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羽织城
羽织城,作为东洋地区九州岛上的一座小城,在当初东渡之战时期一度成为明军与西军争夺的前线。 当初的东洋人一直都认为自己可以将明军抵挡在羽织城下,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东军和西军的敌对导致后方掀起了新一轮的内战,最终,明军踏破了京都城阙,宣告了东洋地区彻底归入明国的统治当中。
在那以后,重新得到了和平的羽织城恢复了宁静,除了古战场以外就没有其他特色的羽织城逐渐地从世人眼中消失了。
但是羽织城的居民们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相反,对于城市宁静祥和的氛围,他们都是十分地喜爱。
清晨时分,居民们就逐渐地醒了过来,开始烧水煮饭,渺渺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口中升起,飞向了天空。
虽然天色尚早,道路的两旁也已经有早餐店开门营业了,在现在这个时间段,上学路上的学生们是购买早餐的生力军。
“明天就是6月1日了,想当初,德川大将军就是在这一天死的啊。”
“大将军?你指那个该死的老乌龟?”
“别这么说,他也没有那么可憎吧。”
“谁知道呢。”
随意地应和了自己同伴一声,身穿着羽织校服的少年从一旁的老板手中接过了两份油条,然后将其中的一份递给了身旁的同伴。
“当初如果不是东军突然发起了内战,我们也不会输的吧。”
“但那跟德川大将军没关系吧,那是他的后人做的啊。”吹了吹手头热乎乎的油条,感到不忿的另一名少年反驳着自己同伴的话语,“而且,现在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这倒是。”点了点头,先前的少年同意了自己同伴的说法,然后带头走在了前面,“话说回来,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什么?”
“就是幽灵啊,幽灵!”将油条叼在了嘴上,走在前头的少年转身对着自己的同伴做了一个张牙舞爪的姿势,“听说一个个都穿着古代的那种军服呢,不过那种年代应该叫盔甲吧,或者是铠甲?”
“啊,这个,我听说了。”跟在后头的少年回答道,“有人说他们是遭到背叛的西军不忿的灵魂重新回归了世间呢。”
由于这件事最近传的很火热的原因,两名少年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了,而且很快有其他的学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当中。
这些青春洋溢的学生们抱成团,一起朝着学校的方向前进。
而在路旁一家卖着和式餐点的店铺中,一名身穿黑衣的年轻人正在默默地啃着手头的烤鱼。
他就是逃离了海州的苏林海。
在曾经的同伴帮助下,苏林海通过坐船的方式一路漂洋过海来到了东洋地区,然后便在这座名为羽织的小城中住了下来。
虽然带着天王星不告而别对于四班的同伴们来说大概很难接受,但是对于苏林海来说,他是真的没办法继续在海州待下去了。
暂时的离去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而且由于天王星被他带走了,海州的那些居民也就没理由去逼迫四班的那些老同学了吧。
咀嚼了两口嘴中的烤鱼,苏林海停顿了一会儿,往嘴里塞了一口米饭。
“真是的。”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还去想这些做什么。”
转头看了一眼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苏林海默默倾听着他们的对话。
路人们大多都在讨论着幽灵的事情。
幽灵的第一起目击报告发生在四天以前,也就是苏林海来到羽织城的第二天。
就在那一天,有人信誓旦旦地跟别人说自己看到了幽灵。
而后,接二连三的幽灵目击事件洗清了那人说谎的嫌疑,同时也给众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谈资。
根据这几天来的目击事件来看,这些突然出现的幽灵大多身穿着简陋的盔甲,手中持有的也不过是廉价的竹枪、木枪或者是木弓。
而由于羽织城的历史原因,这些神秘的幽灵很快就被人和那只全军覆没的西军扯上了关系,一直都有人坚定地声称,这是西军那不安的灵魂重新回归现世的证明。
不过对于苏林海来说,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名为灾厄的怪物。
如果他的想法是真的的话,那也就意味着灾厄出现在了海州之外的地方,也就意味着灾厄这类怪物真的有可能是跟随着龙骑兵而行动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轻叹了一口气,苏林海喝了一口桌上的清汤。
他已经不想再去和灾厄作战了,但是考虑到未来可能会遇到灾厄,龙骑兵这种强力的武器是不可能放弃的。
然而如果是龙骑兵招来了灾厄这简直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如果抛掉了龙骑兵以后还是遇上了灾厄,那就真的是,完蛋了。”
在跟店主支付了饭钱以后,苏林海走上了大街,向着自己住所的方向走去。
虽然羽织城苏林海是第一次来,但洛里斯他们可不是,这些据说已经建立起了一只规模庞大的佣兵团的前同伴们甚至在羽织城还有着自己的产业。
所以在将苏林海接到羽织城后,他们很快就为苏林海准备了一套位于城市东边的屋子。
这是一套典型的和式风格的小屋,而作为外来者,苏林海并没有选择去破坏小屋那唯美的意境。也正是因此,这几天来他是入乡随俗地睡着地铺。
小屋子里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在用推拉门格出的客厅当中,也不过摆了一张矮桌以及几盆装饰性的植物。
卧室中也不过有着一台电脑罢了。
小屋的后方有着一个自带的小园子,园子里有着一个清澈的水池,池中养着一些小鱼儿。
在园子的另一侧则是开辟着一个菜园子,里头种着一些瓜果蔬菜。
这是小屋的前一任主人留下的,但是苏林海并没有选择毁掉它,而是接替前任主人养起了这些能吃的小可爱。
除此以外,也就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了。
一切都透露着和式的极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