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黄河边的阻击战 - 抗战集结号 - 天崖落碧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抗战集结号 >

第九十九章黄河边的阻击战

黄河北岸的一处阵地上销硝烟一片,战士们满脸炮灰,衣服褴褛,阵地上到处是弹坑,活着的士兵正在将牺牲的战友抬出坑道。这就是此次阻击部队警三师的一处阵地,负责阻击的是七旅二十一团,阵地第一道防线设在韩董庄乡的黄河大堤上。韩董庄位于原阳县西南部,与郑州隔河相望,南临黄河,北靠黄河大堤,距县城22公里,是郑州援军必经之路,十三团在这儿已经守了一天一夜了,此时已是三号夜,敌人攻了一晚上,终于消停了。

二十一团在一号傍晚到达,当晚就建立了三道阻击防线,二号下午,敌增援部队赶到黄河南岸,由于黄河现在是丰水期,河面较宽,上面又没有桥梁,只有搭浮桥,从郑州赶来增援的是敌三十一师六十三旅,可能对方接到的是死令,经过一下午的所有准备,当天晚上,敌六十三旅便进行试探性的渡河,双方一接战,便进行连级规模的强渡,试图枪占一处滩头阵地,建立一处登陆点,为修建浮桥做准备。

负责阻击的二十一团团长叫雷云飞,是穿越人氏,所以一看就明白对方的意图,对黄河北岸的滩涂阵地施使了全火力覆盖,用本团能用的所有轻重火力进射击,只要敌人一上岸,便是轻重机枪火力全开,由于是警备师编制是甲种编制,乙等装备,大部分枪是九个师换装淘汰下来的步枪,只有正副班长手里有一支半自动步枪,配一挺捷克机枪。排长拿一支56自步枪,其营连长全是韩复榘部队中的营连主官,重火力配制也只有营属炮兵排,和团属炮兵连,二十门七五山炮,三十门六o迫击炮,其火力配置比敌军团稍微高出一点,好处是弹药管够。

所以雷云飞只对滩涂阵地进行打击,防敌建立滩头阵地,可敌人选择多处突击,基本上是黄河最窄处,虽说是丰水期,由于上游雨水少,今年黄河丰水期流量也不是太大,但河面宽度也有3、4公里左右。冲锋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便到岸边。敌人用的是民船,雷云飞不想攻击民船,所以放任其上岸。其示这场阻击战不难打,对方无论是进攻手段还是武器装备就有一定的差距,难就难在都是中国的国防军,雷云飞下不了狠手。如果对方是日本人,那雷云飞可以毫无顾忌的在敌人渡到河中央就开炮。

作为一个后来人,雷云飞也是军校出身,对中国所遭受的苦难心知肚明,如果蒋介石组成联合政府,统一军政,发展民生,经济,工业,军事一心治国,日本也不敢轻易侵略中国。可蒋介石一心只想独裁,容不得其他政治团体的存在,自蒋上台以来,一直是以消灭其他政治团体为主,发动内战,北伐可以说是正义之战,可中原大战,蒋桂战争,五次围剿红军就是纯粹的消灭异己。以现在自己所在的整个团体的情况,是决不可能听从蒋某人的领导,总部意思很明确,靠拢共产党,尽量归建,毕竟所有过来的人都是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共产党有一种无形的亲切感,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共产党的阴影。

可是想归建党中央必然会引起蒋介石的剿灭,以蒋某人的心胸是决不允许一支与他理念相驳,比他军事武装更强大的团体存在,那么这又是一个死结,那就是战争。这一天一夜,雷云飞想了很多,他发现不管怎样,与蒋介石的战争非打不可,其实有他这种想法的人很多,特别是穿越过来的营团级干部,他们一开始不愿与国军发生武装冲突,所以经常讨论这个问题,结果发现,与蒋一战势不可挡,早完得打,晚打不如早打,这个思想与军委和党委考虑一致。早一点统一政令比打完日本再统一更有利,所以这些干部也慢慢接受了。

虽然表面接受,可一旦开战,心理又有不忍,雷云飞看着面前一个个倒下去的国军士兵,忍不住一声长叹:“唉!”政委在旁边听到说:“怎么了,心中不忍?”雷云飞点点头:“是啊!这都是中国国防力量,就因为蒋介石的一己之私而投入内我,可惜啊!”政委起身拍拍他肩膀说:“你也是军校出身,翻翻中国历史,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成河!你呀别有心结,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雷云飞说:“我知道,可心中还是不忍啊!唉!算了,反正已经开始了,那就打吧!一直把老蒋打败为止。重新建立一个新中国,也不妄我们穿越一回。”说完起身来到沙盘前准备指挥,政委再一旁也一声长叹。

敌人又一次过河冲锋了,上一次登陆差一点就建立起滩头阵地,只可惜对方的一次反冲锋让上岸的国民党士兵全成了俘虏,在黄河南岸的六十三旅旅长黄启山百思不得其解,对方为什么不半渡而击,非要等上岸以后再反击,自己已经丢掉四个连了,可听对面枪炮声并不激烈,难道对方阻击部队不多?不对,如果不多那么四个连应该很快建立阵地,怎么会没有回音呢?自己部队一共才四千多人,虽说四个连不会影响战斗力,可不知道对岸情况,如何再派兵呢?四次强渡,船只都回来了,为什么对岸没回音?

黄启山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所以然来。现在已是深夜,无法知道对岸情况,黄启山下令停止渡河,明天再说。一夜无话,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三号,天气阴沉,这一天鹤壁,新乡大部分地区都下起了小雨,而在黄河两岸的阵地上,只有阴沉沉的天空,刮起了东南风,按理说这个季节很少有东南风,可事情就这么巧,这东南风偏偏被黄启山赶上了。

黄启山早晨一出指挥部,感到一阵凉风吹来,抬头一看旁边的军旗大叫一声:“天助我也,来人,传令三团和五团,速吃早饭,准备全线渡河,不用搭建浮桥了,今日来了东风,此战必胜。”士兵传令下去,全旅官兵立即秣马厉兵,准备强度。雷云飞昨夜熬到凌晨二三点,发现敌军再没有试渡以后,才在指挥部和衣睡下,早晨早早的起来准备视察阵地,走出指挥部也被一阵风吹的打了个冷战,现在士兵穿的都是春秋装,里边有秋衣,再说迷彩服也有一定防寒能力,雷云飞只穿内衣出来不冷才怪。

雷云飞抬头看天,天色阴沉,扭头发现团旗吹向西北方向,马上叫道:“通讯员,传我命令,全团速吃早饭,准备战斗。”解放军这也吃饭快,每人吃两口压缩饼干,喝几口水就成了。也就三两分钟的事。吃完早饭,各道阻击线开始火力准备,八点多点风力逐渐增大,只见河上升起了点点白帆,雷云飞一看,果不出所料,要强渡。

雷云飞子上命令道:“各营连注意,上岸再打,放帆船回去,争取全部俘虏,过来了,就别回去了。”众人得令纷纷亮出武器,步枪拉上枪枪,机枪上好子弹,手榴弹拧开后盖,炮弹上好引信,火炮调整角度。默默的等待敌人的到来。八十半左右,帆船靠近岸边,距岸边一百多米,船上的国军士兵纷纷跳下船,淌水过上岸,此时距离第一道防线还有500米的距离,因为这一段黄河河床比较宽,河堤之间的距离足有四五公里,河水只有三四公里的宽度,所以有边各有五六百米不等的干河床。

二十一团的第一道防线就置在干河床上,第二道防线设在河堤之上,武器前重后轻,人员前轻后重,负责防守第一道阻击线的是一营,一营长看到敌人下船,命令道:“放敌人上岸,接进一百米再打。”战士们握紧手中枪,聚精会神,全身贯注等候营长命令。敌人陆续上岸,重新聚集,各营连长带好自己的部下,准备冲锋,敌两个团长也随船而来。

过了十几分钟,敌人的冲锋终于开始了,以连门单位,先上来了2个连,敌人冲锋缓慢,像是在放羊,四处都是,弯腰驼背,缓缓行进。一营长一看明白了,这是火力心试探,不由得在阵地上大骂:“小王八羔子的,就不能快点,让老子过过瘾。”五百米的距离走了五六分钟,终于到达射击距离,一百米,人的面孔基本看清。“嘭”一声汉阳造的枪声响起,一个新兵由于紧张提前扣动扳机,营长立即连开两枪喊道:“隐蔽重火力,只准步枪开枪。”接是“嘭嘭嘭…”稀稀拉拉的步枪声响起。

国军几个连长一看,对方开火了,立即下令后撤,在后面观战的两位团长脸上露出笑容,立即发电给旅长。黄启山接到电报后,脸露笑容说:“命令,三团五团夺去敌方阵地,掩护我后续部队登岸。”二位团长一接到命令,立即发动以营为单位的进攻,三团的三个营分左中右三路向二十一团发起冲锋。

一营长见到敌人终于开始进攻了,嗷嗷的叫起来:“弟兄们,虽然我们是警备部队,但也要打出主力部队的气势来,别让他们小瞧了咱。听我命令,放近一百米,机枪开一半,火炮开三分之一,准备战斗。”话音刚落,便听到对面传来一阵阵喊杀声:“啊…冲啊…”一营长紧瞪双目时刻准备发令,眼看冲进百米范围,一营长下令:“开火!”机枪嗒嗒嗒的响起,迫击炮也嘭嘭的往外发射炮弹。

敌人的冲锋速度立时受到迟滞,前面的人纷纷倒下,后面的人继续前进,无论怎么努力使终没能跨过一百米以内,敌的机枪响了,打的前沿阵地的沙袋噗噗的响,一营这边开始出现伤亡,火力有所减弱,一营长连忙命令:“机枪火力全开,各连狙击手,给我敲掉敌人的机枪。”狙击手得令,纷纷将枪口指向机枪。

敌人的马克泌重机枪手正开的欢,只听噗的一声,脑袋开花,一头仰在地上,旁边的副射手立即接上,刚响两声,便一动不动的爬在地枪上,旁边的弹药手准备起身扶起枪手,没想到一头栽在地上,一共八挺重机枪,十六挺轻机枪,立时哑火三分之二,一营阵地立时感到压力大减,火力立刻又充足起来,敌人借火力被压之际,迅速向前突进二十多夫,距离阵地不足八十米,敌人的步枪也纷纷开火,一时间让一营压力倍增。

就步枪火力而言一营处于下风,双方枪械一样,一营人数太少,毕竟是营的编制,面对的是两个团。而一营机枪配到班,在加上各个正副排长的自动步枪,火力大增,对方两个团,轻重机枪才二十四挺,冲锋枪没有,就机枪火力而言,一营处于上风。对方有两个团属炮兵连,二十几门迫击炮。一营有一个迫击炮排,十门迫击炮,团长又调过一个炮兵排,六门七五山炮,重火力而言一点不吃亏。

敌人三团长一看,机枪哑火,马上命人上前接替,可是不管去几人,机枪响声决不出五声,敌三团长一看,对方火力渐起,立即命令后退,敌人丢下六七十具尸体后撤到安全线。此时,双方都没动用炮兵,以防被对方炮兵发现,受到炮火打击。最终还是敌人先忍不住首先使用火炮。

敌三团长在队伍撤下后,便命令炮兵准备,三团长也不是一个愣头青,知道对方必会进行炮火反击,所以下令炮兵快速打完一个基数,立即转移阵地,一营在敌撤退后,猝不及防,被对方来了一阵炮弹雨,造成大量伤亡,一营长气的咬着牙龈直响,立即命令炮兵反击,可惜,等炮兵调好参数时,敌人炮兵已经转移阵地。一营长在阵前大骂。

这一切被二十一团团长雷云飞看在眼里,雷云飞发现敌人过来两个团,知道吃不下了,立即挂电话给一营长,我们的任务阻止敌人增援,不是消灭敌人,稍安勿躁,着急的是敌人,而不是我们。一营长听完平复了一下心态,重新指挥。双方在这条战场开始了来往的拉锯战,直到傍晚,依旧没有突破二十一团的防线。下午时后,敌整个六十三旅已全部过河。警三师师长知道后告诉七旅旅长,想办法把这个旅留下。

七旅旅长接到命令,立即调动另外两团,其十九,二十两团也在别外设阻击阵地,但是没有援军前来,七旅长命令两团从两翼出击,准备将其全歼,令两团想办法将敌过河渔船缴获,断其后路,这是后话。现在敌六十三旅旅长黄启山心烦气躁,刘峙已发来三封催促电报,而自己还没过黄河,被压在河床上,黄启山决定用四团晚上继续攻击。

二十一团的阵地上,一营已伤亡过半,团长命令一营撤到第三道阻击线休整,由二营替代,三营推进到二线。晚上吃过晚饭,敌人再一次发去攻击,一次比一次猛烈,集三个团炮火猛轰二营阵地,二营的阻击也不是盖的,再付出巨大的伤亡之后,愣是没让对方前进一步,到午夜时,雷云飞不得已,放弃一线阵地,由三营的二线阵地阻击。把一营,二营撤到三线,重新整合,再组成一道防线。只要坚持到明天傍晚,一切都会结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