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又是那个方向 - 叠云星 - 牵星大怪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叠云星 >

第35章又是那个方向

任何东西,如果过于痴迷都会带来副作用,老祖宗说“过犹不及”,可很少有人真正听进去,常常为了某个目标把事做绝。为了江山安全妄杀功臣,过年为了呼吸几天新鲜空气禁燃鞭炮,为了人身安全禁刀禁枪。结果呢,江山暂时安全了,忠义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春节那几天的空气安全了,特有的文化符号却丢了;和平时期人身安全了,动乱时期呢?就比如现在,面对威胁人们手里没有武器,只能用一盏昏黄的油灯对抗黑暗与恐惧,以为油灯是依靠,可是错了,恰恰是油灯把人们出卖了。

停电初始那几晚油灯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而如今却招来了恶魔,因为刀蚊出现了,只不过数量太少,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依旧点起油灯。

不知为什么,今晚突然冒出这么多刀蚊,铺天盖地,满城都是。监视器上顿时浮现出一幅幅恐怖画面,刀蚊直扑有亮光的地方,用尖锐的喙凿破窗户钻入人家,不少人家的油灯在刀蚊钻进去之后一闪而灭,监视器前的人知道,悲剧发生了,个个紧张不语,双拳紧攥。片刻后,刀蚊从窗户里钻出,爪子上还勾着尸体,一只只,一群群,飞向它们来时的方向。

“又是那个方向”,局长盯着监控画面不由自主道:“白天它们就是从那里来,回那里去,现在又是这样,为什么”?

“可能那儿有刀蚊的老巢吧”。赵旭说。

“有道理”。局长肯定了赵旭的猜想,但是他又有个疑问——现在城里的空楼空房多的是,很适合做刀蚊的栖息地,可它们为什么吸完血之后还要统一飞回去呢,莫非对栖息地有特殊要求?

赵旭又说:“会不会像蜜蜂和蚂蚁那样,蜂后和蚁后只负责在巢穴产卵,自己不出去觅食,等着工蜂工蚁喂养”?

“很有可能”,局长再次肯定赵旭的推测,想了想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假如我们杀掉……呃,就叫蚊后吧,假如我们杀掉蚊后,捣毁巢穴,是不是可以彻底消灭刀蚊”?

人群开始骚动,纷纷议论局长所说之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妨一试。可是赵旭此时却显得非常担忧,他对局长说:“局长,如果消灭了刀蚊,恐怕凶手就要换其它手段了,新手段可能比刀蚊更具有毁灭性”。

“没错,所以要等明天把专家学者们都送走了才能行动”,局长慈祥地看着赵旭和雁秋,“你们也一块走,先回去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出发”。

“有信号了”!正在赵旭和雁秋动身回宿舍之际,一个通讯员高声疾呼,众人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通讯室后墙上那块巨大的长波显示屏上。只见一条波浪线有条不紊地在屏幕上滚动着,波峰波谷疏疏密密,间距不等,但高低起伏变化不大,这是典型的调频波形——中央终于来信了。算算时间,正好在刚才那个不明飞行物消失不久。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期待中央会发来怎样的指示。局长,齐所长,还有焦警官此时都不再顾及赵旭和雁秋,他俩也就打消了回宿舍的想法,留下和众人一起驻足凝望着长波显示屏。

波形像一首超长的乐谱,连绵不绝地律动着,好久字幕区都没显示任何信息,好似曲子的前奏,想听歌词还得耐心等一会儿。只是这一等就是十分钟,在人们火热而急切的等待中,字幕区上终于蹦出了一个字——外。然而立即没了下文,空留一段波形滚动,这首奇怪的歌好不容易进入正曲,结果只唱了一个字又进入了间奏,听得人心急如焚。

又过了十分钟,第二个字才姗姗来迟,是“物”字。然后又进入漫长的等待。

“怎么这么慢呀”!雁秋等得着急了,忍不住抱怨。这句话引来了局长的关注,他之前的注意力全放在长波显示屏上,并没发现赵旭和雁秋还留在通讯室,错愕道:“不是让你们回去休息吗,怎么还在这儿”?

“我们不累”。雁秋回答。

赵旭半开玩笑似的对局长说:“局长,我们是老实人,听不懂拐弯话,您要觉得我俩留在这里不合适就明说,不用旁敲侧击,我们马上走”。

“呵呵,旁敲侧击”,局长乐了,也半开玩笑道:“小伙子你想多了,领导讲话就应该明明白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最忌讳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刚才让你们回去休息完全是出于关心,绝对不存在旁敲侧击的想法,你们想留就留在这儿好了”。

“不怕我们泄密”?赵旭将信将疑。

局长微微一笑,没做过多解释,只一句话:“自己的同志,有什么可防的”。不知为什么,赵旭听了好感动。

这时第三个字出现了——寂。

“外物寂,什么意思”?雁秋看得一头雾水。

“我知道了”,赵旭一握拳道:“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西江夜行》:‘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如果我猜得没错,下一个字应该是‘无’”。

“好像是”,焦警官道:“如果真是这首诗的话,我们就不用在这儿苦等了,直接从诗里推测就可以了”。

局长说:“再看看吧,等第四个字出来看是不是‘无’字”。

过了一会,第四个字出来了,果然是“无”字。

“低碳,你太聪明了,真的是‘无’字”。雁秋兴奋地夸赞赵旭。

赵旭听了先是满脸错愕,接着无可奈何道:“夸就夸呗,干嘛叫我外号,这么多人尴不尴尬”。

局长思索片刻道:“既然是这样,谁记得全诗,写到纸上大家一起分析分析,说不定能提前从诗中提炼出中央指令”。

“巧了,前几天想家,在网上搜了几首思乡的诗,刚好有这首,觉得好就背下来了”。赵旭有些得意,笑呵呵道。

“哦,那太好了”,局长手往衣服兜里一伸摸出一本封面简朴的笔记本来,再一伸又摸出一支钢笔,递给赵旭道:“写下来”。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赵旭刚把这首诗抄完,字幕区里出现了第五个字“扰”,目前为止,跟他的推测完全相符。众人喜出望外,兴致勃勃地对这首诗推敲起来。

局长说这是一种常用的加密方法,发送方把指令藏在一句话或一段文章中发给接收方,接收方接到信息后结合当前大概要执行的任务,从中摘取相关文字,然后组织出一句或几句语法通顺且符合当前任务的句子,最后再结合经验和实际情况解译出正确的指令。此刻众人面对的问题是当前事件属于什么性质?是不是外星人入侵?该如何应对?撤退还是战斗?建议大家从“外星人”、“撤退”、“留守”这些关键词入手。

经过讨论,大家从诗里摘出了几个有可能的字,分别是:夜、人、在、里、天、外,“宇”是宇宙的意思,因为和外星人沾边,所以也被列了进去。后来大家觉得“天外人”这个词更能代表外星人,并且“天外人在夜里”这句话也是最通顺,最符合当前情形的,至于在夜里干什么,大家莫衷一是。于是又在诗里找了几个字加进去,但是意思都差强人意,比如“天外人在夜里行”,行到哪儿?不知道。“天外人在夜里扰”,扰什么?也不知道。“天外人在夜里换”,换什么?还是不知道。“天外人在夜里愁”,这就有点搞笑了。

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却讨论不出一点头绪,这时第六个字出现了,大家先是觉得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因为这个字完全不在《西江夜行》这首诗里,说明从这首诗里推敲中央指令是行不通的,顿时人人沮丧,但只持续了几秒又高兴起来,因为这个字正是外星人的“星”字,说明大家的推论没错,已经超过60%的可能与外星人有关了,再差个“人”字就100%了。可是要等“人”字出来却不容易,按照第一句话的性质推断,之后的句子应该都是诗,关键字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所以“星”字后面肯定还有四个没用的字,之后“人”字才可能出现,所以还得等。

四十分钟后,以“星”字开头的诗句结束了,是杜甫《旅夜书怀中的一句“星垂平野阔”。与“外”字确实不在一首诗里,看来中央发来的是一首组合诗,单凭一两首根本无法推测出正确指令,于是大家不再白费力气,只能静下心来等这首带有加密指令的组合诗一字一字出完。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长波通迅虽然慢,但好在稳定,平均十分钟一个字,以‘人’字开头的诗如约而至:人闲桂花落——王维的《鸟鸣涧》。当‘人’字出来时大家不约而同讲了一句话:果然是外星人。这么多天来,无数个问题萦绕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如今可算明确了一个,大家都稍稍缓了口气。但他们得到的仅仅是个主语,谓语和宾语还没出来,最起码要有谓语动词才能基本描述大体事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