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必须这样做,根本停不下来——强迫症(1)
【精神病自测】
看看能给你的强迫症打几分
请你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回忆自己最近三个月的情形,根据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是否总是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好?
2.你是否做事总是很慢,以确保自己不会出错?
3.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反复检查?
4.你是否看到别人做事情没做好就觉得别扭?
5.你是否无法容忍别人出错?
6.你是否总是在内心反复重复同一个观念?
7.你是否总是回忆过去的场景,并且无法自拔?
8.你是否总是喜欢追根溯源、穷思竭虑?
9.你是否总是反复做毫无意义的某个动作?
10.你是否有严重的洁癖?
11.你是否对于物品的摆放有严苛的要求?
12.你是否会有一些奇怪的原则,并且严格遵守?
13.你是否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有强迫性的,但你无法阻止自己?
14.你是否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是有强迫性的,并且为此感到痛苦?
以上14个问题中,如果你的回答有4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可能有强迫症倾向;如果你有7个以上的回答为“是”,那么你很可能患有强迫症,建议到专业机构做一下鉴定。
强迫症大概是日常生活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心理学术语了。似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强迫症,而每个人又多多少少会“痛恨”强迫症。这一章我们就来看看让人又爱又恨的强迫症。
【问题】
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最近,网上流行一种很不厚道的玩法,叫“逼死强迫症”。起初大家主要是为了黑一个星座,叫“处女座”。据说处女座的人都是超级强迫症患者,所以这个游戏最开始叫“逼死处女座”,后来大家玩嗨了,干脆扩大打击面,整个强迫症群体都成了“受害者”。
比如,前一阵子微信上十分流行的“小红点头像”,即将普通头像的右上方模仿微信提示信息标上一个红色数字,来告诉你收到了几条消息。一般有强迫症的人看到这些一定要点击进去,退出来时看到数字消失,才会心里舒服。可是这种小红点头像就不一样了,它本身是无法被消除的,所以强迫症患者会不断点击,纠结于此,恨不得和用这些头像的朋友绝交。
于是,广大群众抱着“强迫症好讨厌”和“强迫症好好玩”的心态,一路将这个玩法发扬光大,陆续在网上出现了“错位图片”(使人强迫矫正,可是你矫正不了)、“弄脏图片”(使人强迫清洁,可是你清洁不了)、“各种没有结尾的动图”(使人强迫结束,可就是不给你结局、难受死你)等一系列玩法,并且不断升级,乐此不疲。有段时间,我都怀疑强迫症患者是怎么上网的。
虽然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是否有人真的了解强迫症呢?
所谓“强迫症”,主要是在思维和行为上有强迫性表现,同时会有意识地进行反强迫,在二者的冲突中始终是强迫性表现获胜。因此,患者不得不迫使自己忍受强迫性表现,且无力进行反抗,就好像深陷在一张巨大的网中,你越是挣扎,却被束缚得越紧。这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常生活。
强迫症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叫“强迫思维”,一种叫“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等,表现上有强迫回忆、强迫怀疑、强迫对立等,这些都可以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强迫思维会在脑海中不断强化,不会被其他思维代替,也不会因主观意愿而停止,反而会因为对它们的抑制而变得更加强烈,就仿佛是它们将你施加给它们的力又反弹给你一样。
举例说说常见的一些强迫思维,比如“孩子只要外出就会受伤”“碰到脏东西我就会得病”“如果我不完美就会被抛弃”“我怕门窗没有锁好”“在我看不到的时候会有人对我的食物动手脚”“我也许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杀人”……
下面我们来说说一个小萝莉,我决定称她为“小红烧肉”,简称“小红”。
小红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不过她也有烦恼,那就是她的父母时常吵架。这对夫妻吵架的焦点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个人平时十分恩爱,一副“说好了做彼此的天使”的中国好眷侣模样,但是一涉及教育小红的问题,顿时天使变魔鬼,眷侣变仇敌,两人会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一个要让孩子接受传统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个要让孩子去国际学校与世界接轨;一个要让孩子走遍大好河山增长见识,一个要让孩子安心在家搞好成绩。总之是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让谁。
夹在中间的小红看到父母这样,总是又惊又怕,但是,一个是自己最爱的爸爸,一个是自己最爱的妈妈,他们又都是为了自己好。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个念头闯入了小红的脑海中:“要是没有我就好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就会像平时一样开心了。”这个念头一下子占领了小红的整个身心。从此,每当父母吵架的时候,这个念头就会闯入小红的脑海。后来,即使在没有发生什么的情况下,这个想法也会闯入小红的脑海,并强迫自己一遍一遍地想:“要是没有我就好了……”小红想要抑制这种想法却无能无力,反而使它变得更加强烈起来。
没错,小红就是因为家庭环境带来的焦虑形成了强迫性观念,并且自己无法消除,反而不断地将这个观念培养长大,并逐渐定形,最终为她的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事实上,强迫思维在最初往往只是让患者自身感到困扰。这会让其行为产生一定的改变,但可能只是让人“感到奇怪”,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强迫思维一旦形成,那么强迫行为就会出现了。
为什么强迫症患者会出现强迫行为?其实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抑制自己的强迫思维。比如,总是怀疑门窗没有锁好,这种强迫怀疑在脑海中不断重复,导致的行为就是回去检查。检查的时候,这种强迫怀疑得以暂停,但这种强迫怀疑是持续不断的,因此也就有了强迫性地反复检查的行为。
至于那些总是担心自己不完美而会被抛弃的患者,为了抑制这种强迫想法,就会强迫自己每件事都做到完美,并且在细节上达到标准要求。只有这么做,才能让强迫思维得到暂时抑制。而长时间的强迫性行为后,患者会依据自己的“套路”形成一定的程序或仪式。
小六就是个典型的强迫症患者,他有严重的强迫整理行为。他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所有的事情都有固定的顺序。自从发现这一点后,我就总爱送他茶叶、沙画、乱七八糟的线团什么的,然后看他一根根、一粒粒、一条条地整理好。后来,他就拒绝收我送的东西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般他都拒绝我去他家。他不仅爱自己整理,还爱帮助别人整理。有一次他来我家,看了一眼就开始翻天覆地大整理。后来,我在墙上按死了一只蚊子,留下了一个小黑印,小六整个人就都不好了。我用海报贴在墙上,挡住了那个小黑印,可是小六依旧焦躁:“那个印还是在那儿!”等我们把海报从墙上揭下来,四个角又留下了胶印,这下小六彻底抓狂了。最后,我俩把墙重新涂了一遍他才罢休。
不过,他再来我家的时候,每次都能准确找到那个曾经有小黑印的位置……
【案例】
女神的包袱:化妆强迫症
我曾经看过一则国外新闻,说某处住宅发生火灾,情况十分危险,可这家女主人死活不肯逃生,理由也很奇葩:“我还没化妆,所以我不能出门……”于是在这危急时刻,她淡定地坐到了梳妆台前……
一般来说,在“要吃还是要瘦”这一命题面前,大多数女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瘦。现在看来,在“要命还是要美”的命题前,也会有女人坚定地选择美。事实上,这就是化妆强迫症。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小b也是个视美丽高于生命的女子。小b是一位高级白领,面容姣好,身段玲珑,如果以1~10分来评定的话,小b完全可以得12分,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女神级别的人物。
不过,做女神是要付出代价的。要成为美女有这么几个手段:整容、化妆、修图。无论是怎样的美女,都不会想要真的“素面朝天”,而是要用妆容来修饰自己。
小b每天早上4点钟就会起来化妆,从敷面膜开始,整整3个小时,她才能完成精致的妆容。中间的过程但凡出现一点差错,她就会从头再来,一直到顺利完成为止。
“最严重的一次,我要参加一个聚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是眉毛画歪了,就是眼线画重了。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化好妆,可聚会已经结束了。”
即使是在周末,小b也毫不松懈:“就算是休息在家,我也要化3个小时妆,因为我不确定这一天会出现什么情况,也许我得下楼买酱油,也许快递会上门来送货,也许会有人来查水表,也许会有朋友来拜访……不化妆我就不能见人,否则就会浑身冒虚汗。”
“有一次半夜突然惊醒,觉得家里有声音,心想是不是进了小偷。然后我心里一惊,第一反应不是担心安全,也不是报警,而是——我还没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