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名入族谱 - 家和月圆 - 浣水月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家和月圆 >

第637章名入族谱

第637章名入族谱

这居然还是暴利呀!“不过,族里人动作会很快的,一个时辰后,大家的名字都会写到祠堂内的东墙上。入了祠堂,就算是拥有真正的名分了。”

原来这年轻人,竟与是老王爷同辈分的。

老王爷抓住宇文琰,“给我二万两银票。”

宇文琰低吼:“我只带了五万两银子。原想你是带了的,也没多带。”

老爹娶庶母,他管不着。

要入祠堂,想要写好些,这银子怎么也不由他出的。

老王爷道:“我身上就得八万两银子,你倒是快点。”

宇文琰道:“你且试试,幸许八万两银子也是够的。”

老寿王让能出钱的多出,这祥龙巷里住的闲人太多,没差事,总得管他们吃饱穿暖,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皇家子嗣众多,儿孙更多,有的王爷有十几个儿子,而能得爵的除了世子,便是最受宠的庶子或嫡次子,其他的不能得爵。过上两三代不能自食其理,就只得住到皇祠街,让宗亲、族人养活全家。

老王爷见凑不够十万两银子,急得四下打转,想与旁人借些,可想着这里大部分的都无爵位,他一个堂堂亲王跟无爵的百姓宗亲借银子,他着实拉不下脸面。

见素妍和青霞郡主站在一边,姚妃正等着。

老王爷走近素妍,“儿媳妇,先借二万两银票。”

这事难办!

青霞郡主轻拽着素妍,“父王,刚才我已经找嫂嫂问过了,她今晨出门,没想有这些事,身上没带银子。”

让侧妃入族谱,这也玩得太大了。

青霞郡主可不想素妍无意间又得罪了老王妃,以前的结还没解开呢,要是让老王妃知道老王爷让姚妃入族谱,估计又要难受了。

老王爷面容有些难看,“前两年侧妃入谱八万两就足够,这才多久就涨到十万两了。”

其他世族没有这规矩,可这是皇室宗祠,这里有另外的规矩。收了银子,再分给其他皇室族人用,这些人什么都不用做,白吃白住在祥龙巷,有的还是拖家带口,由皇室中其他有能力的人出钱供养着。

老王爷眼睛一亮,瞧到人群里的十一王爷,一个闪身就走了过去。

十一王爷倒也爽快,掏了银票给他。

素妍用手轻扯了青霞郡主,“真够新鲜的,十一王爷竟带了闻昭训来。”

“嫂嫂这还不明白,是要闻昭训做侧妃,要不然带到这里做什么?不过,我听说十一王妃至今也没入族谱呢。”

前岁娶的,至今不入族谱,这其间真真是意味深长。

二人正议论着,就听老寿王大声念道:“德祖皇帝第九子左肩王宇文谦。”查阅族谱的人在族谱上快速寻找名字。

老王爷低声道:“侧妃姚晴。”

“记”老寿王高呼一声,“宇文谦之侧妃姚晴。”又道:“宇文谦向族里捐献纹银十万两。”

姚妃一听念到自己的名字,走出女眷队列,站在蒲团上,在供桌前跪拜一番,亲手点了香烛。一颗心怦怦乱跳,除了皇帝、太后的认可,皇家祠堂里还得入族谱。

她知晓自家娘家,但凡新妇进门,如若不入族谱,就算不得是真的姚家妇。只有入了族谱的,百年之后,也能在族谱留名,供后人瞻仰。

老寿王大声念叨:“惠祖皇帝第十一子宇文琯。”

这会儿,宇文琯站在老寿王面前,神色紧张地低语着。

“宇文琯之侧妻闻氏雅云,育有庶长子宇文轶。”

老寿王念罢,记录的人却没有写字,而是呆呆的看着宇文琯拿银票。

宇文琯笑道:“老寿王能不能通融通融,五万两银子成么?”

老寿王神色俱厉:“你们拿着朝廷俸禄的,好歹也得想着其他的宗亲族人,他们无田无店铺,还得靠族里养活。要不是如此,要我这个族长、副族长等人做什么?你虽未封爵,可家业封厚,十万两银子,一分都不能少!你当这是什么,这是入族谱,供奉的是皇家的列祖列宗,他日你的后世子孙也要在这里供奉你们,这种事能讨价还价的么?”

宇文琯就想便宜一些,他手里是有田庄、店铺,可她没爵位,但满朝文武、皇城上下都唤他一声“十一王爷”。

他不过说了一句,老寿王却喋喋不休地训斥了一大堆。

老寿王又道:“宇文琯,你到底是入还是不入,你若不入族谱,我便喊下一位了。”

闻雅云眼巴巴地瞧着十一王爷,真想她自个拿了钱,入了族谱才真正算是皇家妇。要不是为了她的儿子,她还真想不入算了,可她得让儿子站住庶长子的位份。

她早前不知这回事,竟被他说降位份就降了,要是入了族谱,他再想降就没那么容易了,要将她拿下来,那可是与族人商议的,更重要的是如果要换人名,那可得再是双倍的价码。

宇文琯望着闻雅云,咬了咬牙,“入!”这才磨磨叽叽地从怀里掏了十万两银票递给老寿王。

老寿王一抬手递给管账房的副族长,经他清点,二人交换了眼神,证实数目正确后,老寿王提高嗓门,“宇文琯之侧妻闻氏雅云。”

入族谱收钱的价码是高祖皇帝时订下的,而订这规矩的便是北齐朝的第三位皇帝——齐文祖。早前不是这个价,随着皇室后世子孙越来越多,入族谱时就得捐献银子,也共同供养皇室后人。

现如今的价格是:亲王正妻五万两、侧妻十万两。郡王妻妾正妻三万两,侧妻六万两。候爵正妻二万两,侧妻四万两。无爵位在身、但有丰盈家业或在朝任职的,正妻入祠一万两,平妻二万两,侍妾入祠得四万两。无爵位、无家业,生计难求的正妻入祠十两至一千两不等,根据各家情形另定。

生育子孙,若入族谱不用另捐献银子。

宇文琯递了一张纸条给老寿王,老寿王眯着眼诵道:“侧妻闻氏雅云于开元二十一腊月二十三育庶长子宇文轶。”

老寿王念完之后,低声骂道:“你这臭小子十万两银子入族谱两人,你还在那儿叫嚷什么。念着是你的第一个儿子,虽未满三岁,也一并入祠堂、族谱,你可别和我再说。”

闻雅云敬香叩拜,整个过程做得如行云流水一般。

宇文琯打了个躬,退出人群,远远儿地站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