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突入重围(上)
一声炮响惊醒了睡眠中的战士,各小分队长立即集合部队,整理装备。在第二声炮响时,秦川判断出方向和距离。此时,整个部队已经准备完毕。秦川一声令下,部队向马东北方向跑步前进。红十军团被围七八天了,已经到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这支特战队不光要找到红十军团,还要带上大量的救援物资如食物,水,药品等。所以每个士兵的行军包都装的满满的,每个人的负重都在五十公斤上下。
士兵每迈出一步,身后的行军包都会动一下,一路上行军包在战士身后上下跳动,在加上是在山地行军,给战士们额外消耗了不少体力,行军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各小分队长一边跑一边给战士们打气,经过二个小时的行军,才走了三十几公里,要是在平时,这个距离顶多一个小时。
秦川心里明白,由于扩编太快,训练跟不上,原先刚过来时,特战旅才一千多人,现在特战师扩编出一万多人,曾经的新兵现在也至少是个小分队长,而其他的战士,都是从这几十万转化的国民党士兵中挑选的,而且训练周期还不到半年,能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听到炮声越来越近,秦川判断离交战地不远了,仔细听还能听到枪声,秦川判断此处离交战地还十多公里,不能再走了,再走就会碰上敌人的警戒哨,秦川当即下令:“停止前进,就地隐蔽。”命令一下,原本成一纵的列队立刻向两边散去,眨眼间已无任何人影。秦川看到这个结果,脸上略是满意。
待众人隐蔽好之后,三个小分队的队长来到秦川的隐蔽处听候秦川的指示:秦川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我们这次来没有太多的情报支援,只有一个大体位置,敌人数量,火力,布署我们一概不知,红十军团现在情况如何我们也一无所知,甚至我们连这个地方的地图都没有。这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去侦查。”
秦川说完刚要布置具体任务,通迅员跑过来说道:“大队长,总部来电,要我们报一下具体位置。红十军团和敌人的交火情况。”秦川听了苦笑一下:“具体位置,我连这山叫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报?”总部来电又不能不回,秦川思索了一个说:“你这样回,我部现在到达距离交火处十公里处,正准备侦查,具体位置不详,待与红十军团接触后再行上报。”
打发走通迅员,秦川开始布置任务。三个小分队全部放出去侦查,每个小队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十人,留下二个小组警戒,其余的以交火处为中心,分成十二个区。成圆形侦查,主要侦查敌人的火力,布署,人员数量,以及包围圈的薄弱点。不管那个小组发现敌薄弱之处,其他小组立刻的其靠拢,我们在他们薄弱点强行突入。秦川的作战命令一下,各小队立刻出动。
此次执行任务,特战队带了四台通迅终端,每台可提供二十人的同时通话,覆盖范围二十平方公里,可多台对接,将终端放在不同位置,可扩大通迅范围。每加一台,范围便增加两倍,人数也随之增加。每个队员都带通话器,所有队员可自由通话。这样一个小组出现危险,离他最近的小组可以立即增援。这也是我军后世作战部队的配置。
到下午一点左右,一个小组发回情报,参谋立刻在一张纸上标出,陆续的各小组的情报也发了回来,到下午四点左右,所有小组都发回了情报,秦川看着参谋做的简易地图,心中大惊,这是两层包围圈啊,敌人动用了十四团,内六,外八。就算红十军团突破第一层,到外里这层时,里面又可以立马围过来,再形一次包围。
秦川叫道:“通迅员,马上给总部发电,我部已查清敌人兵力布署,但红十军团情况尚不可知。敌以十四个团的兵力,对红十军团形成两层包围,内层六个团的兵力,外层八个团的兵力,且有重火力,我部正在制定作战计划,准备今天展开行动。”秦说完便不不出声,开始考虑作战计划。
过了一会儿,秦川感到任务的复杂性,马上问:“各小队现在在哪儿。”参谋:“正在向三号地区运动。”秦川看看图,陷入了沉思。三号地区是外层包围圈的薄弱外,可内层有一个团在这儿,而内层的薄弱外却在九号地区,而九号地区的外围也是一个团驻守。这一下可把秦川难住了。
如果从三号地区强突,肯定会与内层上个团交火,秦川明白这点兵力跟一个团打冲锋,那纯粹是找死。特种部队是特种作战,不是打阵地战的部队,再说这些兵都刚挑上来的只,只训练了五个多月,只比这个年代普通部队强那么几个等次。不过这个水平,在这个年代已经算得上兵王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以一抵十的能力。让他们打冲锋,在没有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与普通士兵没什么曲别。
如果秘密突进去,再转到九号地区,从九号地区突进去,这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六号地区和十号地区是两层包围圈最窄处,从情报上看,两层包围圈相隔不足一千米,一支陌生部队进入很容易被发现,要是在行军途中被发现,那问题可大了。如果从其他地方更无可能,这要遭遇两次重兵阻拦。即便冲进去也剩下几个人,这就失去了来这儿的目地。秦川顿时感到有点手无举措。
就在秦川想着如何进去的时候,里面的人也在想看如何出来,这人就是红十军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和红十军团军委主席方志敏。此时寻淮洲正在阵地的第二道防线上注视着前么,他前面的第一道防线上,即将上演残酷的白忍战。
此时的红十军团真的是弹尽粮绝,说弹尽粮绝有夸张,弹还是有的,寻淮洲昨天储存一部分弹药,准备突围的用,但粮确实绝了,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所有的人都没吃饭,原以为昨晚能突围成功,没成想,红二十师四团从南面突出去之后,又遭到外围敌人的重到,损失惨重,又被迫退了回来。
寻淮洲看着阵地上衣衫褴褛的士兵,回想起这二个月的经历。去年十一月,按到中央军委指示,成立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主席为方志敏,并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军团长为刘畴西,政委为乐少华。下辖十九、二十、二十一三个师。由原7军团改编为十九师,自己为十九师长,政委为自己的老搭聂洪钧,参谋长为王如痴,政治部主任为刘英;二十师由红十军改编,师长、政委由刘畴西、乐少华兼任;二十一师也是由红十军改编,师长为胡天桃。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十军团成立几天后,又接中央军委指示,要求红十军团放弃根据地北上抗日,红十军团军委遵从中央指示,十一月底从赣东北苏区出发。没曾想十二月,在安徽古竹溪遭数倍敌军的袭击,部队损失惨重。自己的搭档也已牺生。今年1月,方志敏志率领准备部队在返回赣东北苏区,没想在这儿又一次被敌人团团围住。想到这儿,寻淮洲不免对红十军团的前途感到担忧。
就在寻淮洲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时,敌人的冲锋开始了,一阵阵呐喊声惊醒了寻淮洲。此时红军阵地上的战士已做好战斗准备,只是现在的红军,怎么看都不像一支军队,战士身上衣不蔽体,满脸血污,有的头上还缠着绷带,尘土与鲜血混合物粘在身上。大部分人手里拿着标枪与大刀。反观国军,一身黄色军装,虽说不上干净,倒也齐整,人人手里举着一条上了明晃晃刺刀的步枪,正一路小跑着向红军阵地冲锋。
红军战士面对几倍的敌人面不改色,且眼中正流露出超强的战意。这时红军阵地传出一下声音:“同志们,我们的身后都是军团总部,我们不能让敌人从我们的阵地上过去,同志们,跟我冲,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冲啊!”“冲啊!冲啊!”在这个人的鼓励下,几十人喊出的声音似乎盖过人敌人的声音。在这人的带领下。红十九师发起了这几天来的唯一次反冲锋。
如果此时从天上看,会发现两支不同颜色的队伍在相向而冲。一面灰色,一面黄色。仿佛几十头狮子对一群黄牛发起了攻击。刹那间,两方相撞,战场上立刻刀光剑影,大刀片子四处纷飞,标枪木棒到处乱砸,刺刀所到之处刀刀见红,刀片飞过之处血流如注,脑袋断臂四处都是,一会儿功夫脚下已经泥泞不堪,地上鲜血与泥土混合,双方士兵在上面来回践踏。战场上传出一阵阵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终于有人受不了这种血腥味,一个国军大喊一声:“快逃啊,红军太厉害了,我们打不过。”国军士兵一听立刻做鸟兽散,向后跑去,眨眼间已退去五十六米。这时候战场上久剩下十几个站着的红军战士,地下到外躺着死去的士兵,看场上的颜色,黄色居多。红军又一次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远处的寻淮洲一直看着这边的战斗,当战斗结束后对身边的警卫员说:“传我命令,让三团七连下去休息,让预备队上吧!”说完还叹了口气,头也不抬的走进了指挥部。
指挥部里只有方志敏和刘畴田,两人没说话,一见寻淮洲进来两人站起来,刘畴田问:“怎么样?”寻淮洲:“这次进攻打退了,我想到天黑这是最后一次进攻了,今晚我们必须突围了,再这样下去,敌人不用打,我们自己就会饿死。”方志敏:“是啊,如果再突不出去,我们红十军团凶多吉少啊,来,我们研究一下今晚突围计划。”方志敏一说完,三人便凑到地图前开始研究突围计划。
秦川被敌人的这个包围圈给难住了,眼看天黑了,可自己却毫无办法,刚才通迅员来报,各小队已在三号地区隐蔽待命,问秦川下一步如何行动,秦川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只好下令:“原地待命,抓紧时间休息,补充体力。”下完命令秦川站起身来,发现天已黑了,忽然脑光一闪,接着给了自已两个大嘴巴子:“我怎么这么笨,这个常用的的法我怎么给忘了呢?”
通迅员接到一份总部电报,准备给秦川,见秦川自己闪自己大嘴巴子一时愣了,站在那儿不动了,秦川一转身看到他:“怎么了?”“首长,刚才你…”说看举起手做了动作。“没什么,有点困,闪几个嘴巴子清醒一些。你有什么事?”“噢,总部来电,希望我们尽快形动。”
秦川接过电报见上面写着:来电收到,根据总部得到的情报判断,红十军团已弹尽粮绝,望你部能尽快与其取得联系,另已查明你部的处位置为怀玉山,请找到红十军团具体位置,以便实施空降。”秦川看完电报说:“回电,报总部,我部准备今夜二十二点开始行动,预计零点便可与红十军团接触,一旦与其成功接触,我将立即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