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儒家大宗荀子,孔子以命封天 - 秦时之开局夺命十三剑 - 儒家李长青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488章儒家大宗荀子,孔子以命封天

拨天斩剑术一落,爆炸不断,四十米剑气一斩,瞬间撕裂绝影、蓑衣客两名顶尖高手在内的上百人,血雾纷飞。

罗网杀手、白甲军损失惨重,死伤二三百人,留下一地残骸。

一击落定,烟消云散,其余敌人尽数逃窜,分散四处。

尽是杂鱼,焱妃也懒得追杀。

李长青运转心法,先天七色真元平复气血,左手一抹嘴角,抹去一缕鲜血,持剑右手轻颤,指尖滴落几滴鲜血。

“呼—”

李长青长吐一口浊气道:“罗网这位长老绝非寻常的绝世巅峰,白纤蝶也是一代天骄,剑术超凡,但战力却相差此人十倍不止,这很不合理。”

“初入绝世与绝世巅峰之间的差距不应该如此巨大。”

焱妃猜测道:“血修罗也说,他曾踏入天人合一。难道是练功出了岔子,跌落境界?”

“不!”

有人给出回答,却不是李长青,更不是已经昏迷的卫庄。

“谁?”

焱妃凤目一凝,观察四方。

李长青余光一瞥,四周气息全无,毫无踪影,毫无真气波动,顿时心中骇然:“来人是谁?竟然连我也感知不到?”

下一刻,李长青侧身而立,双眸直视三丈之外。

伴随李长青视线落下,一位蓝色儒衫老头出现,身形佝偻,年过七旬,面容消瘦,须发斑白,唯有一双眼睛十分沧桑,十分敏锐,十分幽邃。

这一双眼睛是智者的眼睛,是圣贤的眼睛,它可以洞悉天下至理,它可以识辨天下人心,可以窥探天地运行规律。

焱妃皱眉道:“一个老头?一个平平无奇、毫无真气波动的老头!?”

焱妃传音道:“长青,这个老头有古怪。”

李长青瞧着来人许久,半响后才迈步上前,稽首一礼道:“后学末进李长青见过儒家大宗荀老夫子。”

荀子,孟子,儒家两大亚圣,在儒家一脉学说上,他们二人的学术成就、对儒学的贡献、对先秦儒家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孔夫子。

先秦儒学,特指“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前。

荀子,当代儒家大宗,齐国稷下学宫三任大祭酒,著有《荀子》一书,其散文《劝学》一篇天下皆知。

见到这位上古先哲,儒家亚圣,诸子百家德高望重的长者,李长青发自内心敬重。

荀子有一句话十分有名,道尽“天道真意”——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背负双手,面色平静,眼神幽邃无波,一股无形能量却在窥探李长青,半响后徐徐点头道:“你、很不错。”

李长青直立腰身,轻笑道:“敢问荀夫子前辈为何来此?难道与罗网有关?”

荀夫子点头回答:“正是。”

“想不到时隔多年,罗网祸乱中原之心依旧不死。这一次为了除掉李小友,竟然出动两大天人长老之一的血修罗。”

“两大天人长老?”焱妃面色一变。

李长青皱眉道:“荀夫子前辈此言何意?这血修罗只是绝世巅峰,虽然强得超乎水准,但距离真正的天人合一只怕还差很远。”

荀夫子顿了顿,不答反问道:“你可知我儒家孔圣临终之时寿命几何?”

李长青不假思索道:“七十二。”

儒学孔圣,儒家创始人,门下弟子数千,有七十二贤人,在当时被称为“儒家七十二君子”。

孔圣七十二岁而亡,留下一段名垂千古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长青想到这些,心中突然浮现一个巨大困惑——堂堂儒家圣人,门人数千,麾下七十二君子,周游列国而得道,超凡入圣,为何只活了七十二岁?

这不应该啊!

李长青早就得知,人体寿元极限一百五十,一般来说,天人之下武者极限寿元是一百五十岁,这道关卡不可能冲破。

除非突破绝世巅峰桎梏,踏入天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人道相融,生命极致升华,寿元可以轻松突破一百五十岁载。

荀夫子抚须道:“看来你已经想到了。”

荀夫子说道:“罗网成立可追溯至上古年间,具体年限无从考察。当初,孔圣祖师爷立地证圣,重创罗网之主,后者重伤难愈,不久后不治身亡。”

“孔圣祖师爷性命双修,以命封天,留下一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天道与人道永隔,非圣不可破之。”

李长青沉吟半响,抱拳一礼道:“荀夫子前辈此言何意?”

荀子说道:“鬼神在这里其实特指罗网,历朝历代乱世之象都与罗网有关。孔圣祖师爷证道路上,一路与罗网针锋相对,披荆斩棘,历经生死。”

“罗网神秘、强大、诡异,历代罗网都有天人强者。”

“天人者,陆地神仙,一人成军,加上罗网多是心术不正、残忍嗜血之辈,对人间正道破坏极大。”

“故而,孔圣祖师爷踏入圣境之后,以命封天,兵解自身儒圣道果,隔绝天人感应。”

焱妃面色一变:“隔绝天地感应?”

这也太荒诞了吧。

一人之力,隔绝天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