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发展水师
第219章发展水师
不管高句丽国内发生什么事,既然他们提出投降我也不怕他们诈降,只是你签订了投降书就给我了一定把柄,只要你稍有动作我就有借口出兵打你,也可以说是给今后攻打高句丽奠定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基础。
投降谈判是我亲自出面与高句丽的特使金载良谈的,他们一共提出来9个条件,我看后觉得前8条都可以接受,但是第9条要求归还之次战争被我军占领的21座城池的条件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为了攻打这21座城池我军损失近10万人,我怎么能这样轻而一举地把用我们的兵将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地盘拱手让给他们呢,现在和当初我和高句丽第一次开战不同,那时我是没有能力与高句丽再战,而现在却今非昔比了,我的领地里是繁荣富强兵强马壮,所以我想都没有就拒绝了。
而高句丽的特使金载良则也再坚持,他表示其它的条款都可以考虑让步,但这最后一条是说什么也不会让步的,他说国土问题高于一切。
就这样谈判陷入了僵局,一连几天都没有任何的进展,这个时候我军的10万援军在王方将军的率领下赶到了,我抓住高句丽急于求投不敢再战的心理,表示再谈不拢我明天就继续开战。金载良是亲眼看到我们的援军到达的,知道我军一旦继续发动战争他们高句丽就完了,因为他们国内的状况他是十分清楚的,于是一咬牙亮出他的底牌,他说自己国家的皇上的底线是最少归还定半被占的城池,否则宁可灭国也要举全国之力争个鱼死网破!
我见高句丽人让步了,我也考虑做出一些让步,毕竟让我再战下去我也是吃不消的,没有绝对的胜算,如果就此罢兵也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结果,高句丽成为大唐的附属国后,我这东北边疆可以说从此就安宁了,皇上也最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于是在归还多少城池的数量上我又与金载良进行了反复的谈判,开始时我准备只归还他们6座城池,理由是这6座城池都是比较繁华的大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是金载良却死活也不肯答应,我知道这确实是他们的底线了,最后商定归还他们10座城池,我方保留了11座城池,本来他们也坚持把清河那座城池也归还给他们的,但是我是坚决不给,并放出话来说如果你们再坚持那么谈判就此破裂,我发兵再战。后来金载良见我如此的坚决,便放弃了归还清河的要求。其实清河说是一座城池,其实只不是一个大一点的镇子,全城的人口有1000多人,即没有什么物产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虽然他没有完成皇上的要求,但是放弃这样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城回去之后还是能交上差的,只是他不明白我在这座小城上为什么这么坚决。
我这一返常态的态度都令刘平、魏纪和郭一夫他们不理解,可他们谁又知道清河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呢,因为我从作战地图上查出清河就是我重生之前的故乡梅河口,它对于我有着不可替代的感情和失落,所以我绝不会把它让出去的,如果我想家的时候它是我精神的唯一寄托,虽然现在的清河城不是后世梅河口的城区,但也是梅河口市的一部分,经我推断这个的清河应该就是梅河口所管辖的山城镇一带。
主要的国土问题解决之后其它的就一切顺理成章了,合约中主要的内容有:高句丽为唐朝的附属国;每年向唐朝皇帝进贡若干;唐朝皇帝策封现高句丽皇帝为世袭高句丽王,掌管高句丽国内的一切事务,唐朝不得插手其国内事物;如唐朝与其它国家发生战争,如果需要,高句丽可派兵援助;高句丽如被外族入侵,唐朝有义务出兵保障高句丽的安全。最后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已经解决的国土问题了。
高句丽投降的协议达成虽然说要等到两国皇帝正式交换文件时才能生效,但是协议的内容却是立即开始执行的,我并不怕高句丽人反悔,如果他们反悔下一次我就有能力把他们消灭了。
我率领大军退出了佟江州等10座城池,把它们归还给了高句丽的接收部队,然后在新的边防城池布下重兵防守后,大军便退回了我的属地,抚恤、嘉奖后便让他们返回了各处的驻地。
战争刚结束我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所以都忙得有点脚不沾地了,也冷落了自己身边的女人们,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我只有把这些战争之后的中理顺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首先我把这场战争的详细情况写成奏折和高句丽的投降协议一并快马传送给皇上。其次便是我的属地里一下子增加40多座城池,管理和控制则要必须跟上去的,这就需要扩大原来大都护府的地盘,还要亲增设大都护府,谁做大督督,谁做刺史都要一一考虑的,这关系到当地今后发展的问题。
一直困扰着我的高句丽投降之迷在不久就解开了,在我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同时受到了东瀛人的猛烈攻击,高句丽的国土海岸线很长,经常受到东瀛人的骚扰和攻击,东瀛人的水师特别强大也十分的彪悍,高句丽的小师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每次冲突都以高句丽的水师失败而告终,一般东瀛人击败了高句丽的水师后抢掠之后就会退走的,这次则不同已经攻上岸连占了高句丽的几座城池,正好高句丽这时同我作战,这样就形成腹背受敌之势,兵力是捉襟见肘顾东顾不了西,如果在这样战下去非灭国不可。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高句丽皇帝果断地痛下决心,决定投降唐朝,这样我退兵之后他们就能腾出手全力对付东瀛人,虽然成了唐朝的附属国,但还是有自主权的,同时也保住了整个国家和民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大唐就成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虽然大唐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为什么东瀛人不敢与大唐为敌呢,那是因为大唐的国力强盛,以东瀛小国之力是根本不可能与大唐抗衡的,东瀛国虽然小,但它却有天大的狼子野心,他们见撼不动大唐后便转而对付大唐周边的一些有海岸线的小国,力图在这些站稳脚跟后,再向大唐的腹地发展,所以高句丽就是他们先定的第一个目标,经过前期的几次试探之后,他们见高句丽的水师如此不堪一击,这次便大着胆子大举进攻了起来。
虽然后来高句丽抽出兵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击溃了东瀛人,但我从中看到了组建一支近海水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唐也组成有几支水师,但总体的作战能力却不尽人意,这期间也和东瀛的水师有小规模的冲突,但都是以大唐水师的失败而告终,这就更坚定我打造一支强大水师的决心。
经过仔细的研究的认真的分析之后,一个强大的水师蓝图已经在我的心中构建完成,于是我上表皇上,请皇上派给我一支水师并派两名优秀的水师的将领和若干的航海家,我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我培养和训练水师,同时与公输良研究后请他为我设计大型战船,然后再给战船装备上经过改良后的大炮,以目前水师的海战方法,我的配备上大炮的水师绝对可以说是无敌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皇上听说我不但拿下了夏真国和邻近的三个小国,同时还占领了高句丽的11座城池并迫使他们投降了大唐,是龙颜大悦,从此我在他的心目中成为独一无二是不可替代的人物,使我真正成为了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皇上除通告天下表彰了我功绩之后,又大奖这次出征的有功之臣,刘平、魏纪、郭一夫都被封为一等公或爵,成了朝中的一品大员,其它众人也是各有奖赏,进入了朝廷重臣之列。
由于这次战争我一举拿下了42座城池,所以原来的6个大都护府已经不够用了,急需要扩张,同时还要任命42名刺史,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经过研究,最后确定大都护增至8个,原来的6个大都护府每个扩编主管辖8个州外,又增加了中军大都护府,管辖幽州为中心的6个州,主要负责燕王府的安全,五方为中军大都护府的大督督,而我决定由沿海的6个州组成的大都护府我给它取了一个十分现代的名称,因为这6个州都有水师的基地和军用码头,是水师的所在地,所以我给它取名叫海军大都护府,大督督则由皇上给我派来水师将领成田担任,成田本来只是一个水师副提督,为正五品官员,虽然他经验丰富战功卓著,但是因为他朝中无人所以一直没有提上去,这回我一下子给他提到正三品的大督督的位置,当然是对我感恩万分,也更加卖命地为我工作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