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好嘛,不愧是主视角
收徒一事算是办妥了,夜不由将师徒仪式定在三日之后,并会广邀各路名人前来观礼。
翌日,张渝德找到夜不由,他是来请辞的。
“奉君之碌,当忠君之事,在下听闻昨晚有人夜闯夜府,在下身为夜府供奉却不能警御护卫,在下实在羞愧难当,特来请辞。”
张渝德,化神境修士,出师于亡刀山大定宗,修水土之法,极擅堪舆之术。
夜不由知道此人略有傲气,昨日之事多多少少让他脸面有些挂不住,“请辞”不过是张渝德的一个借口,特来打探夜不由的态度才是真实目的。
夜不由笑着请张渝德入上座,亲自斟了一杯好茶送于他。
“张供奉的本事和为人我是再清楚不过的,我且问张供奉,如今玄门中谁还敢说自己身负仙缘的?”
夜不由的话让张渝德有了些许思量,他斟酌一番后说道:
“大劫之前,就鲜少有仙人下凡游历,仙缘可遇不可求,而如今仙人无踪无迹,哪儿还有仙缘一说。”
“是了,我虽已是家主,自断道途,退出玄门,但也知道一场机缘对于修士的重要性,而其中又以仙缘最为可贵。
昨夜那来人便自称身负仙缘,得仙人赐丹酣睡数百年,这样的修士可是寻常修士能够比拟的?
昨夜乃我夜家机缘,非是什么祸事,张供奉就不要自菲自薄了,您自出山后十余年来便在夜家做供奉,诸多事宜也全仰仗着您的本事。
您要请辞,我是不会同意的,族老们也不会同意,所以今后我夜家,依然还要仰仗您的照顾。”
夜不由说完,向张渝德行了一礼。
张渝德也赶忙回礼,并说道:
“家主言重了。得夜家礼遇是渝德之大幸。
不过听家主所言,在下也是对这‘身负仙缘之人’起了仰慕之心,不知家主可否为在下引荐一番。”
听到张渝德后面这一句,夜不由心里暗道:果然呐,这些大山大宗里出来的,怎么着都是带着傲气的,夜家族老中的炼神修士都还没出手试探,他倒是忍不住了。
不过这也正是夜不由想要的结果,虽然对外宣称是夜烛的好资质引来了个“高深的修士”上门当师父。
但昨晚之事的具体细节他故意没主动去找府中修士商谈,而是偷偷让下人泄露出去,就是想引张渝德过来当枪使。
夜不由作为家主,心眼子还是得有的。
“哈哈……张供奉和李先生同为我夜府贤才,你们愿意互相交好便是我夜家大幸事,我怎么会不乐见其成呢?
当下李先生正准备为我烛儿引导开悟,张供奉可与我一同前往拜访。”
二人同行,来到夜不由为李望月师徒俩安排的住处,那是夜府北边的一个闲置院落,院景雅致,中庭处生长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
此院虽闲置,但离族老们潜居的内院较近,每天依然会有下人来此打扫,一直保持着整洁如新。
此时夜烛正在李望月的安排下盘坐于树下,闭目静心,抱元守一,冥想入定。
而李望月则是手持一本玄门基础的纳灵入体的功法《引元妙法》,时不时向夜烛低语着书中妙论。
院中灵气汇聚,又各自分属流转,将二人团团围住,发散着温和的五彩霞光,看上去颇为神异。
这便是后世李洪灵那个时代里正确的授法开悟,发掘灵质,引入玄门的仪式,简单而无任何隐患。
以往那种让人自然开悟的方法太慢,外界刺激以开悟风险又大(如李洪灵自己),这种办法才是后世玄门大修士总结出来的最佳开悟法。
但如今在夜不由与张渝德这两个“古人”看来,这种事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夜不由觉得李望月的手段新颖巧妙,定是仙人所授,暗自心喜。
张渝德却是觉得开悟应该由当事者顺天意而为,不可受外力干扰,否则将丧失一份“道途纯粹”,李望月之为必不可取。
不过,二人依然都静静看着,等待着事宜进展,不过他们却对结果抱有不同的猜测。
灵风微起,银杏窸窣。
李望月口念经文,引导着夜烛吞吐纳灵,夜烛的情况较为特殊,杜厄穿越过来时夜烛并未如白阴那般早早开悟,而是仍处于朦胧状态。
杜厄的修为未能完全与之融合,一大部分都在其内景中化作一团云雾,将之包裹。
现在夜烛要做的就是以外力破开云雾的封锁,此后,若要走内丹道就要先开辟下丹田,若要走武道,就得凝练真气,走脉冲穴,开辟气室。
而以尽量不影响历史为原则的李洪灵要求夜烛走神魂道。
夜烛体质特殊,神魂坚毅,泥丸开阔,不似李洪灵曾经那样因意外而造成的特殊后天泥丸宫。
他自可自上而下地开丹田兼修丹道,也可只固守泥丸宫而脱离肉身成就阳魂身。
不过当初的夜烛是选择兼修了丹道,并以此在未来成就了《万阵衍化道然功》。
此时的夜烛守心凝神,跟着冥冥中的指引,终是在识海中观想了那片因云雾而朦胧的内景。
他的识海内虽然不再是一片昏暗,但那玄妙的云雾依然让他视雾不清,越是看不见他越想去看清,甚至起了不顾一切,强行催动一切的念头,他内心烦躁至极。
他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些许汗珠。
这就是“自上而下”的风险性,人的欲念驳杂,难以掌控,在修行前期就去开辟泥丸宫的话,若非大坚毅者便是会因一丝妄念不通达,而困顿于识海,滋生心魔。
所幸夜烛并非一般人,虽心情烦躁不静,但也堪堪推进开悟进度。
而且李望月也不会一直干看着,必要时他也会出手。
“固守灵台”。
识海中,正奋力拨开云雾的夜烛眼前突然出现这飘渺的四个字,他顿时反应过来,不再如先前那般急躁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