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水下溶洞
第二小队在张成的引领下,很快就来到了水下溶洞口。一行人游到了洞穴附近,这才意识到这个水下深洞规模如此庞大。它的宽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八米!相比之下,人类在这样的巨口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仿佛是即将被吞噬的渺小食物。在如此之深的水下,能够保留这样巨大的洞口实在是难得一见。
借助着防水手电筒微弱的光芒,他们从外向里望去,只见洞内一片漆黑,深不见底,让人不禁心生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想象出各种恐怖的场景和生物,仿佛隐藏在黑暗中的未知威胁随时可能出现。
张成带头进入了洞穴,其他人则紧随其后。进入洞穴后,他们发现这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厅堂。由于手电筒光线太暗,无法照亮整个空间,他们只能慢慢靠近墙壁四周亲自去摸索一番。经过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这个厅堂共有五个分支洞穴。这些洞穴分别位于南方、西南方、北方、东北方和东方。其中,南面的洞口直径将近四米,而西南面的洞口比南面略小一些。北面的洞口则是所有洞中最小的,直径约为一米。东北面的洞口最大,直径大约有五米左右。最后,东面的洞口比东北面略小一点。
仔细查看上一队留下的标记,发现他们是从东北方向的洞口进去的,其它的洞口则没有发现队内留下的标记。确定了上一队的进洞路线后,他们便一头游进了这幽深的水下洞中。
初入洞口,前进的方向是倾斜向下走的,进入了有一百多米后,行进的方向陡然间向上而去,向上游了有六十多米后又是平行向前。洞内寂静无声,他们像是游走在大型生物的肠道里,只有在手电发出的微弱光亮,晃过黢黑的洞壁时,方才让人觉得他们是真实的存在。经过了快二个小时忽上忽下的曲折穿梭,他们所在的这处水域越发宽阔起来,而现在的手电光,已经不足以照到周围的石壁了,手电光照到四周只是黑乎乎的一片。他们聚到一处,彼此间打着手势商讨,不能再这样盲目地向前游了,应该停下来向四周探索一番,因为现在的水域太过于宽广了,很容易与第一小队错过。
只见这处空间里,水中的岩石多呈怪石耸立这状,洞顶上也垂下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上下的奇石交相辉映形成各种奇妙的组合,在明亮与黑暗间的互相映衬下,组合成一个个怪异的猛兽与凶禽图形,它们表现出的姿势是,时而作势欲扑状,时而作展翅腾飞之形,在凶态毕露之时,附加有此地独特的狰狞,令人一望之际,产生心有余悸之感。此时进洞的五人则似身处在一条,前后都隐入黑暗,不知道有多长的大河里,而河底却又黑的无边无际,在这空旷的自然奇观里,衬托出的人类显得那么的弱小。
短暂的休息过后,顺着沙滩继续向前搜寻。前方的沙滩是逐渐向下方走的,随着向下的走势,露出的沙滩渐渐增多,并伴有了泥土地的出现。又在泥土地上走了三个多小时后,他们仍没有发现第一组队员留下的丝毫痕迹。此时的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七点钟,外面留守的刘志明,应该已将他们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部门。他们也没有后顾之忧,只准备一直向前。看看这个洞天之内究竟到底有什么玄机。一天寻找,大家都很是疲乏,先吃些东西休息一下恢复些体力,再考虑后面的搜索工作。
五个人围成一圈坐着,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仔细地分析着这一路走来的各种情况。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上一组队员走的肯定是这个洞口,这点毫无疑问。但是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他们留下的任何踪迹。那么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在那处水域宽广的地方,两组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由于那片水域实在太宽阔了,两组人没有走在同一条路线上也是非常合理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开始讨论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有人提议继续前进,有人则建议先回去寻找。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最终决定还是要向前走。原因很简单,如果回头去找,在如此广阔的水域里,想要找到之前队伍游过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真的回去找,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行动路线。而且,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去探索,或许会有新的线索和发现。于是,五人收拾好行李,重新踏上了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