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给韦德上一堂课 - 回到2008 - 山上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回到2008 >

第一百六十四章给韦德上一堂课

李存孝摆手说道“好了,不说他了,你还是赶快把要宣布的好消息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好吧!存少,你上一次让我暗中收购雅虎在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董事会和常任办事机构的股票,我今天办得差不多了。

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七八个国家,我都跑了一个遍,基本上那些公司都愿意抛售手中属于雅虎的股票。

大约有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现在已经到了我们手里。

只要我们再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可以超过大卫,对雅虎绝对控股,到那时,他这个董事长不得不下台,这次收购的计划才算正式落幕。”

韦德兴采奕奕的说着,这一次的收获是巨大的,在不动声色中,就为雅虎的覆灭积蓄了最大的力量。

尤其是他的任务完成的很出色,韦德自己也颇敢骄傲。

李存孝原本平淡的眼神,突然一亮,如同普通的星星,一下子灿若骄阳,照亮整个世界。

他盯着韦德,慢慢说道“你这次做的太好了,这确实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消息了,有了这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最起码雅虎的第一大股东,就产生了。

当然,这是我们不让其他雅虎股权拥有者联合起来的情况下,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收购雅虎,这一次的成就,都是居功至伟。

韦德,我真得要替青龙谢谢你的慷慨相助,你放心,酬金我不但马上给你,而且还在于原来的之上再加三个百分点。

看来,我这一步棋是走对了,现在青龙拥有雅虎百分之四十三的股份,大卫有白分之二十三的股份,杨致远有百分之十九的股份。

剩下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阿里巴巴有百分之五的股份,还有百分之十稀释下来,组成了雅虎在美国的董事会。

不过,看来这一次你是没有能够收购到阿里巴巴手中关于雅虎的股份了?”

韦德本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表情,突然听到最后,明显脸色一僵,苦笑道“哎!存少,你说的对,我是没辙了。

你们华国那个马云,简直就是个顽固的臭石头,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撬动他。

不管怎么威逼利诱,他就是不肯交出自己手中的百分之五的股份。

其实我真得是想不明白,他的哪一点股份,能有什么用,怎么就是一点不知道变通呢,那个人真是让我恨的牙痒痒。

存少,我在花旗集团也待了这么长时间,由刚开始的贸易证券,到现在银行理财,我工作的时间少说也得二三十年了,打交道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但是,还从来没有一个客户,像阿里的马云,这样的难搞。

如果不是知道,这件事是完全的绝密,凡是被收购股份的公司,都签约了保密文件,对此次事件,保持缄默。

我就真的要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把我要收购雅虎散股的消息传出去,要不然马云怎么好像故意与我讨价还价似的。

我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是为难我,这也是我唯一感到安慰的。

可是,要得到他手中哪一点股份,简直难如登天,付出代价太大,也完全不值得啊。

因此,我就没有继续,与那个狡猾如狐的家伙纠缠,而是选择以退为进,让时间慢慢改变他。

存少,你放心,我可没有彻底放弃他,花旗的人一直暗中密切观察他。

只要发生在他身边二十四小时的事,除了回家与老婆上床睡觉以外,都在我们注意范围之内。

凡是马云身边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一字不落的进入到我的耳朵里。

只要没人在接触他,我就有信心,让马云心理奔溃,不得不接受我们开出的价钱。

如此一来,最终就大功告成,我也可以完成自己履历上面百分之百无失误率的业绩。”

“哈哈哈,韦德没想到你这个老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我想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一定会让整个*界都感到震动的。

不过,你载在马云手中,在我看来,纯属正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在办事之前,肯定不了解马云,或者说你知道的马云,只是你们公司情报处打印在纸上的冷冰冰的文字。

韦德,这件事是给你提了一个醒,做事情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千万不要在不了解目标的情况下,就咋咋呼呼冲了上去,你说这样做,可能会有收获吗?

马云是一个人,既然是个大活人,尤其还充满了智慧,如此他怎么可能是你们拿到的一点资料,就可以自信到完全了解了他的一切呢。

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是什么,人心,因为隔着肚皮,你永远猜不到对方正在想什么,接下来又会做些什么。

作为股票交易的公司,你们公司的职员,每年都在搜集或者从其他渠道获取大量的情报资料。

自以为通过简单的整理、规划,然后一点一点的分析,就可以完全知道一个人到底怎么样。

但是,我要告诉你,这种方法好处自然有,那就是对付一般人,完全可以称得上神机妙算,跟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把对方吃的透透的。

可惜,人就是人,不是机器,思维也永远不会固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人的思想也在不停的发生改变。

尤其是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物,就更不用说了,每个厉害得跟猴精似的,千万不要想着,凭几页搜集来的情报资料,就完全掌握了对方的所有。

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我只能告诉你,这绝对是荒唐的,资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举个例子,有个客户一直喜欢喝酒,在你们的资料库中肯定如此记载,经过一系列的证明,此人日常生活中无酒不欢,必须要饮酒,才算是真正度过了一天。

当你们找到他,以为酒是他的标志,可是,突然发现,这个人不喝酒了,与以前每日必饮,二者相比,现在的生活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从嗜酒如命,到滴酒不沾,绝对让你亮瞎眼,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情报资料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纰漏。

这就是人,永远不要认为可以通过简单的资料,就可以读懂。

因为人心是多变的,生活习惯虽然难以改变,但是为了某些不得已的原因,他们该改变的时候,还不得不改。

不同的环境,在不断影响人的思维,我们华国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的是,古代有一夫人,他为了让儿子成才,迁居了三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