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京师风云 - 我傍上了武则天 - 曲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4章京师风云

第224章京师风云

幸福的生活总是那么的相似,时间长了就会有些厌倦的,总幻想着生活中发生一些变化。高句丽一役东瀛人损失惨重,只是十分狼狈地逃回去了一小部分,如果想恢复原气的话至少得二十年以后。而高句丽在这场战争之中也耗尽了国力,国家的根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想重新发展起来也得几十年的时光,我在幽州这里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着太平的生活了。

在这种太平的环境里我的属地经过三年的飞速发展,现在在整个大唐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富裕地区了,同时也是全国人员最多的地区,在我所管辖的8个大都护府60个州总人口已经达到了4千万之多,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遥遥领先于国内的其它地方,而我在大唐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无人能够撼动。

我现在的儿子已经有了十二个了,5个儿子7个女儿,而且还有增加的势头,大儿子秦业和大女儿秦可儿都4岁了,已经能在地上跑着玩了,其它3岁、2岁、1岁和刚出征不等,公输雨菲给我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经3岁了,考虑到公输良就这么一个女儿,而他们公输家祖传的手艺后继无人,我就让儿子随雨菲姓了公输,给他取名公输国策,希望他以后能继承祖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最可喜的是我从高句丽带回来的东瀛女人和高句丽女人也给我生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个是东瀛人女人生的,其余的那两个是高句丽女人生的,所以我就给东瀛女人生的女儿取名秦冬莹,取东瀛的谐音。

管家潘成自从接管了飘仙阁之后,情报工作做得更是深入透彻,京城长安有一点风吹草动我在幽州都会知道,潘成的手中现在已经形成一整套十分严密的情报网,早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收集情报,而是集收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的功能于一身,为我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自从我和魏王李泰挫败了太子李承乾刺杀我们的阴谋后,李承乾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逐渐地在皇上的面前失了宠,虽然太子的头衔还带在他的身上,但那也是皇上一时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而已。而魏王李泰的声望却是渐渐的提高,大有取而代之成为太子之势。皇上虽然当时看不惯他那凶残的做法,但时间长了还是一点一点地理解了他,可太子之位给不给李泰皇上一直还在犹豫中。

皇上李世民的那场病表面上是好了,但是身体却大不如从前,而且伤风感冒的经常找上他,其实呢肝病对于现代医学来说都是无法攻破的顽症,别说我那点医学知识了,我给皇上下的那些病只是对症的缓解病情和保肝而已,想要彻底治好除非神仙下凡,而且肝病是最怕喝酒的,我曾经提醒过几次皇上,但以皇上那样的性格,一高兴酒是挡不住的,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只活了50岁就归西了的主要原因。

眼见父皇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而太子之位一直还是在李承乾的手中,魏王李泰不由得有些急了,于是他们利用自身现在的优势处处打压太子李承乾,大有不取而代之不罢休的架势。太子李承乾虽然处于下风,但毕竟现在他还是太子,并不甘心让位于魏王李泰,所以也是想方设法地进行反击,一时间两人拉帮结伙,针锋相对,斗得是天昏地暗,把整个京城长安搅和是烽烟四起,已经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这一切皇上李世民都看在眼里,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精力有限,虽然心里着急但一时间却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他十分的担心他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件在他的这两个儿子身上重演,所以皇上写信给我说最近身体越来越差,让我进京再给他查看一下病情,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但是又怕不妥,想征求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算了一下时间,今年正是历史上太子李承乾刺杀魏王李泰事情败露,二人一起被李世民废为平民赶出长安的那一年,废除太子李承乾我觉得那是极其正常的事情,理我都懒得理,但是废除魏王李泰的事我还是要管一管的,毕竟他在我困难的时期帮助了我,而且对我的情义也是比较真实的,所以能拉一把就拉他一把,于是我便决定立即去长安面见皇上。

我到达京城长安的时候是傍晚的时候,由于几天我旅途劳累我就直接回到我的将军府准备休息。古代的交通真是太累人了,幽州到长安才多远一点呀,这骑马都得四天才能到,如果做飞机也就两小时,坐火车也不过十几个小时,而且还能在卧铺里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到地方办啥事一点也不耽误。

府里管事的人见我回来了一边让人给管家潘成去报信,一边给随我回来的护卫和亲兵安排住处,不一会儿潘成就赶了回来,他把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之间争斗的最新情况向我汇报完了之后,还想汇报飘仙阁的经营情况,由于我想早点休息就打住了他的话,让他等我有时间的时候再汇报。

第二天我吃过早饭之后就进宫上早朝了,各位王公大臣见我回京了都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并纷纷地邀请我到府上做客,特别是魏王李泰热情劲更是异常,因为他与太子的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我回来助阵无疑给他增加必胜的法码,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而太子李承乾见到我上朝则是脸色十分的难看,我站到魏王李泰这一边后对他形成极大的威胁,特别是上次刺杀事件差一点给他逼上了绝路,所以他便处心极虑想对付我,正好我在幽州的对外扩张和发展之中有很多违规之事,他便不断地向皇上上书参奏我,但我的那些事情都是皇上默许的,所以对我毫发无损,几次之后他见扳不动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于是他调整了策略,尽量地避开我的锋芒转而全力对付魏王李泰,毕竟我远在幽州有些事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太子李承乾的如意算盘却是等他日后当了皇帝再收拾我,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他永远也没有这一天了。

在议事大殿上我也看到了晋王李治,因为他今年已经17岁了,可以上朝参政议政了,唐朝当时规定皇子年满16岁就可以参政的。现在李治长高了,长得也是十分的俊朗,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什么也不懂小屁孩了。他见我上朝也过来和我打了个招呼,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对我说,但见早朝的时间到了就退了回去。

这时皇上在太监和宫娥的簇拥下从后殿里走了出来,他来到龙案之前坐好后满朝文武跪倒在地齐呼万岁,皇上目光扫视了一遍后让大家免礼平身,皇上显然是早就看到了我,所以十分高兴地对我说:“秦风皇儿,你回来了!一会儿退朝之后你到我的御书房来一下,朕找你有事情。”

皇上见我点头应承后转过头面对大家说:“现在开始早朝,众位爱卿有事可以秉报了!”

今天早朝的事情不多,主要就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互参了一本,可都是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了,退朝后我便随着皇上一起来到了御书房。

皇上今天的精神是十分的轻松,我们坐下后宫女便奉上了香茶,于是我便询问起了皇上的病情,皇上说病是好了可觉得体质大不如从前,经常头痛脑热伤风的,找了许多名医来给诊治也看不出是什么毛病,并叹了一口气说:“朕看来是真的老了!”

我知道这是由于皇上的肝病的原因,使他身体的免疫力下降造成的,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抗生素,所以没有消炎的特效药,我只好收肠刮肚地寻找了一些消炎作用好的草药再配以养肝保肝的草药给皇上开了一个方子,让皇上喝喝看。

皇上又和我聊了一会儿幽州的事情后就转变了话题,忧心重重地对我说:“秦风,朕不说你也可能知道,朕的承乾和泰儿这俩个儿子现在简直太不象话了,为了一个太子之位把好好的一个长安闹腾成了什么样子,如果他们再继续这么闹下去恐怕朕连这个皇帝都做不了,所以呢朕想听听你有什么好办法。”

皇上把皇家立太子这样重大的事都找我来商量,可见皇上对我是极其信任的,可我毕竟是一个外人不好掺和人家的私事,但我听皇上说出这样的话就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了解决的办法,只是暂时还没有下决心,所以才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我就对皇上说:“孩儿想父皇一定是心中已经有了解决之法,而且也能大概猜到这个解决之法是什么,请父皇放心,孩儿会全力支持你这个决定的!”

皇上听我这么说十分的惊奇,不由得问我说:“你已经猜到了?那你说说看这个解决之法是什么!”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