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乱世悲歌 - 穿越东晋独霸天下 - 黄山秋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乱世悲歌

“凶手抓住了吗?”麴义强忍着悲痛,沉声问道,内心却翻腾着无尽的悲愤和疑惑。王猛,这位和他一起穿越而来的挚友,这位为他出谋划策、鞠躬尽瘁的股肱之臣,竟然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己的寝宫之中。

“回禀陛下,凶手当场自尽,目前尚未查明身份,只在一具刺客身上搜到一枚慕容氏的玉佩。”侍卫低着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恐惧。自麴义登基以来,杀伐果断,赏罚分明,曾经跟随他的老部下都对他敬畏有加。

“慕容氏?”麴义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道寒光,“看来这天下,终究是要乱了。”他深知,王猛的死绝非简单的刺杀,背后定然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传令下去,封锁全城,彻查此事,一定要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麴义的声音冰冷刺骨,整个大殿似乎都笼罩在一片寒霜之中。

然而,王猛的死仅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东晋,这艘风雨飘摇的巨轮,正驶向更加凶险的旋涡之中。苻坚大军步步紧逼,前线战报接连传来,每一封都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麴义的心头。

“陛下,万万不可啊!”当麴义决定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谢玄等人纷纷前来劝阻,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如今前线战事吃紧,您若是有个闪失,东晋就真的完了!”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麴义态度坚决,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朕就不信,区区一个苻坚,真能灭了我大晋!”

他深知,此刻东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唯有背水一战,才能赢得一线生机。他决定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部队,绕道苻坚大军后方,直取苻坚的老巢长安!这是一场豪赌,一场关乎东晋命运的豪赌!

然而,麴义的冒险行动充满了凶险。他率领的军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还要时刻提防着敌军的伏击。为了躲避苻坚大军的耳目,他们只能昼伏夜出,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报!前方发现敌军埋伏!”斥候的报告如同惊雷,在麴义耳边炸响。

“杀!”麴义没有丝毫犹豫,拔出腰间的佩剑,率领着亲卫冲锋陷阵。

然而,敌军早有准备,箭矢如雨点般落下,麴义的军队损失惨重。尽管麴义奋力拼杀,但寡不敌众,最终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突围而出。

而此时,在遥远的前线,陈霸先正率领着东晋军队与前秦军队展开殊死搏斗。震天的喊杀声、兵刃交接的(叮当)响声,响彻整个战场。

陈霸先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他的勇猛激励着周围的士兵,但前秦军队人数众多,攻势一波接着一波,东晋的防线摇摇欲坠。

“将军,我们快要顶不住了!”副将焦急地喊道,脸上满是血污和汗水。

陈霸先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眼中充满了坚毅的光芒,“传令下去,誓死守卫防线,绝不能后退半步!”

然而,就在此时,北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报......报告将军,慕容......慕容垂......"

士兵话未说完,便一头栽倒在地,再无声息。

“慕容垂怎么了?快说!”陈霸先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究竟发生了什么?慕容垂是生是死?东晋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慕容垂,战死了!”另一个浑身浴血的士兵连滚带爬地来到陈霸先面前,声音颤抖着,带着哭腔。

“什么?!”陈霸先如遭雷击,手中的长剑险些落地。慕容垂,鲜卑族中最勇猛的将领,竟然战死了?

“拓跋珪率领部落突然袭击,慕容垂大人为了掩护族人撤退,被困于乱军之中……”士兵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讲述着战场上的惨烈景象。

陈霸先眼前仿佛浮现出慕容垂冲锋陷阵的英姿,这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勇士,就这样倒在了乱世之中。他深知,慕容垂的死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意味着什么。鲜卑族内部必然会陷入混乱,而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拓跋珪,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迎战拓跋珪!”陈霸先果断下令,声音如同冰雪般寒冷,透着决绝的杀意。他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东晋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果不其然,拓跋珪率领着骁勇善战的鲜卑骑兵,如同黑色的洪流般,迅速席卷了原本属于慕容垂的领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南推进,直逼东晋边境。

“报!拓跋珪大军距离边境不足百里!”斥候的报告让陈霸先心中一沉,他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鲜卑草原上,慕容垂的尸体被运回了部落。年仅十五岁的慕容冲,强忍着悲痛,接过了父亲的战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的火焰,也燃烧着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

“拓跋珪,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慕容冲握紧拳头,对着苍天发誓,“我慕容冲,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年轻的慕容冲,临危受命,带领着残余的族人继续抵抗拓跋珪的进攻。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整个部落的希望,决不能倒下。

而在东晋的都城建康,王猛遇刺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整个朝野为之震动。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王猛,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一直是东晋的支柱。他的离去,让本就风雨飘摇的东晋更加雪上加霜。

“丞相,您不能死啊!”王猛的府邸外,聚集了无数前来吊唁的官员和百姓,哭声震天。

然而,王猛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无法再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出谋划策,也无法再陪伴着他的好友麴义,去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

在一片混乱之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开始趁机作乱,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试图在乱世中浑水摸鱼。东晋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建康城内,哭声震天,与城外震耳欲聋的厮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悲壮的乱世哀歌。王猛遇刺身亡的消息,如同瘟疫一般在城中蔓延,恐慌的情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人群中肆虐。

“丞相!丞相啊!”百姓们跪在王猛府邸前,哭喊声响彻云霄。他们无法接受,这位为东晋鞠躬尽瘁的丞相,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王猛的府邸内,他的亲信们也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红着眼眶,强忍着泪水,将王猛的遗体安置妥当。

“丞相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百姓和国家。”一位老臣抹着眼泪说道,“我们一定要完成丞相的遗愿,保护好百姓,守住东晋!”

“对!守住东晋!”众人齐声应道,悲愤的情绪转化为坚定的信念。

王猛虽然离开了,但东晋的政务不能停摆。在混乱之中,几位德高望重的官员站了出来,他们强忍着悲痛,接过了王猛的担子,维持着朝堂的运转。

城外战火纷飞,城内人心惶惶。王猛生前好友、户部尚书谢安临危受命,负责组织百姓撤离。他深知时间紧迫,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着手安排。

“大人,城中百姓众多,如何安置?”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问道。

谢安眉头紧锁,沉吟片刻,说道:“城外十里处有一片树林,地势较为隐蔽,可以暂时安置百姓。”

“可是大人,那片树林距离鲜卑人……”官员欲言又止,他知道,将百姓安置在那样的地方,无疑是将他们置于险地。

“如今已无更好的选择。”谢安长叹一声,“我会派兵护送百姓前往,并派人严加防守,尽力保证百姓的安全。”

谢安雷厉风行,迅速调配人手,组织百姓有序撤离。然而,在混乱之中,总有一些不法之徒趁机作乱。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局面雪上加霜。

“抓住他们!不能让他们跑了!”谢安怒吼道。然而,那些暴徒如同狡猾的狐狸,在人群中四处逃窜,官兵们一时之间也难以将他们全部抓获。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冲进了城门,马上的士兵身负重伤,却依然高声喊道:“报!麴将军……麴将军他……失踪了!”

“什么?!”谢安大惊失色,“你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