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假设事实
这是一个让华生难以忘怀的晚上。
尽管他已经拥有了很多个不太容易被遗忘的晚上。但像今晚这样的,却还是前所未有。
入睡前,一切看起来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夏洛克还像之前那样紧挨着他。
祸根源自于入睡前的闲聊。他们没有聊案子。夏洛克提了几个敏感性的问题,华生以‘资深’顾问的姿态给予了解答。然而这种一问一答之下,他知道了一件让他惊诧的事。夏洛克竟连一点点的常识都没有。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这种情况难以想像。
“你是怎么度过青春期的?”华生完全进入了医生的角色。在他还是医学院的学生时,曾在医院实习时帮助过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夏洛克完全让他联想到了那个男孩。
“青春期时我沉迷于化学。”夏洛克说。
“难道高智商能压抑住脑垂体下达的指令么?”华生难以相信。“难道,从来没有一个人给你启发?”
夏洛克点头。
华生露出一副‘总算找到原因了’的表情。“所以,现在,你爆发了。”
“怎么讲?”夏洛克有些困惑。
“就是说,我终于找到你现在这样做的原因。……因为你,早就该爆炸了。”
华生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劝戒夏洛克要学会适当地释放自己。
“一个正常人,若想做到正派。就要懂得如何释放,而不是让自己被原始欲求左右思想和举止。因此,不要把合情合理的解决之道看成是不堪的事。”
夏洛克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但还是向华生请教了应该怎么做。华生详细讲解了一些有益的方法。
夏洛克看起来仍旧一知半解。他强烈反驳华生,竟说如果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就会把这种能量转化为工作的能量。
夏洛克在生理方面的无知,让华生感到心惊。
一番辩驳之后,华生提出让夏洛克体会一次再下结论。致力于让他明白怎样才是更有利于专心工作的方式,以及莫名烦燥的情绪产生的原因。
夏洛克却坚决地反对这种论调,他认为人完全可以战胜生理需求而保持冷静思考。
“未曾体会过,又有什么资格下结论呢!”华生从医学方面向夏洛克大肆讲解一番,夏洛克方有些动摇。
……
第二天早上,他们若无其事的起床,准备去机场。
在这个案子里,对于飞来飞去,他们已经开始习惯。飞去巴黎的途中,夏洛克看起来悠闲又慵懒,华生知道这代表着夏洛克的头脑异常清醒,正在仔细思索眼前的工作。
华生却忍不住思考另一个问题。夏洛克真的不会像常人那样被生理需求影响到思维的敏捷么?
飞行了一半路程之后,夏洛克提议他们继续为案情展开辩论。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辩论的核心,是货箱里的死尸。
他们曾假设过凶手,这一次夏洛克建议华生假设事实。
华生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假设事实,就是要从已知事实入手。
已知事实是:当货箱最后一次送到伦敦机场时,死尸已经装进货箱了。可一开始从雕像公司发出时,货箱未被打开,尸体还没装进去。这是肯定的。
那么显而易见,尸体就是在这期间被装入货箱里的。
关于货箱的行踪,就要从这里开始假设事实:假设货箱中的尸体不是在飞机上被装入的,因为在飞机上很难取出雕像并装入尸体。那么就有可能是离开飞机后才装入尸体。——是从雕像公司到机场,从机场再到别的什么地方,都需要用到的一种运输工具——货车。几次转运的过程都离不开货车。尸体会是货车中被装进去的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条路线——从雕像公司到机场——出现的货车是雕像公司的,司机坚称不可能在这里被人动手脚。那么第二条路线——尸体到伦敦后离开机场,有可能是在那里被装入的么,那就要知道从伦敦机场出来后是被什么货车取走的。第三条路线——货箱被再次运回巴黎时,从机场接到货箱的那辆货车又是从何而来。”
华生正分析的津津有味,却听夏洛克说:“不论凶手是谁,他都具有超于常人的智慧。”
华生不被干扰,坚持说完自己的想法:“假想,货箱被货车从机场取走后,运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将尸体装进去。再用货车运到藏匿的仓库,接下来到凶手预定的时间再用货车运送到机场。”他又摇了摇头。“这些只能算是牵强附会的假设了。”
夏洛克赞同他的这个假设:“彻底的调查是非做不可了。我们需要找到这些货车司机。货箱来回飞了三次,至少需要有三个货车司机。找到这些司机,就能查明人是在巴黎,还是在伦敦被杀的。”他随后又提出另外一个思路,“案件里出现的电子邮件很多。”
华生由此感慨:“网络让犯罪变得容易。往来邮件,不再像以前需要邮局和邮戳不可。这大大的方便了凶手们隐藏自己的地址。或者干脆不用隐藏,找个别的什么网络地址转发出去就行。”
“如果我们假设乔斯琳是凶手,并且是她发了那些电子邮件。她总得需要一台电脑打出那些邮件。”
华生急忙表示应该调查乔斯琳的电脑。
夏洛克又说:“大多数的凶手进行谋杀之前,狐狸尾巴总是会稍有显露。实现谋杀后,又总是会下意识地去做些补救或去做些试探,这都是找到蛛丝马迹的最好时机。对乔斯琳进行跟踪将会知道她是否会做出这些反应。这是我们巴黎之行的第一步。”
但夏洛克所谓的跟踪却不是由他们亲自来做的。当飞机到达巴黎的时候,夏洛克首先和巴黎的两名侦探通了电话,要求他们晚上的时候到他们下榻的酒店会面,原来上次离开法国时,他就雇下这两个人全天候跟踪乔斯琳。
通过电话后,夏洛克带着华生前往曾经探访过的一些地方,对乔斯琳的不在场证据进行再一次的考证。
然而,经过一连串艰苦的重新对乔斯琳行踪调查之后,他们没有任何收获。到最后,连一向精明谨慎、不屈不挠的夏洛克,也不得不认可了乔斯琳叙述的真实性。
他们的调查,首先是从有木头装饰的餐馆的服务生开始。夏洛克对服务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但这位服务生虽然非常友好地回答了所有问题,却和原来的说法没有什么两样,只更加证明乔斯琳行踪的真实性。在夏洛克的一再启发下,他补充了一个事实,他不敢肯定乔斯琳来的那天是周二,他更觉得像是周一。但肯定听到她打电话的内容应该是打给她的公司。
在回市区的路上,他们思考着服务生所述的内容,假如乔斯琳去餐馆的时间不是在周二,而是在周一,可是又要如何确定呢?之前的解决办法是夏洛克去问了接乔斯琳电话的人,就是她的助理。她的助理证实是在周二接到的电话。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人再能证明这个时间了。
他们开始重新整理思路。实施第二个方案。
假设乔斯琳是凶手,那么那些电子邮件就是她发出的。发邮件就得需要电脑,即使她谨慎地没有用自己的电脑发送邮件,也得需要用自己的电脑先把邮件写出来,再存到u盘中带到外面去发。
乔斯琳最可能使用的电脑,就是她家里的电脑和公司办公室的电脑。
他们首先去了乔斯琳的家,见到了保镖乔治。保镖听到吉恩被捕的消息时,显得非常遗憾,而且还很悲伤。这让华生深感意外。应该说,吉恩与乔治见面的时候不会太多,可吉恩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获得尊敬和喜爱。这是不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呢?
夏洛克假借要看看杰尼尔那封离婚书在电脑上的存档。保镖没有疑问。但他说他不知道电脑密码。需要请示一下乔斯琳,乔斯琳在电话中告之密码,同意他们检查电脑。
这种极度配合的态度,让乔斯琳的嫌疑似乎又减轻了。但同时也说明她家里的电脑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