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果子酒
有了这上一季的试种,今年傅正儒就在汉昌县城附近将冬小麦种植推广起来。
周芍药自然是要跟随他四处走走看看的,除了很看了些秋日里的美景之外,又看到了汉昌比别的地方品种优良的梨。
然后再次感叹,她的罐头产业失败。
这一天,周芍药和傅正儒一同在地头一棵老梨树下休息时,她望着树上黄澄澄的梨,又唉声叹气惋惜地直念叨。
“可惜了这么好的梨,可惜了这么好的梨……”
一连叹了四五声。
傅正儒知道她心所想,道:“上次夫人做的罐头,最后不是让瑾宁带到叙州去卖了嘛,可见还是有人喜欢的,夫人何不重拾?”
周芍药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道:“大人你有所不知,那个罐头啊,其实也是放不了多久的,我怕运到外面去再出坏了人,不是砸了何家的招牌么,还是算了算了。”
说完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就是可惜了汉昌失去了这么好一个产业,这么好的梨,就烂在地里,太可惜了。”
傅正儒若有所思地望了望树上的梨,问道:“原来夫人是想将汉昌的梨都运出去么?”
“对呀!”周芍药耷拉着嘴角,“如果我们能顺利将这些梨运出去卖了,种树的农户,走商的商人,运送的商船,就都能从中获取利润。他们都有利润了,汉昌不就多了一层税收了么?”
傅正儒是个只要是对汉昌好,就积极不已的县令,一听她这话,就激动了。
“那……夫人尽管去做,本县全力支持你!”
周芍药翻起眼皮看他,嘴角抽动,“刚才不是说了么?运不出去呀,光凭咱们汉昌,如何能消费了这么多的梨?再说了,远香近臭的,这东西每天都在人眼前晃,就不值钱了。”
傅正儒无语了,望着那梨,比周芍药还郁闷。
午饭是在一农户家吃的,傅正儒这县令驾临,农户家里的表现就像是祖坟冒了青烟似的,大鱼大肉的摆了满满一桌。
最后,还抱出一罐子酒出来。
老实巴交的老农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草民自家酿的果子酒,算是草民家里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希望大老爷不要嫌弃。”
傅正儒没什么反应,周芍药倒是眼睛一亮,急切地朝他招手。
“来来来,快倒来给我尝尝。”
周芍药颇不接待地喝了一口,咂着嘴回味着嘴里和梨香纠缠在一起的清甜酒香,心里连连兴奋起来,一边又给自己满上了,一边问老农。
“这个是你们自己用梨子酿的酒?”
“是!”老农见她喜欢,也很高兴。
这位年轻漂亮的妇人,不辞辛劳地来教他们种小麦呢!
“就是自己地头那几棵梨树上结的果子。吃不完的,就被家里的老婆子酿成了酒,难得夫人不嫌弃。”老农谦卑地躬身说道。
周芍药又喝了一口,唇齿见一片清爽,连看到菜里的肥肉,都不觉得肥腻了。
这个说是酒,其实酒味并不浓,反倒是梨的清香味更胜一筹,果渣也滤的好,甜甜的液体里,丝毫察觉不到果肉,喝起来更像是果汁。
周芍药心里有了主意,亏她还郁闷了这么久,怎么就没想到把果子酿成酒卖出去呢?
什么东西都有个保质期,唯独这个酒,放上个一年两年的也没有问题。
周芍药笑眯眯的,比解决了世纪大难题还高兴。
“我能见见大婶吗?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她请教。”周芍药起身,对着老农恭敬一礼。
老农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局促地摆手说着不敢。
“草民这就让老婆子过来拜见两位大人。”老农哆嗦着走了。
周芍药又喜滋滋地抿了一口这酒,越加喜欢这清爽的味道。
“张夫人是想到酿酒的法子了吗?”傅正儒看出她心中所想。
周芍药点头,“对,大人也尝尝看。”
傅正儒一直没喝,现在被她这么一说,才轻抿了一口。
“如何?”周芍药盯着他的表情。
这毕竟是在他们的时代里,当然是他们的喜好更重要。
“有点甜。”傅正儒抿了下嘴,又道:“酒味淡了些,夫人确定要酿成这样的酒?”
“是吗?”周芍药下意识地点点头,“那这果子酒一经推出,肯定能受到大家闺秀的喜欢,正好!”
傅正儒显然对经商不感兴趣,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周芍药也不指望他多加关注,只想着带点回去问问傅瑾宁的意见,她是从京都侯门走出来的小姐,肯定更清楚贵族夫人小姐们的爱好。
接下来,周芍药就虚心地跟那个农家大娘请教酿酒的方法,可怜这大娘面对她这个官家娘子,紧张得跟什么似的,连碾梨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周芍药仔仔细细将步骤写下来,跟在大娘身后做了一下午,确定能上手了才算完。
走的时候,周芍药向傅正儒借了个十两的银锭子给大娘,权算作学费了,然后抱着她新做的果子酒,带上一坛大娘已经做好的回了县城。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周芍药很兴奋,一回来就叫了大家都来品尝。
“怎么样?”看着所有人都喝了一口之后,周芍药期盼地望着大家。
刘旭最先砸吧了下嘴,皱着眉不太满意,“太甜了,还没什么味道,比二锅头差远了。”
周芍药了然地点下头,“像你这种二愣子壮汉,果子酒确实太娘们儿了。”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