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你爹来了
小院的事情江桐不知,但是她知道金国使者送信请求面圣的消息。
梁宣帝听闻此事后让三皇子出宫安排几人在外落脚整顿,明日再宣其进宫。
待人走后,没忍住跟福喜感叹,“大师当真神机妙算,他说金国要来人,竟是真的来了,就是不知,大师是怎么掐算出来的。”
此时国师也在宫殿之中,闻言颇有深意道,“也有可能是大师耳目众多,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
梁宣帝笑容果然收敛了些,他淡淡道,“朕也听闻大师在凉城信徒颇多,若是他们传递消息,倒也可以解释。”
知道什么时候该接话什么不该说话,南宫影此时没有开口,只是轻笑一声。
也是这么个反应让梁宣帝心里稍乱。
自古以来帝王多心疑,大师不愿意进宫,手里却有比他这君王还要厉害的眼线,梁宣帝如何不多想。
福喜在旁低头不语,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感觉国师有点说大师坏话的意思。
希望是自己多想吧,这两人要是再对上,麻烦的可是他们南昌,最先殃及的也是他们这些宫人。
……
金国使者过来的消息当天也传到了外面。
百姓听闻此事都有些不忿。
金国前不久的种种举动让他们对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充满着不满,如今两国随时都可能开战,这个关键时候对方过来还能有什么好事?
于是这一天街上的酒楼和茶楼聚集满了人,都在讨论此事。
有人说金国是为了过来耀武扬威,想来炫耀他们南昌到处都是金国的细作。
毕竟前不久才查出的莫老将军刚给他们南昌一记重锤。
也有人说南昌底蕴还在,金国兴许是为了不想打仗而过来求和的。
红儿出去一趟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江桐,还说起大家的看法,然后发表了自己的言论,‘依我看他们带江袁山过来本就不怀好意,求和这种事我是不信的,兴许就是为了迷惑大家,然后乘机救走他的相好和女儿,这么说我得让手下盯紧这两人,说不定他先有动作呢。’
虽然没见过江袁山,但是不影响红儿对这人的厌恶。
敢算计他们主人,还能狠心到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的行为,红儿觉得这个爹也没什么可要的。
这一次老大老二跟她想法相同,几人都决定把人给盯的死死的,怎么也不能让他轻松把人救走。
不说让他去死了,至少扒成皮吧!
江桐看着笑的阴测测的三人,无语的拢了拢领子,这冷气放的太足了点。
不久见三人离开,她站在房间的窗户前,盯着外面的书发呆。
不知道二哥大婚的时候,那人会不会来呢。
…
转眼间又过去几天,正好到了江麟成婚这一日。
早前婚事被他们讨论的沸沸扬扬,后来金国来了使者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待听到街上敲锣打鼓的队伍时,一个个才想起什么忍不住出来看热闹。
方韵是头一天晚上被通知要成婚的。
她愣在公主府许久没反应过来。
直到一顶轿子将她接到酒楼,坐在那明显布置过的房间,她还没反应过来。
待到次日清早被下人唤醒,她坐在妆台听到丫鬟一边给她梳头一边说着恭贺的话,旁边的喜婆也在念叨着多子多福之类的声音时才恍若初醒。
看着铜镜里自己,不知不觉眼泪一片湿润。
丫鬟忙安慰她,“姑娘,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
喜婆也道,“可不就是嘛,江公子可是跟我们都说了,她要明媒正娶把姑娘你呀给接回府里,以后就再也没人敢说你的闲话了,以后姑娘你可是公主正儿八经的嫂子,也没人欺负你了,你不知道外面的人都在羡慕呢。”
方韵擦拭着眼泪听着这番话,心里暖暖的。
她从未想过再次嫁给他,以为两人就这么过着了,毕竟都老大不小了,不需要这些繁文缛节,日后只要奕儿开心就行。
却没想到他偷偷准备了一切,就为了不让人说她闲话。
方韵告诉自己不能哭,眼泪却不受控制的落下。
丫鬟们手忙脚乱的帮她收拾妆面,喜婆也看出她这是高兴的,在旁笑着安慰她。
最后方韵平复了情绪,衣服也已经换了,外面迎亲的队伍也到了。
众人羡慕的眼神下,江麟抱着妻子从酒楼出来将人放进花轿,他拱手朝着看热闹的众人道,“请大家为我江麟做个见证,今日再娶爱妻,今生定不辜负!”
此话引起众人鼓掌称赞,有人大声道,“祝贺江公子与夫人百年好合。”
江麟闻声面露感激,朝着众人拱手道谢,翻身上马,队伍吹吹打打回了公主府。
比起酒楼的热闹,公主府也是一片喜意。
府里里外都挂上了红绸,大门口也是贴了喜字,下人们都聚集在外等着迎亲队伍。
听到乐声,便是有人去喊了江桐。
府内的院子里,里面宴请了附近的邻居,来赏光的不少,到处都是人。
前厅里则是坐着几个相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