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提前准备 - 穿越农家有点甜 - 眼泪值钱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提前准备

这几日刘家的气氛有一些怪异,刘老爷子整日黑着脸,进进出出也不答理人。家人也不敢往枪口上撞,看见只是行礼,至于别的事只字不提。

大房两口子见阻止不了张氏进门,整日忙进忙出,不见人影。打着心里的小算盘。

特别是柳氏总是揣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出门,还用包袱里的紧紧,生怕别人看见。

当然大家心里都明白,柳氏只不过把主家时攒着的东西拿出去换银子。为以后的日子做打算,以勉张氏进门后没了机会。她这个人一向会算计,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得吃亏。

这些飞燕都看在眼里,不作理会。一是自己刚进刘家门,时日不长,插不上嘴,二是柳氏一向叨钻,这种人没必要跟她计较,成为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弄不好自己伤痕累累,便宜了别人。

看到柳氏飞燕想起上辈子的一个同事,也是拿公司的物品出去卖,有人背后告状,她硬是以为是飞燕所说。结果找她打一架,搞的飞燕满身是伤,在家休息了几天才好转。想到往事不仅打了一个寒颤,仍心有余悸。

飞燕决定离柳氏远远的,免得惹祸上身,招无妄之灾。她这么想是对的,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保护好自己。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两天本来轮到柳氏烧火,她心情一不好,就直接指使杨氏顶上。她看透老二两口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思。就当杨氏是软柿子随意践踏。

杨氏也是别无他法,只能委屈求全。她主要为两个孩子着想,孩子们有吃有喝,她辛苦点不算啥。自己的男人总是软软弱弱,没有一个撑腰的人,腰杆子难以挺直。做的事自然多一些,这也是她为啥做完家务又下地干活的缘故。

飞燕想自己烧火时,杨氏前去帮忙。闲着也是无聊,干脆前去打下手。

飞燕去时,杨氏已准备的差不多。她也只是给灶膛添添火。

杨氏还一个劲的致谢,看她默不作声,飞燕故意找话题。在聊天中得知,杨氏一直以来在刘家抬不起头,是因为她没能给刘家添孙子。

听后飞燕倒吸一口凉气,这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是根深蒂固。这里也不能勉俗,她大致记得上辈子听很多人说农村里有这种思想,城市里要稍微强一些。也不会觉得有多意外,都是人之常情的事。

飞燕对杨氏又多了一些好感,真心觉得她人实诚,值得深交。一向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人多好做事,有人帮忙,饭一会儿就做好了。

杨氏看着飞燕满脸的感激,第一次有人愿意跟她聊天,听自己讲心里话,终于找到了存在感。

吃过早饭,杨老爷子吩咐管家去集市置办所需的东西,让刘阳也跟着一起。这个差事他可愿意去,只要不到花圃干活就乐呵。

家里其余人,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把碗筷桌子提前清理干净备用。

刘家家境富裕,不需要像寻常百娃家东挪西借。碗筷桌子家里都准备的齐全,少了不少事。

飞燕和杨氏被按排准备宾客的零嘴,也就是一些糖果、花生和葵爪子之类的。糖果直接从集市上买回即可,刘家田地里种植的花生和瓜子多,要在家里人工放铁锅炒熟才行。

在刘家庄,家境贫寒的村民。花生和瓜子是从来舍不得自己吃,要不拿去换银子,要不用来榨油。只有刘家这种富户才舍得当零嘴。

炒花生和瓜子这种事可把飞燕难住了。上辈子只是吃过,那关心是咋弄熟的。可杨氏却不以为然,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会炒,飞燕将信将疑的看着她做。

只见她用木桶挑来一担水,又把大木盆盛满水,在把花生和瓜子分别倒入里面洗净捞出沥干。

又吩咐飞燕在灶膛添大火,等水气蒸发的差不多时,在用小火慢慢烘干,直至外焦里酥才行。

烘第一锅的香味,把刘年和孩子们都吸引过来。

“妈妈我们在院外都闻到香味。”两个小妞上前抱住杨氏的腿。

“一会熟了,你们先尝尝。”杨氏摸着两个孩子的头,很是温柔。

刘年看见灶膛后面的媳妇满头大汗,急忙上前,掏出随身的帕子轻轻帮她拭去脸上的汗水,满眼都是心疼。

两个小妞连喊“羞羞脸”双手捂住眼睛。

飞燕脸红的低头微笑,刘年硬是让她一边歇着,自己坐着添火。

杨氏看着三房两口子如此恩爱,也打心底里高兴。

刚一出锅几个孩子就上前抓了一大把,杨氏跟在后面喊别烫着手。然后一溜烟跑出去玩了。

杨氏抓了一些叫飞燕尝尝,一入口她便愣住了。这手艺简直跟上辈子的机器烘出来的不相上下,又一次佩服古人的智慧。

刘年尝后也只夸二嫂手艺不错,一个大男人在灶膛后添火,满脸糊的白一块黑一块,只剩两只眼睛骨碌碌转。

飞燕和杨氏看后,两人忍不住笑弯了腰。

刘年看着飞燕脸上的笑容,由衷的高兴。他还担心父亲娶小妾的事引她不开心,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柳氏一直没有现身,谁也不知道她去了那里。这活本来杨老爷子是按排给她的,她托词身体不舒服才作罢。大房两口子向来如此,一叫干活就想办法溜走。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话果真不假。

大约两个多时辰,花生和瓜子才炒完。

家里其它人的活也干的差不多,桌椅板凳都已摆放整齐,刘阳和管家也把所需东西都齐全的购置回来,屋里屋外收拾的倒也干净整洁。

因为是娶妾室,院里就没有张灯结彩,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在院门口贴了一副喜联。

虽然家人都不赞成杨老爷子娶如此之小的妾室,干活心里或多或少有一些心不甘情不愿,但驾不住他是一家之主,吩咐的事都不敢违背。

大家都拾掇完,杨老爷子才打开正房门,背着手,佝偻着腰,嘴里叨着大烟袋现身。看着屋里屋外整洁有序,开心的合不拢嘴。

三十六章谣言四起

次日一大早,院子里人声鼎沸,一片闹哄哄的。

飞燕睁开朦胧的双眼,走到窗前一看。全是刘老爷子请来办场子的人,有的摘洗,有的装盘,有的切配。总之一番忙碌的场景。

刘老爷子明白指望儿子媳妇不靠谱,干脆自己从村里请了专门办场子的人,自己少操不少心。

刘家庄有人办喜事之时,专门办场子的人就抽出时间帮忙。没事时就在地里忙活,这样也可以给家里多一个进项。

在这里向给刘家这种富户办场子,那是打破脑袋抢着干。一是可以赚上两把银子,刘老爷对出劳动力的人一向大方,众人皆知。二是还可以打打牙祭,在刘家庄还是家境贫寒的占大多数,吃上一餐肉也不容易。有这种机会自然不愿错过。

话说回来,飞燕今天也没打算帮忙,更别说大房两口子,刘老爷子算是有自知之明,的确都指望不上。

听说刘老爷子跟管家一大早就请人抬着迎娶礼前往张家。因为是娶妾室没弄得太浓重,本来就有左邻右舍在背后说道,太扎眼更是引人非议。这一点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