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松锦会战 - 明末汉军 - 虎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汉军 >

第150章松锦会战

父皇,这事可怨不到我,在军营内太子只要没有危险我是不介入的。要是因为这事被别人知道了他就是太子,那就没法让太子继续留在军中了。

你北府军好像有那样一条军规是不让士兵打架的是不是。

那父皇,你看母后怎么没过来,儿臣也怪想母后了,要不……。

好了,朕不怪你了。

崇祯说完就大笑起来。

齐云峰陪皇上用完晚膳就被拉着到御花园去了。

驸马,这松锦之战已经进行了快两年了,这期间要不是由你一直以来的孝敬恐怕朝廷早就支撑不住了,眼下朝廷是真撑不住了,朕想调北府军去辽东那里帮亨九一把。

父皇,北府军大队人马皆在海外征战,而且这次主要就是让太子熟悉一下各路军将的,儿臣不好召回,能出关作战的只有儿臣的近卫师一万余人。

崇祯刚听还有点烦躁,认为是齐云峰佣兵自重,但听到最后又喜笑颜开。

好,驸马果然深懂朕意,你看什么时候可以动身。

父皇,儿臣此去必须要跟您提个条件。

你说,别说是一个条件,就算是十个朕也答应。

儿臣此次带兵登陆北去辽东,击败建虏以后父皇必须答应儿臣,让儿臣继续剿灭流贼。

这是好事,不算条件,你接着提。

齐云峰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儿臣希望父皇能在十七年的时候择日传位给太子。

崇祯笑的像花一样的脸瞬间凝固了。

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崇祯铁青着脸说道。

儿臣知道,父皇就不想知道儿臣为什么要父皇在十七年传位吗?

那就给朕说说吧,朕也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让朕退位。

其实儿臣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儿臣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想大明中兴必须二龙镇堂。儿臣思索良久这二龙镇堂不就是要父皇退位太子继位吗,只有这样父皇成为太上皇太子成为皇上才是二龙镇堂。

你是不是认为朕继位这十五年一来大明每况愈下都是朕的错。

儿臣不敢。

崇祯黑着脸看了齐云峰一会儿说道:如果朕退位太子继位你是不是想要更近一步。

齐云峰听完笑了起来。

父皇,您可知远征海外的北府军有多少人,太子亲领的又有多少人。

崇祯听完一愣。

齐云峰接着说道:这次远征,儿臣总共动用了十个师的兵力,十个师也就是十四万人左右,太子现在是少年团的团长,手下有一千多人,而这一千多人全部都是兵王。这些人只要不死,以后最次也是一员大将。父皇您还以为儿臣有再进一步的想法吗?

崇祯听完愣住了。是啊,这么强大的军力还有必要走那一步吗?想造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比建虏都要痛快。

驸马,是不是朕这个皇帝太不称职你才有这想法的。

父皇您如果是在太平盛世那就是妥妥的明君,在这乱世您太仁慈了,对那些贪官污吏始终狠不下心来处理。

崇祯苦笑着说道:朕知道那些贪官污吏该死,可是朕需要治理天下又离不了他们,难道要把他们全杀光吗?

是,对于那些不管百姓死活,不顾国家兴亡的贪官一律杀光。太祖在世的时候发现贪官可是要剥皮的。

齐云峰见皇上的脸上带着略有所思的表情接着说道:父皇,太祖的做法要是依现在朝堂上诸位阁老以及天下士人的看法,那就有有违圣人之道,可是天下人哪个不说太祖的英明。

崇祯苦笑一声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天下士人嘴上不说心里确不尽然,你不见民间很多书都记载着太祖的杀伐有多重,这些士人把太祖都比喻成了残暴之君了,这天下悠悠众口是最难禁的了,太祖在世的时候还好。

齐云峰一阵头大,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做圣人君子,你是皇上不是士人。

君臣二人一直谈到下半夜才各自离去。

齐云峰在回去的路上一直想着崇祯最后的表情及那句话“如果大明能够度过难关,重新雄起于天下,朕不要说传位给太子,就是让朕归天朕也心甘情愿”。

第二天齐云峰没有去上朝,而是派人去莒县调兵去了,因为自己答应了皇上要在一个月以内调兵出关去锦州帮助洪承畴。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了,北府军留守在莒县的人马已经来到了天津。

这一日齐云峰进宫把情况跟崇祯说了一下。

驸马这是孙传庭给朕的奏折你看看吧。

崇祯说着话就随手把一份奏折交给了齐云峰。

齐云峰接过来看了看说道:父皇,孙督那边千万别催他,您就让他凭借自己的感觉打,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朕也是着急,以前白谷跟流贼交战从来都是碾压一切,这次他竟然上书说李贼势众难以短时间内取胜。这次秦兵可不是以前的秦兵,朕可是调黄得功率领三千火枪兵助阵。

父皇,这次流贼不同以往,他们已经成势,必须要谨慎从事,就让孙督根据形势随机应变吧,千万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催促他了。

崇祯想了想说道:好吧,既然驸马如此信任百谷,那朕就放手让他自己决定怎么打吧。

父皇英明。父皇您就放心好了,最多三个月儿臣南下吕宋等地的大军就会回来,太子也会随军回京,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收拾那些流贼就怎么收拾。

崇祯微微一愣随机大笑起来:好,朕明白了,你是想把平贼的大功留给太子。好,太好了,朕准了,山西那边就让百谷随便打吧,打不了胜仗就让太子去打。

齐云峰摸了一把头上的汗说道:父皇,既然此事一定儿臣可就出发了。

去吧,朕等着驸马的捷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