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法时排毒法(3) - 黄帝内经排毒护体养生 - 《书立方·养生馆》编委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章法时排毒法(3)

第6章法时排毒法(3)

制作:将黑木耳用清水浸开,洗净;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腌渍10分钟。把黑木耳、红枣先放入沸水锅内,用小火煲沸约20分钟后,放入猪瘦肉片,煮至熟,调味即可食用。  问:当大肠经发生病变时会出现哪些病症呢?

答: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大肠经不通畅会引起食指、手背、上肢、后肩等部位疼痛和酸、胀、麻。此外,大肠经跟面部、下齿、鼻子等关系密切,当大肠经循行不畅时,还会出现眼睛发黄、口发干、眼睛干涩、流涕或鼻出血、牙龈肿等症状。

【按摩小腹,清肠、排毒、瘦身】

清理肠毒、减肥瘦身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坚持做以下动作,刺激胃肠道蠕动,就会气血通畅、通畅大便、清肠排毒。爱美的女性抓紧来瘦身排毒吧。

准备动作:做按摩前需要排空小便。

第一步:手掌画圈轻摩腹。

方法:仰卧,双手伸直,互相交叠摆在肚脐上,掌心对准肚脐周围皮肤,顺时针按摩脐周皮肤3-5分钟。稍稍吸气后收小腹,接着做第二步。

第二步:丹田小腹神阙穴。

方法:手指自然放松张开,轻轻拍打小腹部脂肪最多的部位。握空拳敲打,可以避免敲打时肠道受伤。敲到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的天枢穴时,可停下来,用双手按摩两分钟。因为天枢穴下面恰好是大肠的位置,对其刺激治便秘的效果更好。

第三步:龙爪初探去油脂。

方法:双手微微张开如龙爪状,轻轻揉捏自己小腹最肥胖的区域,揉捏时力量要轻柔。小腹右上方是肝胆、脾,胃居于小腹中间,揉捏肝胆去脂肪,揉捏脾胃去肥肉。

第四步:完毕。

此时避免立刻起床,宜稍作休息,再配合做深呼吸的动作。

注意:以上按摩动作,坚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效果更好。饱饭后、空腹都不宜按。按摩时如腹中肠鸣、有热感,就是按摩有作用的反应。

彻底清肠毒,日常饮食也非常重要,平时应多食清肠排毒的食物,如蔬果、黄豆、山芋等通便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样就能很好地通便清肠、排除体内毒素、减肥瘦身了。

问:小肠经堵塞会出现哪些症状?

答:由于心与小肠是相表里。所以小肠经不通就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出现心烦气躁,易怒,口舌生疮,舌尖红痛等症状。另外,《灵枢·经脉篇》中说:小肠经主液所生病,这个“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等液。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汁不下等与小肠经堵塞有关。

辰时胃排毒(7∶00-9∶00)【胃不好,早餐怎么吃】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了早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经过一夜的消耗,胃已排空了。辰时气血流经胃,所以胃急需食物,有了食物胃就有活干了。胃好好工作,才能把夜间所生废物毒素排出,又可达到养胃的效果。

如果不吃早餐,胃就不断地分泌胃酸。我们知道胃酸主要负责杀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帮助消化。只要我们按时吃饭,它的分泌量正常,是能帮助胃消化排毒的。如果不吃饭胃酸分泌过多,就会使胃环境中的酸性加强,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久而久之,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就出来了。

从中医角度来说,辰时,也就是上午7∶00-9∶00,气血流注胃经,如果不吃早餐,胃也就没有食物供给脾运化,脾失健运,就会造成脾胃气血不足,像不吃早餐感到头晕乏力,就说明气血不足了。“人以胃气为本”,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我们可想而知,一旦脾胃受伤,那么其他脏腑也势必受到牵连。

那么,我们该如何吃早餐呢?

首先,要保证吃热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五行中为本,要想使土能生长万物,则要一定适宜的温度,因此清晨第一口食物,应该是热的食物。又因为早上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如果冷食,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发生挛缩,造成血流不顺。久而久之就会伤胃气,表现为大便稀、皮肤差,或是喉咙有痰不清爽。像爱感冒,小毛病不断的人也是伤了胃气,使得免疫力下降所致。

其次,最好的早餐应做到营养合理搭配。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早餐喝粥最好。小米粥有养胃的功能。不喜欢喝纯米粥,可以加些红枣、莲子等。

最好是自己拌点青菜配着吃,再吃一个鸡蛋或一份瘦肉,这样营养就全面了。

问:为什么夏天吃冷饮对胃不好呢?

答:中医认为,天热气血运行较快,有利于新陈代谢;寒则凝,吃冰饮会使气血凝聚,影响体内气血的正常循行。对于女性而言,痛经大多是由于气血凝滞所致。其实天热喝冷饮易损伤体内阳气,喝温水才是最健康的,最有利于排汗散热的。

【打嗝食积之毒所致,止嗝自有妙方】

每个人都有过打嗝的经历,那种感觉不太好受,尤其是朋友聚餐、约见客户,忽然打起嗝,又难受又丢面子!有的人想方设法止嗝,但时常无法收到预期效果。

在中医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两者一个是升清,一个是降浊。我们平时吃进去的食物就是这样一升一降来满足人体需要的。如果暴饮暴食、食后喝冷饮、热饮或吃刺激性食物等,都会使食物积在胃里,时间长了就表现为打嗝、食欲差、反酸,还有大小便不畅,以及面部生痤疮等。

如果是由以上原因与打嗝“狭路相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指压气舍穴”。气舍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是止嗝最有效的穴位。具体操作方法:打嗝时,边吐气,边用力压气舍穴6秒,边压边张开嘴说“啊——”,如此重复5次就可止嗝。气舍穴很好找,就位于锁骨内侧端的上缘。

还有一种“喝水弯腰法”也很简单。我们说,打嗝是由于膈肌发生痉挛所致。我们的胃离膈肌较近,所以喝水止嗝是先暖胃,然后再暖膈肌,用温水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具体方法:先喝几口温水,含在嘴里一边慢慢咽下,一边做弯腰九十度的动作,做10-15次即可止嗝。

以上止嗝法大家可放心用。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像一些疾病,如因胃癌、胃溃疡、胆结石、腹膜炎、肝脏病等也会引起打嗝。如果你突然打嗝,且无法止嗝,排除引起打嗝的常见原因外,就可能是一种病,应多加注意。如果长期反复打嗝,可去医院咨询医生。

问:我每次打嗝的声音比较沉缓,不像别人那样响,但就是连续不断。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最好呢?

答:打嗝的嗝声不响,且连续打,这是胃寒引起的,你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可以嚼一片生姜,嚼10分钟后吞服。生姜的祛寒效果很好,特别适用受凉引起的打嗝。

【胃痉挛急性发作按止痛穴“梁丘”】

胃痉挛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但此症状就像牙痛一样,疼起来却要人命!胃痉挛发作时,简单地说就是胃部肌肉发生抽搐,患者常会腹痛、呕吐等。

胃痉挛发作的原因很多,如患者本身就患胃病,如胃溃疡、胃炎、胆汁反流等,此外喜食油煎、油炸食品,粗纤维较多的芹菜、腊肉等,另外,受寒也能促成胃痉挛发作。

胃痉挛中大部分都是胃寒型。患者一般在天气温度条件不好的时候容易发病,有胃部抽搐、收缩、反酸打嗝现象。患者不能吃东西,有的连水也都不敢喝。痉挛期要忍受剧痛,严重者还伴有呕吐,疼痛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左右。

这里有一个疗效快,取材容易,方法简便并且价格低廉的方子。

具体操作方法:取生大葱一根,去皮、叶留葱白及须根,生姜一块,两者一起捣烂,加适量生小米,放锅内炒热,再洒一点儿酒,翻炒至烫手取出,用布包好外敷胃区。

用此方法,要注意温度适宜,防止烫伤皮肤,一般用药后立即见效。6小时内治愈。葱姜均为辛温,温中散寒,小米干饭用于保持热度。酒助热气散发急性胃痉挛。

当然了,也有个别人嫌麻烦不愿用这种方法。

鉴于他们发作时疼痛不太严重,所以我给他介绍了一个穴位按摩法。刺激腿上的“梁丘穴”,这个对治胃痉挛、胃痛,也能立刻缓和疼痛。

具体操作方法:用大拇指用力地压。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渐渐消退。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这就是梁丘穴。

问:有预防胃痉挛的方法吗?

答:仰面躺在床上,意想中脘像一扇门一样打开,吸气时真气从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四寸)到达胃部,呼气时,将胃里的废气从胃部沿着双腿到达足心的涌泉穴,进而排出体外。此方法可以做9次,也可以做18次,也可以做27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