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守塔也可赚大钱 - 田园大唐 - 田园如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田园大唐 >

第1116章守塔也可赚大钱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李隆基总算是看到了还算是圆的月亮,感受了一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同时也见到了灯塔是什么样子的,以前见到的是画,还有小模型。

在京城的兴庆宫中有灯塔的模型,很小,而且还是木头的,就漂在水中,上面可以放的蜡烛,晚上的时候能够看到晃悠悠的样子。

知道是专门为转指引路的所在,今天亲眼所见,觉得上当了,问张小宝:“小宝,此灯塔,为何与你送给我的不同?”

“不同?自然,一个大一个小,一个立在海水当中,一个摆在淡水里面。”张小宝微微一愣,又很坦然地说道。

“我说的非是这个意思,而是,你送的那个灯塔是漂在水上的,眼下的灯塔是一动不动的,我初时还琢磨着,是不是有两种灯塔,一种为在岛礁之上,另一种像船一样,毕竟海中不是想在哪里找个岛子或者是大的礁石便可以找到的。

此刻见到了海的情形,再想想,欲要建成一个漂着的,很难,哪怕是最大的船,终日立在海上,遇风浪也承受不住。”

李隆基强调了一下,那意思是,小宝你怎么骗人呢,我如果不过来亲眼看看,还一直以为两种灯塔的存在,以后万一对旁人说起,后别人见过,还不得在心中嘲笑朕?

张小宝诧异地看向李隆基础,又看看高力士,高力士点头,承认。

“有漂着的灯塔吗?”张小宝问王鹃。

王鹃白了张小宝一眼,说道:“你当是钻井平台呢?是你送的东西质量不过关,下面的胶开了。”

“哦,陛下,听到了吧,不是漂着的,是您那里管理不合格,使底座的胶开了,回去让人重新好好粘一下,记得常维护。”张小宝转移责任。

李隆基听了点点头,却没有继续追究这个事情,他不可能回京把管着模型的人给杀了,而且他还觉得,张小宝是商业素养不够,居然没给一个保修。

他现在对王鹃说的钻井平台比较感兴趣,问道:“何为钻井平台?在海中打到下面,寻淡水?”

“找石油的,淡水还不值那个钱。”张小宝解释道:“在咱们大唐周围的海中下面,有不少石油,要比我们从地上找的石油更好,而且更多,又不需要跑很远的地方,等着占领了别人原来的土地,长途运输。”

“哦,海的下面有石油?快,钻出来,朕可以出钱。”李隆基兴奋起来,他也知道工部的事情,现在正在大量提炼石油,他看着很神奇,石油原来不仅仅可以当成烧火的东西。

虽然每次与张小宝和王鹃说起石油提炼的技术让他满意,但很显然,张小宝和王鹃对现在这种提炼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说是提炼的数量小,造成的污染大,在提炼的过程中,还要浪费很多,冷冻技术只能降到零度就降不下去,很多的东西都没有收集起来,不是不想收集,是怕真装到什么罐子中,然后没等收集出来够烧两顿火的气体,就突然爆炸了。

更不用说其他的化工产品了。

还有一方面是石油不好开采,除了发现的能自己流出来的,其他找到的地方,需要挖开坑,然后人过去用桶,一桶一桶地装满,再拿上来。

如此先进的开采技术,张小宝和王鹃却也只能干瞪眼。

李隆基于是总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石油,让人更容易弄出来。

此刻就打起了海水下面的主意,一副非常迫切的样子。

不仅仅是他,王皇后等人同样希冀地看向张小宝和王鹃,高力士直接出声。

“小宝,是不是比在地上挖坑费劲?所以你不打算在海中找石油?”

“何止是费劲?我一直想在海中弄石油来着,有这个造船技术,我就先到别的地方,从陆地上开采了,反正都是用压力把石油抽出来,陆地上的比海里的要简单多了。

这是个梦啊,等吧,等到我们的后代来做这个事情,我估计是看不到了,除非我大唐诞生出无数个天才,在不走弯路,少走岔路的情况下,到我老了的时候,能看到石油还有天然气源源不断地从海下面抽出来。

现在,还是观赏灯塔吧,第一个灯塔,里面守塔的人估计无论如何也猜不到来的是什么人。”

张小宝无奈又遗憾地说道,对于从海中抽石油的事情,不报多大的希望,最简单的造船技术都达不到。

有那种技术的话,大唐可以轻易地征服海洋,至少相对来说是这样,死的人比起现在来说要少上许多。

其实现在也可以征服海洋,用无数的船只和无数的人命来填,人家帆船的时代都可以说能够征服海洋呢,更不用提二代的蒸汽机做出来了。

吨位大一点,配合着帆,要比那时的西班牙什么的厉害多了,最主要的是,张小宝和王鹃可以画出来洋流的图,尽量避免船只瞎跑,同时还有各种海上预防的措施。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天气问题,这个没办法,哪怕有卫星的时代,依旧有船出事故。

至于暗礁什么的,都好办,船又不是一只只单独行动,每次出去是一队船,而且不准满装载,满负荷。

有船撞到暗礁上,把人转出来先,再看看是否能够把货物也拿出来,其他的船就绕行,并把暗礁给标记出来,通过不停地尝试,总能找到安全的航道。

要是谁弄个声纳出来就更好了。

张小宝想着未来的好事儿的时候,船已经靠到了灯塔的小码头上,小码头,只能停中等之下的船,大船无法靠过来,不然真触礁了。

即使是中等的船只,也要小心操控,按照有人潜水探出来的地方停靠。

通常大船不在灯塔处补给,只是利用灯塔的光,晚上定位船身所在,偶尔需要补给,也是补充点淡水。

淡水是大船带着送到灯塔上的,专门修了蓄水的池子,放在灯塔处,缺淡水,又有别的事情,无法回港的情况下,补充一番。

除了给指引航道,灯塔主要是给渔民使用的,渔船都不是很大,遇到风浪什么的就要跑到灯塔停靠。

然后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不要让停在小码头的船被风浪弄起来,砸成零碎,真被砸零碎,也自认倒霉,人活着就好。

船靠到岸边的时候,灯塔中守塔的人已经出来了,手上提着玻璃油灯,晃动了两下之后,喊道:“哪的船?”

划船的一个人回喊道:“陆州的,刚从陆州出来,过来吃饭。”

“陆州哪的船?不懂规矩?天也没变,出来自己不带吃的?晚上折腾我们。”守灯塔的人话语中明显带着不满,站在那个地方,也不到近前帮忙拴船,小船,都是用绳子拴,不会抛锚。

真要是看到哪个小船停的时候向下落锚,估计小船的主人就是最大的傻子。

李隆基还以为对方能高兴地迎过来,不是说灯塔就是出海人的家吗?为何还不高兴了?遂问道:“怎么个情况?”

两个划船的人,一个跳上岸拴绳子,另一个搭跳板时回道:“回陛下问,其实所谓的规矩,是守塔的人和出海打渔的人之间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船从海边出来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船就不要上来吃饭了,因为守塔的人还得给做,费劲,麻烦。

除非是过来的时候先喊自己用一下火,那他们就不管了,烧火的东西,还有灯塔的粮食什么的,都是出海的人带给灯塔的,规定是谁用了多少,谁就补回来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