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张氏叔侄 - 三国之东吴大当家 - 皮皮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章张氏叔侄

第51章张氏叔侄

宛城。

“叔父。”

一个穿着浅色半袖,腰悬佩剑的年轻人,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张济的后院。

见到正在舞剑的张济后,双手抱拳,恭敬施礼。

“哦,绣儿来了。”

身材高大的张济停了下来,把长剑丢给一旁的随从,又接过亲随递上的方巾,擦了擦两鬓的汗水。

张济征战多年,膝下无子,张绣这个侄子便成为了张济心目当中的儿子。

原本远在弘农避难的张济,正是因为放心不下远在南阳郡宛城的侄子张绣,这才大老远的率军过来与张绣汇合。

“看你火急火燎的样子,是有什么着急事吗?”张济走到一旁的石墩处坐了下来,顺手拿起旁边的水碗,大口的喝了起来。

表面上,完成大小事务仍旧归张绣管辖。

但实际的掌权者,变成了深居简出的张济。

张绣从怀中取出一份竹简,双手递给张济。

“叔父,前线传来消息,孙坚已经攻破袁术,夺取庐江、九江和豫章三郡实力大增。”

张济端着水碗的右手猛地一颤,赶忙放下水碗,从张绣手中接过竹简。

他赶忙将竹简打开,看着上面的消息,脸色异常凝重。

孙坚军占领了整个荆州,但唯独没有拿下宛城。

一来是张济、张绣叔侄手下都是西凉精锐,彪悍异常。二来是张氏叔侄二人勇猛善战,不容易对付。三则是张济、张绣有李傕、郭汜的支持,使得孙坚并没有立刻对他们发动进攻。

基于这三点,张济、张绣叔侄二人才能稳坐宛城。

可眼下长安方面早就传来消息,说李傕、郭汜二人不合,朝廷里更是乌烟瘴气,恐怕已经难以保全宛城的张氏叔侄。

更要命的是,孙坚已经打败了强敌袁术,声势一时无两。

如果孙坚想要北上逐鹿中原,那必然要拿下宛城!

毕竟,宛城是南阳郡的腹地,向东可攻豫州、兖州,向北可进攻洛阳,夺取东都。向西可入主关中地区,争霸西都长安。

更难能可贵的是,宛城作为四通八达的要地,更是荆州北边的门户所在。

把大门掌控在孙坚自己手里,总比掌控在张氏叔侄手中要更加安全。

良久,张济才缓缓的放下竹简,抬起眼皮看着张绣问道:“绣儿,你怎么看?”

张绣抿紧嘴唇,沉默片刻后,又从怀中摸出一封信笺。

“这是?”张济满脸狐疑的盯着张绣。

张绣回答道:“这是兖州曹操的密信,请叔父过目。”

张济两道浓眉拧在一起,结果信笺看了几眼。

“曹操想联合我们,共同对抗孙坚?”张济嗤笑一声,“曹操虽然兵精将猛,但粮食短缺。”

“我们驻扎宛城,仰人鼻息,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反观孙坚军,在孙权的经营下,整个荆州粮食充盈,支撑得起任何一场战争。”

张济将信笺放在一旁,表情严肃的说道:“只要他们扼守要塞,我们的联军便不攻自破了!”

古代战争,粮草为先。

没有粮草,任何强大的军队,都等于一场空谈。

“叔父,曹操的意思,是想让我们让出宛城要道,驱赶大批的流民涌入荆州,直奔襄阳。”

张绣搓了搓手,说道:“等到时候孙坚内部被流民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再出兵也不迟。”

听到这话,张济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松开,脸上也露出笑容。

曹操的这个计策简直太阴险了。

战争年代,流民简直就是诸侯的噩梦。

他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则能扩充人力,用不好就会将任何一方势力拖入泥潭难以自拔。

“妙,实在是妙!”张济抚掌大笑。

要说张济不动心,那是假的。

乱世之中,谁都想扩大地盘,争霸天下。

但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张济是不会轻易冒险。

张绣见状又说道:“叔父,眼下宛城周边也有不少流民,等到曹操驱赶的流民一到,我们就共同将流民驱赶至荆州襄阳,保证让孙坚束手无策!”

上万的流民,如果安置不当,变回产生民变。

巨大的民变,会迅速地让一个势力将大部分精力全都投入进去。

这样一来,即便是再富足的势力,恐怕也会被活生生的拖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