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场混战 - 皇牌农女 - 亦函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牌农女 >

☆、第112章 一场混战

叶知秋原以为一个人再怎么不要脸,都是有下限的。现在才发现,有些人天生就不知道下限为何物。她居然想让这样的人知难而退,实在是太天真了。

既然已经抖搂开了,那就抖得再彻底一点吧。

“阿福,我问你,当初你为什么要把银子寄放在我这儿?”她提高了些声音,压过那让人烦躁的嚎叫声。

阿福因为牛婶刚才的话气坏了,开口的时候便有些冲,“是我硬要放在知秋姐姐这儿的,我怕拿回去都被我娘抠走了,我一文也落不下。我想拿这些钱跟知秋姐姐合伙儿做买卖,赚更多钱。”

“好。”叶知秋点了一下头,“从冬元节到现在,你跟我忙活了不少天。按照我们事先说好的,我分你三成红利。

今天卖的菜钱,加上西厢房那些还没卖掉的,除去本金,差不多能赚二两银子。我给你凑个整,算一两。加上你之前寄放在我这里的一两半,总共是二两半……”

“不是二两吗?咋又成了一两半了?”牛婶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了哭号,抬起头来插话。

阿福气呼呼地瞪了她一眼,“过节的时候我不是支了五百文给家里买东西吗?”

“对,对,这事儿我知道。”老牛叔赶忙作证。

牛婶缩了缩脖子,又不痛不痒地哼哼起来。

叶知秋接着自己的话茬往下说,“你们去王罗庄酬谢胡家的时候,我帮你们出了五两银子。扣除刚才的二两半。你们还欠我二两半……”

“啥?!”牛婶装不下去了,飞快地爬起来,瞪着一双哭得红肿的眼睛嚷嚷,“这算来算去的,咋成了我们家欠你钱了?”

叶知秋当她是空气,继续说道:“看在老牛叔和阿福的面子上,那二两半我也不要了。从现在开始。咱们之间的账算是两清了。你们家的车我以后不会再用,那二十文的定钱也别退了,留着给老牛叔打酒喝吧。”

老牛叔现在才明白过来,她刚才鞠的那一躬是什么意思。呆楞了半晌,惭愧地垂下脑袋。“是该这样,闹出这些事儿来,我以后也没脸再见成家侄女儿了。”

叶知秋又将目光转向阿福,“你以为也不用来跟我做事了。”

阿福早有预感,可听她亲口说出来,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知秋姐姐……”

“你什么也不用说了。”叶知秋止住她的话茬,“我们两家以后还是不要来往的好,更不要跟钱扯上关系。”

阿福听她说得绝然。眼圈迅速泛红,“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老牛叔抱头蹲在地上,嘴里念叨着,“作孽啊。真是作孽啊。”

围观的人也议论起来,有的摇头叹气,有的幸灾乐祸,还有些人暗自盘算着取而代之。

牛婶终于觉出不对劲了,一张哭花的脸上有了慌乱之色,“这是啥……啥意思啊?”

老牛叔抬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还能啥意思?人家不乐意跟咱这种见钱眼开的人家儿打交道了呗。你就作吧,早晚把祖上积的那点儿德都作光了,让老牛家变成谁也不爱搭理的狗屎户你就舒坦了。”

牛婶有些傻眼了,豁出脸皮闹了一顿,一文钱没捞着,还把以后的财路给断了,这算咋回事儿啊?

叶知秋被阿福哭得心头一揪一揪的,不想多作纠缠,语调疏淡地道:“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该算的账也都算清楚了,你们请回吧。”

牛婶听她下了逐客令,顿时急了,“这账咋就算清楚了,我……”

“怎么,牛婶还想跟我算账吗?”叶知秋侧眸看过来,眸子黑湛湛的,平静无波,却有一种直透人心的锐利,“好啊,那咱们就算一算被你打破的水缸,被你糟蹋的芽苗菜,还有虎头的医药费,加起来一共得多少银子。”

“啥?!”老牛叔呼地一下站了起来,直眉瞪眼地看着牛婶,“你糟践了成家侄女儿的菜,还打了虎头?”

牛婶被他瞪得一阵心虚,嘴上却不肯示弱,“我那不也是不小心吗?再说了,我村头村尾跑这一趟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阿喜和你那刚出生的外孙子啊?”

“你等会儿。”老牛叔被她搞糊涂了,“这事儿跟阿喜有啥牵扯?啥刚出生的外孙子?”

牛婶自以为有了本钱,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开了,“你们这两个没良心的,就知道帮着外人,自家人反倒不管不问的。我那可怜的外孙子啊,托生到谁家不好?咋就偏偏摊上你们这样儿的姥爷和小姨?”

老牛叔又惊又急,“是啊,孩儿他娘,你别光哭啊,赶紧说说,阿喜到底咋了?”

阿福也顾不上哭了,“娘,咋回事儿啊?我大姐她……她生了?不是还有好些日子呢吗?”

牛婶存心想让他们着急,不管他们怎么问,就是不肯透露阿喜的情况,只一遍一遍地骂他们吃里扒外,胳膊肘往外拐。

父女两个正束手无策,就见多寿分开人群跑了进来,“爹,娘,阿福,你们都在这儿干啥呢?”

“多寿。”老牛叔如同看到了救星,迎上几步,一把抓住儿子,“快告诉我,阿喜出啥事儿了?”

多寿先喘了两口气,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

将近晌午的时候,杨家庄派人来送信,说是阿喜不留神摔了一跤,直喊肚子疼,没等产婆来到,就早产生下一个男孩儿。

听到消息,牛家几口人急忙收拾了些东西,赶去探望。出了村子没多久,牛婶说有一块儿花布忘了拿,非要回家取一趟,让多禄、水杏儿和多寿先走。

三人心里记挂阿喜。也没多想。谁知到了杨家庄,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她的人影。多禄和水杏儿担心她在路上出什么事,就打发多寿回来看看。

多寿沿途找回来,一进村子就听到他娘闹事的风声,于是匆匆忙忙跑来查看情况。

“那阿喜没事儿吧?孩子咋样儿?”老牛叔急急地问。

多寿拍了拍他的胳膊,“爹。你放心吧,我大姐没事儿。孩子也挺好,就是小了点儿。”

“提前了小半个月呢,能不小吗?”牛婶这会儿停止了哭骂,不甘寂寞地接起话茬。

老牛叔听说阿喜没事。心里安稳了些,怒火又腾腾地烧了起来,瞪着她吼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咋不早说?”

“你们一回来就忙着数落我,容我说话儿了吗?”牛婶跟他对着瞪眼。

老牛叔把牙咬得咯吱作响,“闺女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你不去瞧她,倒寻着由头跑人家闹起事儿来了。丁大丫,你真行!”

“我咋闹事儿了?”牛婶愈发理直气壮了。“我这不是怕阿喜早产伤了身子,想弄几个钱回来,买点儿好东西给她补补吗?我讨不着银子,拿她两把菜咋了?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

老牛叔脸儿都青了。“那你打了虎头的事儿咋算?”

“我啥时候打他了?”牛婶矢口否认,“不就是随手搡了他一下吗?谁知道他那么不经摔?破了那一点儿皮,瞧瞧你们一个个大惊小怪的样儿?想吃人是怎么的?”

老牛叔听她死不悔改,一时气极,抬手就是一巴掌。“啪”地一声,又闷又重,牛婶一个趔趄跌坐在地上。捂着半边脸颊,眼睛瞪得老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