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来自2028年的毕业论文
午饭时,杨成文老师仔细地看了看袁乐,“看毕业论文看的吧?黑眼圈外加满脸黑气!”
袁乐苦笑着说:“判断正确,这几天都耗在毕业论文上了。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东抄西抄,胡拼乱凑的,逻辑混乱,很让人头疼。”
小刘老师快人快语:“就是,就是,我有个学生的论文打着综述的旗号,几乎是整个抄的某位县长的讲话,简直的!”说着做了个无语的表情。
“这有什么,我这里有篇论文小一半儿的篇幅都是抄的***的讲话。”杨老师不紧不慢地说。
“强!”袁乐和小刘异口同声。
“最头疼的是,你辛苦修改标注了半天,邮件发回去了,可人家根本就不按你说的改。”小刘老师无奈地说。
“是,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袁乐连连点头,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附和着。
“那也得尽量给他们改好了,怎么着答辩也得过呀。”
杨老师是园艺专业主任,大家的顶头上司。杨老师此言一出,大家都沉默了,自觉地加快了进餐速度。
午饭后,虽然有点昏昏沉沉的,无奈还有一篇要改的论文,外加八份实习报告。
袁乐只得坐到电脑前,接着看论文,打开一个邮件,点开附件,只见那论文封面上竟赫然写着:“元都城市管理学院2028届毕业论文”,揉揉眼再看,真真切切,2028届!“这个学生真够晕的,脑子进水了吧!2018写成了2028!”鼠标下滑,袁乐看到班号的位置写的是——园艺2503班,看来是园艺1503班的学生。再一看姓名是周到,袁乐不禁笑了,错得倒真是挺周到!15年入学的班号写成25年;18届写成了28届;严丝合缝地错了个全套!袁乐暗自庆幸没教过这个班。
元都城市管理学院是所大专学院,学制三年。园艺专业每届都是四个班。这些年袁乐只教1,2班,从来没教过3,4班,但毕业论文是学生自由选题或者随机分配,所以,袁乐带的毕业实习学生中也有3,4班的。
这连年份都写错的论文,内容就更甭提了,算了,看着生气,且放一放。先看看实习报告吧。这样思量着,袁乐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点开了周到的实习报告,心想,实习报告估计也是漏洞百出。
然而,---
看下去不由得被吸引了。
周到这个学生与另外三位同学结成一组,到远郊区的一个村庄中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实习报告里面详细介绍了学生真正深入农村,利用草,芦苇,高粱秆,麦秆等做出了生活用品,这个村庄已经做到了零塑料、零污染。周到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农村的一切残余物都能转换成有用之物。
袁乐赶紧翻到页尾,赫然看到2028的字样,这竟然也是一份来自2028年的实习报告!
神了,袁乐眼前仿佛升起来一团迷雾。
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袁乐连忙再次点开论文。
一看才发现,原来这真是一篇好论文呀。
论文写的是植物染色研究。学生用多种常见植物加不同的媒介材料对白布进行染色试验,都获得了成功。最后在结语中,学生还满怀激情地憧憬天然植物染料取代化工染料的前景,宣称这是无污染的朴素生活的必然趋势。读着论文,袁乐不由得激动不已,袁乐从教将近二十年了,还从未见过这么贴近生活的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虽然年份都写错了,班号也错了,但袁乐也要给他打个高分!
“砰,砰”敲门声打断了袁乐的思绪,随口说了声“请进!”
进来的是杨老师。
“怎么样?改完了吗?”
“最后一份了。”袁乐看着杨老师,不禁楞了一下,使劲眨了眨眼睛。这杨老师怎么有点变样儿,衣服也换了。
“怎么发呆呀?做梦呢吧?”杨老师举手在袁乐眼前晃了晃。
“我刚刚好像穿越了。”袁乐使劲摇了摇脑袋,感觉颅内有一种鸡蛋散了黄儿似的微妙晃动,吓得赶紧停住了。
“看看,让我给说着了吧,穿越剧看多了,有后遗症了吧?”杨老师老神在在地说。他一向不喜穿越剧,经常劝告其他人少看,奈何这些年轻人并不听他的。
袁乐一拱手,“尊上所言极是,小可谨遵教诲!”
“好了,别贫了,赶紧看论文,今天还得到延庆给三组现场打分呢,两点出发。”
“啊?什么现场打分?”袁乐一头雾水。
“早就定好的呀,学生成组到一个村庄进行毕业实习,各有侧重,最后为村庄拿出一个整体提升方案,如果可行,分就高,否则就低。咱们得一组一组的去看呀。”
“那么远,怎么去呀?”
“飞机就在楼下等着呢。”
杨老师指了指袁乐身后的窗外,袁乐转头望去,那个篮球场何时变成了飞机场?还停着一架银色的很精致的直升机!
袁乐慌张且迅速地转回头,问:“今年是哪年?”
“2028年啊”,杨老师讶异地看着袁乐,旋即明白过来,“哼,你小子又跟我开涮!不理你了!”杨老师推门出去了。
“啊,2028年……”袁乐彻底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