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光刚破晓,东临国整个皇都乃至大地都笼罩在青白的天光中,此时的季节还是夏日,可在这样的清晨,风拂在面上,还是显得冷飕飕的。
风烟过,人影绰绰。
皇宫中,朝见的大殿门口早已聚集了文武百官,以及曲丞相与平阳王都已在大殿外等候早朝。
因是大殿,不能肆意喧哗,可还是有几个胆子稍大的在讨论。
礼部尚书的同大人与户部的李大人平日关系也是相交甚好,听闻同大人家的嫡出二小姐与李大人家的嫡长公子看对了眼,两人也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同大人与李大人也有和亲之意,故而两家的关系可以说是很好的。
此时,两人正小声的只用彼此能听见的声音交谈着,只听同大人说:“听说国师已经到了城都,李大人可知晓?”
同大人眼睛看了一圈四周,这才压低声音回答:“这件事只怕朝野上下都已知晓,只是不知这国师究竟有何神秘之处,竟也让皇上等了这么些时日。”
虽说凌七来到皇宫只有短短一夜,可这一夜的时间,国师来了的消息却已经犹如龙卷风席卷全城,只在一夜间,这些为了见那神秘国师的朝廷百官,早已等不及,如今国师来了,却是第一时间都已知晓。
而众人也只知道国师来了,并不知道国师此时正睡在墨皇的寝宫,清竹殿中。
“听皇上那日的话,国师医术高明,瑶舞郡主她……”同大人刚说出瑶舞郡主四个字,猛地感觉一到冰冷的视线注视着自己,他条件反射的看了一眼平阳王,却见平阳王只是与曲丞相互相客套着。
而在他身后的佐诒则视线冷淡的从同大人的身上移开。
同大人心神一凛,佐诒,不知为何,每次看着他的时候都觉得很不舒服,尤其是佐诒的那双眼睛,宛如一条蛰伏已久的毒蛇,目光阴冷。
李大人见同大人说着说着就停了下来,不由循着同大人的目光看去,当看见佐诒时,心下明白了几分,顿时也噤了声。
而这时,城楼上钟鸣声起,“咚咚咚”一声赛过一声,沉稳洪亮的钟声遍传整个皇宫,余音绕耳不绝。
因着这一声声的钟鸣声起,大殿外的人都立马安静了下来,双手握着笏板,从官级高低依次排队入了大殿中。
待众人站好,金色帘幕被撩开,墨台修竹头戴金色帝冕缓步走出,深邃的眸子如墨漆黑,五官分明精致,却冷漠如斯。
待他坐好,大殿内顿时诚惶诚恐的跪下一片,行九五至尊的礼,其中礼部尚书的态度最为虔诚恭敬: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听众人齐呼的声音震响,环绕在整个大殿,态度更是个比个的恭敬有加,双膝跪地头低垂,手里分别握着刻着自己名字、官阶的笏板。
“众爱卿平身。”
墨台修竹端正坐在龙椅前,眸子盯着下方,谁都没看,又似乎看了每个人,洞悉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得了皇帝的赦免,众人又恭敬的道了谢,这才起身,躬身立于原地。
执事太监按照惯例走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拂尘搭在臂弯,尖锐的嗓音响彻大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过了好久,大殿中都没有响起谁要启奏的声音,一片静默,气氛出奇的诡异,明明谁都对那神秘的国师好奇着,现在明知道国师就在皇宫中,却又不敢问出来。
“众爱卿若无事启奏那便退朝吧。”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墨台修竹,他刚说完便要示意执事太监退朝,这时佐诒却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等听闻国师已经抵达东临,不知国师何时才能露面?”
有了佐诒的开头,后面接二连三有人出列启奏,无一不是关乎无国师的。
不见其人就被封了国师,如今到了皇宫也不见皇帝提上一提,这国师的架子可真是大。
不止平阳王一路的人不满,就连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也开始不满起来。
执事太监见有人启奏,便又退下身,俯身恭在墨台修竹的身后,开始了眼观鼻鼻观心。
“国师到达的消息以及路线行踪十分隐秘,诸位爱卿似乎对国师抵达皇宫的事了解透彻,此消息不胫而走,想必众爱卿也是知晓国师此番舟车劳顿,此时正需要休养几日。”墨台修竹淡淡的声音隐含威仪,一双深邃的眸子缓缓扫过下方站着的群臣,面容上表情却是淡淡的,让人看不清道不明,此时他内心究竟是何想法。
跟着墨台修竹的话落,大殿内出列的大臣顿时皆是个个噤若寒蝉,一个个连忙扑通扑通跪了下去:“臣等惶恐。”
国师是昨儿个晚上才入的皇宫,不过一夜消息遍传得人人都晓得了。
显然是安排在皇宫中的视线第一时间得了消息告知各家主子,墨台修竹的话虽然是护着国师的,可也是让众人心惊。
这是在警告他们,宫里安排的视线太多,多得宫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马上如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宫外,传得沸沸扬扬。
很多事你可以知道,但是,自己知道了却又忍不住想要让大家知道,大家知道了就都又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有些事情可以无所顾忌的一问到底,但有些事情却是急不得,越是想要了解的事情就越是急不得。
得到一些消息的同时,又代表着一些东西的牺牲,尤其是在这皇宫中,君王与臣子之间,稍有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罢了,众爱卿若无其它事要奏,便退朝吧。”淡如清泉的一双眸子在佐诒身上扫过,墨台修竹一挥手,便示意退朝。
只是刚挥手示意,墨台修竹眉头便蹙了一下,随即觉得,如今东临国泰民安,内外繁华一片,边关战火也无,除了一些跳梁小丑时不时的小动作,到真是一片盛世安详的国土,而那些小动作也成为了他的乐趣来源,如今日日上朝,也是一成不变的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然后便没了然后。
想到这,他眯了眯深邃的眸子,威仪的声音在执事太监起声前,淡淡道:“往后早朝便改为十日一次,若无异议,便退朝吧。”
每日早朝,怕是她会不乐意的吧,正好,他也不太乐意每日都要对着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