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闺门寡妇 - 曜桑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闺门寡妇 >

第二十七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平日里,玫哥儿或有些银子的使用,便派这两人去账上支取。这两个丫头乘机夹带私囊,问官中多要个几两银钱,神不知鬼不觉的,那钱就入了自己口袋,账目全算在玫哥儿的头上。”

苏卿霜目含警戒之意,含笑扫过众人。众人只觉后背凉飕飕一阵,忙垂下头去,赔笑道:

“她两个不知好歹,夫人尽管罚就是了。横竖我们不参与,日后也断不敢做这样黑心的事儿。”

“既这样,你两个可认罪?”

那两人见苏卿霜言语温和,气度泰然,便生出了抵死不认之意,哭天抢地的说道自己无辜。

苏卿霜听得心烦,摆手道:“罢、罢,我这就派人去问你的老子娘和你的弟弟。”转头吩咐采荇几句,采荇福了福身就出去了。

那两人面面相觑,身子抖的筛糠一般。

她们自己就罢了,万一带累了家人……

可事已至此,她们不敢反悔承认,只能继续哭着求饶。扰的一屋子人不得心净,几个资历老些的婆子为表忠心,上前来斥责:

“真不知好歹,事情都如此明白了还不承认!夫人会冤了你们不成?!”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采荇回来说这两人的家人已到,请苏卿霜和姜以玫过去,苏卿霜派了几个婆子看住她们,防止她们寻了死路。

她们家人不知何事,苏卿霜只略略问了几句话,谎言不攻自破。放了家人回去,将结果告知那两人,这才认罪。

打发了这两人,苏卿霜又拿出名册来,在上面圈画一番,一下就去了七个,都是平时不安分、心思不正的。姜以玫若有所失,怅然许久回不过神来。

“玫哥儿,今时不同往日,能省检些就省检些。”待无人时,苏卿霜耐心劝导,“你这屋里丫鬟婆子甚多,正好少些开销。”

姜以玫苦笑,“是,夫人苦心,我明白。”

“玉阑琥珀两个,我不会刁难她们。只怕她们万一有了孕,孝期里出来的,对你名声不好。”

姜以玫一怔,心中生出感激来。他还未娶亲,若先有了孩子,还是孝期里的,别说大老爷二老爷会不高兴,日后也没有人肯把好女儿嫁他。

这位继母,竟这般费心为他周全。

“谢夫人。”

苏卿霜微笑,温和恬淡,“还有一件事,你爹爹去了也有两个多月了,是时候回族学去。”

“族学?”姜以玫摇头,“都是些迂腐的老夫子,没什么可听的,于科考也没什么助益。”

苏卿霜挑了挑眉,她知姜以玫心高气傲,夫子是不是真的迂腐还待考。

“那你告诉我,你最近在家中都做了什么?”

“……”吃吃喝喝,调戏丫鬟,闲来没事管管账。

“明年乡试又开考了,得抓紧着。”

乡试三年一次,读书人可耗不起。

姜以玫苦恼支着脑袋,“我知道……”

“这样罢,请个先生来家里。”苏卿霜敲了敲青花小盖盅,笃定道。

姜以玫不以为然:“一般的先生,请了也没用,真有学问的,咱们也请不起。”

大房二房三房虽是一家,但富贵程度却是天差地别。

苏卿霜默然,家计艰难她不是不清楚,银子没多少,却要摆个空架子。一大窝子的丫鬟下人,强撑富贵派头。

不过!

“若你一举中的,便是多费些银钱又如何?”

后几日,苏卿霜马不停蹄的把南院各处都整顿了一番,真是气象一新,秩序井然,没人再敢懒怠放肆。老太太听了,高兴道:“儿妇如此,姜家之幸。”

喊了苏卿霜去寿安堂喝茶,好言宽慰了几句,又塞了好些银子,方便她上下打点。

“老祖宗,媳妇想给玫哥儿请个先生,好让他明年考举。只是一直不得好的人选,冒昧向老祖宗打听打听。”

苏卿霜边笑,边将手帕子铺在炕桌上,慢慢的剥那盘里的核桃。

她是庶女,伺候人的活做惯的,熟练老成,不留一点碎屑。

老太太瞧她指甲,不似别的媳妇留长,剪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莹润粉嫩。老太太心中一动,叹息拍拍苏卿霜的手,“这些事情叫下人做就好。”

甜甜一笑,“没事,老祖宗快吃。”

边吃着媳妇新剥的核桃仁,边慢慢思索。老太太从京城嫁到姜家也有五十年了,后半辈子都住在越州,自然对越州的人事物格外熟悉,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广。此刻,突然灵光乍现:

“还真有一个人。十六岁进士及第,皇帝爱才,不舍他去京外受苦,便一直留他做了十年京官。如今辞官回乡,也才二十六岁。”

天才少年啊这是!

“是谁?”

“团练使秦家的大公子,叫秦玉钟的。”

苏卿霜记下,又问:“秦公子才二十六岁,正是大展抱负的时候,为何突然辞官呢?”

老太太白她一眼,“这些事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或许是厌倦了官场,又或许是遭人排挤,不过那几个理由,非要知道清楚做什么?

李嬷嬷进了两碗红枣莲子羹来,苏卿霜道过谢,不敢自己吃,下了炕打算侍奉老太太。

“你坐。”老太太一拍桌,故意板着脸道:“又不是七老八十了,等那时候你再孝敬我不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