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准备搬家
张涪生揪着一颗心走了,周芍药开开心心的准备去汉昌前的交接工作,她将张富贵和张二虎一家,还有里正张二爷一起请到了家里,说了要去汉昌的事。
“那……你这次要去汉昌多久?”春芳嫂是最惦记她的人了。
周芍药笑笑,“涪生的意思是,我们以后要搬到汉昌去住,可能就只在农忙时候会回张家嘴了。现在你们都知道怎么种小麦了,琳琅山的土匪也不会来这里找麻烦,大家就好好的生活就行了。”
“你要走啊?”二虎媳妇露出不舍来。
张二爷了然地点头,吸着烟袋说道:“涪生现在回来了,也有了出息,接你和孩子走,也是人之常情。那天县衙也来人了,能去见县令大人,可是我们这些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福气呢!”
“原来弟妹真的要去汉昌见县令啊!”张二虎有点小激动。
村里来了生面孔,传出来说是县衙的人,在村里还引起一阵轰动,他们没想到是真的。
周芍药点头,“对,应该是种小麦的原因。傅县令一直重视农耕,我估计,他会让我把这个方法传出来。”
张富贵有点不高兴了,说道:“这个是你琢磨出来的,按理说就是我们张家嘴的本事,凭什么要交给别人?”
张二爷立刻正色纠正他,“话不能这么说,这天底下哪个人能离的了粮食。人要活下去,就要吃饭,没有饭吃就去偷去抢。”
“知道我们大越为啥总跟西滇打仗么,那就是因为西滇百姓粮食不够吃,可人家也是人,也要活。我们大越地域辽阔,粮食种类多,两国离的又近,人家不抢我们抢谁。”
说着就叹了口,吸了口烟袋继续道。
“两国交战,苦的就是两国的百姓。要是两国百姓都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谁还想上战场,去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他看向周芍药,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这事旁人没资格说什么,可老朽还是想劝一句,把东西传出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要是能因为此举让两国停止交战,不仅边境百姓会记得你,以后凡是吃着馒头的人,都会记得你。”
“是!”周芍药重重地点头。
她挺对张二爷刮目相看的,这份见识,就是拿到新世纪去,也是能让人产生崇敬之情的。
“我走了之后,绣房的事就暂且交给二位嫂子了。”
制衣作坊是周芍药目前来说,最大的经历来源,是她要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的。
春芳嫂首先点头,“你放心吧,你现在留下的图样已经够我们做的了,这不还有二虎媳妇的花样子嘛!”
二虎媳妇立刻在一旁附和,“对对对,起码能做到冬天去,你过年总要回来看看的吧!”
“要的。”周芍药点头,“我还要回来教你们种土豆呢!等再把土豆的种植扩展开来,我就安心当个甩手掌柜了。”
一屋子人都纷纷笑起来。
周芍药最后叮嘱:“地里的事呢,就麻烦富贵大哥和二爷你们多费费心,二虎哥还一样,村里有什么事,你就去茶楼找何家的人带信给我,或者去找杨掌柜也行,我会跟他们打好招呼。”
每个人都应了,让她放心。
“我跟涪生也商量过了,这一次去,会在汉昌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等时机成熟了,我们就自己开家绣房。到时候,大家可能都要搬去汉昌了,你们先考虑一下,有个准备。”
春芳嫂和二虎媳妇都开心起来,现在周芍药接回来的绣活,给她们的酬劳很优厚,手脚麻利的,每个月差不多能挣到一两银子,这是以前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周芍药说要自己开绣房,那能赚到的钱,肯定比现在还多。
交代好村里的事,周芍药就开始收拾去汉昌要带的东西,不想周进在这个时候主动来找她了。
“我来这里,本来是给骏山当老师的。”周进踌躇着,“骏山读书用功,将来必成大器,东家去了汉昌之后,可以再给他找个更有学问的人当老师。”
周芍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问他:“周先生是另谋高就了吗?”
周进脸一红,连连摆手道:“周娘子说的哪里话!只是你们搬去汉昌了,我总不好也跟着。”
想起一件事,又说道:“当世王大儒祖籍汉昌,朝廷取消科举之后,他心灰意冷辞官回乡。周某不才,曾与王大儒有过一面之缘,我亲自手书一封,周娘子带着去求见,说不定骏山能拜入王大儒门下。”
周芍药摇摇头,“牛牛今年不过八岁,这么小的孩子,识几个字读几本书,懂得做人的准则和道理就行。在我看来,品行这个东西,比学问重要多了。”
她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不需要一个大儒现在就来督促他整日读书写字,把他教成一个成日只懂吟诗作对,而不懂人情世故,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周先生你很好,你的品性给了牛牛很好的言传身教,你把他教的很好。像你这样的老师,可遇不可求,我可舍不得你走。”
“再说了,你现在还是我的管家呢,以后家里的事情会越来越多,你让我再去哪里找合适又信得过的人来帮我?”
“这……”周进有些窘迫。
“就这么说定了。”周芍药打断他,“你这几天也收拾一下,到时候跟我和牛牛一起去汉昌,我第一次要去见县令,好多事情都不懂,你正好陪我一起去,给我做个礼仪指导什么的也好嘛!”
周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拱手行了一礼,“那就……又要给周娘子添麻烦了。”
周芍药大气地摆摆手,“你我都是周家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你对我来说就像大哥一样,不要这么客气。以后你就安心留在家里,就算以后不教牛牛了,也还是要给我做管家呀!除非某一天你遇到了心仪的人,要搬出去自立门户,那样我才会放你走。”
周进立刻老脸一红,支支吾吾摆着手走了。
周芍药在家收拾了三四天,把野鸡事业交给了张二虎家,让春芳嫂帮忙看着家。
平时觉得家徒四壁的,这一走,还有挺多东西。张二虎帮忙雇了一辆牛车,在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周芍药带着周进和小包子,坐上牛车离开了张家嘴。
他们要先去镇上,杨掌柜已经替他们备好了马车,在镇上停留之后,就要踏上去汉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