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回家和准备
h市,长江中下游一座三四线小城市,境内良田众多,河流密布,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言默的家就在这座小城中心区域的某个小区内。她回来的不是时候,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言爸出门上班,言妈去了自己的服装店。她打开门看见熟悉的家熟悉的房间,忍不住眼眶微红。
她将行李推进房间,房间言妈平时一直都有打扫,被子也晒过有种阳光的味道,躺在床上她终于安心了。她规整好行李后便拿着手机钥匙出门。
言家夫妇回来刚打开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是红烧肉的味儿,这是谁回来了?”
听见声音言默连忙从厨房里出来:“爸,妈,我回来了。”
言爸言妈换了拖鞋进入厨房,见到她正穿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笑着说:“哟,这丫头终于舍得回来了,不是说要多玩几天吗?怎么舍得今天就回来了。”
言妈稍稍有些中年发福但保养不错风韵犹存,从眉眼就能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胚子。言爸身材没有变形很有帅大叔风范。
“爸,妈。”言默看见来人立刻扑了过去,眼睛不自觉地红了,能再见父母,她已经别无所求了。
“这怎么了?在学校受欺负了?”言爸还是比较心疼女儿的,一看平时要强的女儿居然红了眼睛立刻紧张了起来,是不是在外面受委屈了。
“没什么,就是好久没见你们有点想你们,你们难道不想我吗?”言默立刻掩饰自己外泄的情绪,不让他们担心。
“哎呦,难得你会想我们,不是一出去就不想回来了吗?五一那会儿打电话让你回来,你说要跟同学出去旅游,真是小没良心。”言妈打趣道。
“那是我年少无知,现在可不会。”
言家父母都觉得女儿这次回来好像不一样了,似乎一下子成长了很多,即使诸多掩饰也依旧改变不了眼神。难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言默扫了一圈没见她哥哥言劲连忙问:“我哥呢?没回来吗?”
“你哥?哼,跟你一样没良心,说去跟几个朋友去西藏旅游,过几天回来。”
言妈一脸不开心,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城市一个比一个远,放假了也不愿意回来,不是做兼职就是跟同学出去玩。可怜他们老俩口在家盼星星盼月亮想让他们回来。
“过几天回来啊?”她有些着急,本来时间就不多还要过几天,那怎么行。
“说是下个星期就回来,具体什么时候没说。”
“妈,你打电话给哥说叫他快点回来,越快越好,我有事找他。”
“你自己不会打,又不是没你哥电话。”
“我不是怕我哥不听我的嘛。”
“怎么了?有什么急事吗?”
“恩,妈你一定要打哦。”言默立刻赖在老妈怀里撒娇,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温暖可以依靠。重新再见父母,她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小时候,这种感觉真不赖。
“看看,都多大了还撒娇。”
“妈,你现在是怎样,不喜欢我了,重男轻女了是不是?”
“胡说什么呀,快,把围裙拖了,剩下的交给你爸,出去休息会儿。”
太后有命她只能遵从:“辛苦老爸啦,菜我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还差一道蒜泥生菜没炒。”
“好嘞,跟你妈出去歇着吧。”
她竟然忘了他哥不在家,她迫切想要哥哥快点回来,哥哥是个聪明机敏的人,有他在身边她也有个人可以商量。她想好了空间的事情先告诉哥哥,其他人先不告诉。言妈她不担心,她担心言爸心太软,万一他们一不小心说出去会招来大祸,
末世什么最重要?物资。但是和平时期搞物资需要钱,她想想自己的钱包,压岁钱和奖学金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多块,以前的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没多少存款,她得想个办法赚钱才行。幸好她哥答应五天后回来,到时候让她哥弄钱。她相信以她哥的本事,手上肯定有钱。那么这五天里,她先用自己的钱做点事情吧。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后,言默对言妈说:“妈,给我点钱呗,我想买东西。”
“想买什么?”
“妈,我能不能换台笔记本电脑,现在这个太卡了,我平时画图非常不方便,还想买两双鞋。”
言妈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就在她以为言妈不答应,准备再次劝说的时候,言妈发话了:“1万够吗?转你微信上?”
言默顿时乐了,没想到她妈如此爽快:“够了够了,谢谢妈。
“爸,我想回老家待两天,车能给我开吗?”
言爸面露诧异:“刚回来就往外跑,这年不年节不节的,回老家干嘛,家里又没人,你爷爷奶奶他们都在s省大伯家,两三年没回来过了。”
“回老家看看嘛,好久没回去了,家里这会儿桃子枣子葡萄都熟了吧,我回家摘点。”
言默老家在农村,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老家院子里种着葡萄,院子后面种着一片桃树,门口还有一颗石榴和枣树。她空间有两亩地肯定要利用起来,她打算回农村收集一些种子菜苗还有家禽。
“想回就回呗,顺便把家里打扫打扫,没人住容易落灰,车你开走吧,玩两天就回来。”
“好的,爸。”
等言爸言妈都出门后,她简单收拾一下便开车往老家赶去。
乡下集镇上还保留着赶集活动,她路过一个集镇时正巧遇上。赶集这一天可以说是整个集镇最热闹的时候了。
她找了个地方停车然后在镇上邮局的atm机上取出一万块现金。乡下交易很少用手机支付基本都是现金交易。
准备好现金,带上口罩,她一头扎进人流涌动的集市中。
基本整个集市上买的都是农副产品和一些日用品。
路边老太太面前放着两筐鸭蛋,还有一小篮子鸡蛋。她刚走过去,老太就热情地招呼起来:“小姑娘要买鸭蛋吗?自家鸭生的蛋,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