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了解性子
福喜诧异是正常的。
他算是跟着梁宣帝寸步不离的,可却对梁宣帝如何宠幸一个宫女的前后之事丝毫不知。
正因如此,看梁宣帝违背众人的不满执意将那宫女连升几次最后成了德妃,福喜也是不解。
可他聪明,知道梁宣帝厌恶别人忤逆他,即便好奇也从未多问,就因为他识眼色,梁宣帝后来也不怎么避讳他,他也更加近距离的看到梁宣帝如何偏爱德妃,如何纵容德妃。
可就是这般受宠之人,如今却被陛下给了一碗解不了的避子汤。
如若不是犯了大错,陛下应该不会如此。
短暂的时间内福喜已经猜到这件事跟陛下昏迷之事有干系,压下心底的震惊,一句话没有多说领命退下。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
江桐在宫殿陪着梁宣帝不言不语坐的都快打瞌睡了,福喜回了消息,药已经灌下去了。
“陛下…”福喜有些欲言又止。
梁宣帝回头看他,眼神带着询问,福喜这才补充,“德妃娘娘不愿吃药,老奴只能动了粗,可那药下去后,娘娘…见红了。”
说这话的时候福喜尤其关注梁宣帝的表情,却见他没有任何意外之色,顿时就明白了。
德妃娘娘有身孕之事陛下是知晓的。
看来自己猜的不错,陛下昏迷就跟德妃娘娘有关,不然陛下如何会这般失望到连自己宠爱的女人所怀的孩子都不留下。
梁宣帝挥手示意福喜退下,后者出去后带上了门。
待宫殿只有他跟江桐二人,他才道,“德妃之事朕已验证,大师所言皆是真话,也怪朕一时冲动信了她,差点酿成了大祸。如今朕这般处置于她,大师是否觉得朕对她仍心怀不忍?”
“陛下做事一向有自己的思量,想必这么做也有自己的道理。”
反正这害他的人又不对自己产生威胁,只要梁宣帝愿意,他怎么处理都行。
这话没什么诚心,梁宣帝又哪里听不出来,意外的是他却笑了,还极为耐心道,“朕知道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甚至觉得朕仍被美色所迷,忘了被害的困境,甚至觉得朕是自讨苦吃。”
江桐,“…”猜的真准。
她没说话,某一方面也算是默认了。
梁宣帝依旧不气,他忽的叹了口气,“大师会这般想,朕能理解也很欣慰,这说明大师仍对南昌有义,对朕有心。”
江桐差点被口水呛住,这么伟大的想法她可不敢有。
梁宣帝自顾道,“朕身边如今最值得相信的也就只有大师了,这次也是靠大师的睿智救了朕,所以朕也就不瞒你了。”
他语气越发复杂,江桐不禁抬头看去。
“朕当初知道国师蒙骗朕时的确震怒,本想将其下狱,可是看到那张脸时,朕于心不忍。”他面上带着些回忆还有歉意,“当年朕一时冲动做了些错事,国师容貌跟朕亏欠之人太过相似,留下国师也是朕为了自欺欺人,可到底不是那人,朕也差点用性命证实了这事,好在为时不晚。”
他眼神越发冷然,看起来像是想通了。
就在江桐感悟他还能想明白也算是不错时,却听梁宣帝又道,“朕对国师的性子多少有些了解,他这次害朕无非是不满朕将她留在后宫,她不愿被人掌握,她高傲不想低头,所以朕偏要留她在宫里,让她没了倚仗,让她寸步难逃,这比杀了她更加折磨她!”
江桐,“…”果然是老狐狸,这想法跟当初的她不谋而合了。
“陛下此举也合我意,只是南宫影比较狡猾,想留她在宫里就不能放松警惕。”
梁宣帝道,“朕安排了暗卫盯着,除了朕她见不到别人。”
江桐,“…”的确谨慎。
如此一来自己也放心了,至少没人再烦她了。
孟枫那边听闻梁宣帝已经将其下狱,直接定了罪,不日就要斩首。
他那死阵又将他折腾不轻,江桐倒是不担心他能越狱,压根没有过问。
如此一来,似乎京城的危机就这么解除了。
梁宣帝似知道江桐想走,当晚休息前特意让江桐再留几天,或许是觉得自己还没恢复,想抓紧时间稳固南昌朝政。
江桐就是不想答应都不行。
眼见在京城又待了四五天,江桐还抽空出宫了几趟。
她见了江廷柯,又去看了慈善营,短短数日,慈善营在梁宣帝增加人手建造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运转。
京城百姓贫富悬殊较大,慈善营出来不久,每日进出的人几乎爆满。
江桐就去了一回,看到里面挤而不乱时也放下了心。
进宫后还给梁宣帝汇报了下自己所看和所得,听得梁宣帝也起了兴趣,隔日就让江桐陪同去看了一次。
这个看是站在慈善营的中心阁楼往下俯视。
当翻看慈善营短短几天所经手的资金走动数目时,梁宣帝也不掩自己内心的惊叹,当面就赞赏了江桐一番。
大概是亲眼所见比较震撼,又去了顺天镖局一趟。
听说的流程和看到的流程所带来的直接感受让梁宣帝整天脸上都带着浓郁的兴味。
待回到皇宫时,他仍没平复心情,跟江桐商量起在南昌国土发展慈善营这一事业。
江桐自是赞同的,因为靠着凉城周边的地方她已经实施过,进展不错,效果也好。
她看出梁宣帝是希望她来接手,江桐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当晚回了休息的房间后,去空间熬夜做了一份超长的计划书,里面划分的清楚,把运转计划一条条列出,清晰到只要是个人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