,如同祈求神的启示一般。在得到祖先的谅解后,他手足并用爬到岐山之巅。
他太老了,以至于几番险些跌落下来。他匍匐在岐山之巅大口大口喘息,当他像虫子一般往前蠕动时,他惊出一身冷汗。
这位苍老的智者竟然不用拐杖也能站起来,他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用干瘦如鸡爪的手揩去浑浊的老泪,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苍老的智者站得够高了,他还是嫌弃不够高,尽量踮起脚尖,尽量让背更直一点,形如一只伸长脖子啃食树叶的老牛。
苍老的智者下山用嘶哑如盘旋在他头顶的老鸦的声音向神农氏的族人宣布道:“少鼎是对的,他超越所有先祖,成为一位伟大的首领。”
苍老的智者死了,他到死也没给姜少鼎一个解释,他把能给的一切都赠给了姜少鼎,比如本该传给下一任智者的巫力,就如同他从更早的智者身上继承而来。
这位本就苍老的智者在预知到死亡的即将降临,恳求姜少鼎将他背到岐山之巅,再看一眼崭新的世界。他在岐山之巅传授给姜少鼎巫力,最后倒在岐山之巅,几只老鸦盘旋在天空,等着一顿饕餮盛宴。
姜少鼎自作主张把苍老的智者安葬在岐山之巅,神农氏的族人骂他冒犯了神山,当他们怀着无比的虔诚和无尽的怒意跪伏着爬上岐山之巅准备把老智者的尸体带下来时,他们的表情和老智者,和初次爬上岐山之巅的姜少鼎一样。
“少鼎,你长大了。”当神农氏的首领姜太鼎和新任智者牵着姜少鼎走上高台时,他知道该背负起神农氏了。
这位年轻的首领用远见卓识和瑰丽幻想说服了神农氏的族人,这位年轻的首领用草鞋和竹杖丈量大地,最后说服了岐水平原周边的十几个部落,带着他们登上岐山之巅,见到了崭新的世界和崭新的风景。
当神农氏和岐水平原十几个部落的族人匍匐在姜少鼎脚下时,他转身走进了野地。等姜少鼎回来时,手上牵着一头神牛,一头体型比象还大的神牛。
如同苍老智者用富有智慧的眼睛看到的启示,姜少鼎秉承火德,以炎帝之名,建立炎帝部落,收服岐山神牛。
与此同时,姬水平原有轩辕太昭秉承土德,以黄帝之名,建立黄帝部落,收服图腾大熊。
东夷山有嬴陶秉承水德,以东夷大帝之名,收服玄鸟,建立东夷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