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卓越口才完全修炼(2) - 演讲与口才知识 - 雅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4章卓越口才完全修炼(2)

第84章卓越口才完全修炼(2)

一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作为见习老师第一次登上讲台,当学生起立,师生互致问候时,他想好的开场白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惊慌中,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句:“同学们,再见!”同学们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见老师满脸通红,不知所措,不由得哄堂大笑。他努力让场面安静下来,但换来的不是镇静,而是脑门上涔涔的汗珠。当他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揩汗时,台下又是一阵哄堂大笑。这是为什么?经一位学生暗示,他才发现自己手里拿的不是手帕,而是一只袜子——啊?!真该死!大概是昨晚洗脚时,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把袜子装进衣兜了。他想避开几十双眼睛的注视,抓起板擦擦黑板,整个课堂闹得翻了天。他窘得无法自控,无地自容,只好跑下了讲台,慌乱中一抬脚又踢翻了讲台旁的热水瓶……  纵览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说家最初都有过怯场的经历。就拿林肯来说,他当年在演讲台上窘迫不已,恐惧得甚至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被轰下台去。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勤讲多练,绝不放过每一次讲话机会,演讲水平日益提高。后来他的就职演讲被誉为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讲之一。

又如雅典著名的演讲家狄里斯。在最初走上演讲台时,尽管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遭到了失败。极度的恐惧让他语无伦次,别人不知他在说什么。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泄气,丧失信心,而是比过去更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讲话胆量。他每天跑到海边,朝着岩石呐喊,向着浪花抒怀;回到家里对着镜子做发声练习,反复矫正,坚持不懈。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功了,被誉为“历史的雄辩家”。可见,克服恐惧是演讲成功者的心理素质,是迈向卓越口才的第一步。为此,平时做一些抗怯场练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里特推荐美国著名魅力专家都兰博士发明的抗怯场练习的几种方法,供你选择使用。

1.追蝴蝶练习

在登台前最后一刻做,效果最好。

(1)双脚开立,与肩相齐,膝微屈,挺背,双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

(2)不必刻意呼吸,边叫“呜”边做蹦跳,一共10次,尽量用力,“呜”声要短、急、用力。每次做完“呜”,双拳向下猛砸。

(3)放松闭嘴,缓慢深呼吸。

(4)嘶嘶吸气,微张嘴,弯腰至膝,蹲于地。重复3遍,做缓慢深呼吸。

2.蒸汽机练习

(1)双脚与肩齐,站在那里,屈膝,将头抬起,闭嘴,右臂后拉,左臂前伸,尽量用力,同时深呼吸。

(2)左右臂换个方向,重复上述动作。节奏要平稳。

(3)开始要慢,随后要越来越快,持续做3~5分钟。记住:闭着嘴!

3.空手劈柴练习

(1)双足分开约40厘米,屈膝。握拳,手放两边。嘴唇紧闭。深呼吸3次后抬臂高举过头。

(2)哗啦一声,双手用力地劈下,并尽可能放声叫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屈膝)

(3)尽可能用劲地重复5次。

4.劈柴动作练习

(1)两腿分开30~45厘米,脚尖向前,两膝轻松放直,攥紧双手。

(2)吸气,摆动紧握着的手,高抬过头。

(3)把举起的手摆下来,猛向前屈,吐气。手下来时,大叫一声“哈”。(屈膝)

(4)吸气,再举手。

(5)重复上述动作,做上10~20次。

注意:吸气时要闭着嘴,直到你的手摆时叫“哈”,这样就可吸进更多氧气,练习就更有效。

5.摇来摆去练习

(1)双腿分开站立(与肩相齐),同时摆动身躯、脖子和头,先向右,再向左。

(2)让双臂自由摆动,随身体转来转去,最后双臂放松地围住双肩。

(3)在摆动时,尽可能大声:“我不在乎!”

(4)如此反复,也可叫“不,我不在乎!”或“你奈我何!”重复几十次。

1身体摆动时,保证头随身子转。

2尽可能轻松自在地去做。

6.减压练习

(1)站在门槛上,手掌挤着两边门框,鼓气用力,面部、头部、脖子会有热血上涌。尽量多坚持一会儿。

(2)突然完全放松。

(3)深呼吸。

(4)重复3遍。

7.心怀世界练习

(1)吸气,感觉你像是在扩张,张开双臂,拥抱整个世界。伸展四肢,感觉你的心脏是世界的扩充与展开。你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生命体。

(2)至少坚持一分钟以上,让世界置于你的怀抱中,手放胸前,双手轻低。

(3)如此做上4次,把消极的意念都去掉。努力去喜欢它,把它容纳进来,把它放在心上,化恨为爱。

几种思维模式训练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人要确定说什么是一种思维活动,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之间又进行着快速转换:思想句子类型词汇语音。这个过程是完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表达的顺利进行。因此,从思维到语言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要,进行这方面的基础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表达水平。

1.定向思维训练

定向思维是指按常规模式进行的思维。定向思维的训练可培养我们对问题作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你可以拟订一些比较容易的叙述、说明、介绍方面的题目进行训练。为了使思维有条理,可在表达中插入一些常用的语言链。比如关联词“因为”“所以”“于是”“之所以……是因为……”“首先……其次……再次……”。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和位置的移动进行表达,采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等方式进行练习。

2.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或变反面为正面。例如,世人一般把“这山望着那山高”喻为“贪心不足”而赋予其贬义;如果你化贬为褒地想一下,将其用于对人类勇于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的赞颂,岂不是赋予其褒义了?用运动员一次次刷新纪录等事例说明人就是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进取精神,批评那种“无为而顺其自然”的“知足常乐”的消极态度。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能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

3.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使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新的信息,从而达到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帮助人通过即兴讲话走向成功的最佳的思维方式。这里介绍三种训练方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