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稳步发展
人望637255,三个多月时间增加近50万,凉州、益州、渝州、雍州四州,人口五百余万,加上消耗的人望,获取人望接近120万。
雍州户籍登记数二十余万户,人口超过百万,长安郡八县和都城长安,登记人口数接近五十万,和益州汉中郡差不多,人口流失了不少。雍州共有七个郡:长安西面的扶风郡,郡治扶风;西面和南面的始平郡,郡治槐里;东面的冯翊郡,郡治临晋;西北的新平郡,郡治漆县;西北的北地郡,郡治马岭;西北的安定郡,郡治高平。
雍州一带的直属军扩充至五万人,镇北将军商仲恒率领一万五千人,进入前后河套后站稳脚跟;车骑将军田佐率一万五千人进入司州弘农郡,进逼陕州;王延文由卫将军改封骠骑将军,率领一万五千步骑渡过黄河,从南匈奴人手中夺回司州河东郡。
留守长安的直属军只有五千之数,驻扎于建章宫北面,由布卡基统领;这小子头脑灵活,作战勇猛,在军中学什么都快,司马府封其为中郎将。
长安的城防由京兆府兵负责,京兆府尹贾子义对长安熟悉,在军中磨砺过,信任上没有问题,地方治理方面可以期待。况且本王就在长安城,府兵更多在于维护地方秩序,基本上没有战场打仗的机会。
王延文驻兵河东郡后,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与并州南匈奴人处于对峙状态。鲜卑族人以部落形式进入冀州,族内几大部落为了争夺主导权,拉拢当地汉人势力,他们与南匈奴人迟早会有摩擦。
前晋司州刺史王匡,割据势力之一,派使向田佐谈判,表示愿意归顺隋国,田佐进驻州治陕州。司州弘农郡、河东郡、河南郡、河内郡四郡,河东郡被王延文收复,河内郡在黄河北岸,王匡欲借田佐之手,加强对河内郡的控制。
商仲恒进入前后河套后,大肆宣扬隋国民族政策,不少羌人加入直属军。对于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人,既没有抢掠牛羊,也没有抢掠马匹,只是维持当地秩序,大军所需物资均用银钱采买。商仲恒的大军威胁着并州的西河郡,司马府的策略,秋收前后,南北两面夹击拿下并州,到时候需本王亲自出马。
雍州的土地改革,没有掀起大的波澜,荒废的田地占了一部份;被没收田地的世家豪绅,属于有罪之人,家资没有被抄没已属幸运。刘仕瞾能直接调动州兵和郡兵,雍州刺史的权利和其它州一样,属于军政一体。
雍州能够迅速稳定,益州调来的粮食起了关键作用,生长期最短的五千亩土豆,很快将迎来第二季种植,种植面积超过十余万亩,犹如定海神针一般,令百姓安心。仓库里的金砖交给贾绪两千块,全部充入国库,折合下来近百万两银子。有钱有粮的日子,本王又是一个很节约的君王,不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长安城显而易见在迅速恢复。
战乱平定之后,部曲、仆役数量本就大量减少,如今衙署分配田地,奴籍能够从良籍,跟随世家豪绅的人数锐减。奴籍从良籍,阻拦反对的世家豪绅肯定有,世家出身的刘仕瞾,能够组织百姓对抗南匈奴人,现在手握州兵郡兵,自然不是文弱书生,杀了几个领头的,其余人立即偃旗息鼓。
本王起到表率作用,桂宫没有奴仆,全部雇佣良籍百姓,有对比就有伤害,世家豪绅何德何能拥有大量奴仆,显得比君王高贵?刘仕瞾与贾绪、尚崇允等人接触多了以后,了解到凉州、益州的情况,奴籍依然要登记缴纳税赋,一州多少人口该缴纳多少税赋,仙师君王心头有数。税赋是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仙果赏赐,服用了体质果实的刘仕瞾,已经很清楚仙果的作用。
黑色石头煤炭,在雍州早已有之,司农府就负责此事,弄懂了如何应用,新平郡漆县煤矿,顺理成章出现在视野。煤炭开采需要司徒府许可,州、郡、县和民间均可以开采,朝廷的责任是令其售价低于木炭,价格具备竞争力才能逐渐普及。要做到这一点,开采规模和开采技术的改进很重要,司徒府有钱,司马府负责技术改进,但他们不能参与开采。
司农府的三位司直是技术官员,和本王有很多话题,现代蓝星人在近古世界,见识比他们多得多。煤炭首先绕不过去,干馏煤炭制作焦炭,冶炼钢铁、滚珠轴承、滑轮、钢轮到工地上的斗车,利用链条的自行车、三轮车等。每次他们都拿出纸笔,认认真真记录,回去后找工匠试验,下次又带来不少问题;能释疑的尽量解答,不能释疑的让他们自个慢慢摸索。
蒸汽机、汽车、火车、飞机、石油、电等等,三位如听天书;哎,本王学计算机应用的,蓝星日新月异,将来回到蓝星,自己学的知识估计已经被淘汰。
“万丈高楼平地起!三位司直不用着急,活字印刷术、干馏煤炭制作焦炭、滚珠轴承和钢制车轮应用,你们找些能工巧匠,试着去弄弄,如果成功的话,本王一定赏赐你们!”
活字印刷术对普及教育很有好处,干馏煤炭制作焦炭对炼钢有用,滚珠轴承和钢制车轮属于机械类,能够改善交通运输,近古世界完全有能力弄出来,至于蒸汽机要放到下一步。工地上常见的斗车图样,自行车、三轮车图样,详细讲解一番;橡胶暂时不考虑,现在肯定没有,能够想到的各类工具、小零件,钢锯、尖嘴钳子、螺丝螺帽、扳手,螺丝刀等等。
允许三位司直带工匠来仙师殿,历朝历代的战争,战胜方的虏获,除了女人就是工匠。女人可以繁衍人口,工匠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
社会稳定和粮食充足,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兴旺,长安城不缺匠人。世家豪绅失去田地,但没有失去宅院、家产和头脑,经营手工作坊和从事商品流通,是他们的出路。二十万人口的长安城,怎么可能没有机会,沿街的商铺、长乐宫的宅院都有人购买。
日子过得很平静,外面的风风雨雨,不能动摇修仙之心;朝廷大框架搭建好后,总要运转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其中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