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功德圆满
第137章功德圆满
东突厥受降的兵将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全部出城,他们卸去了盔甲,上缴了兵器,一个一个地走出突厥牙帐城门,然后来到城前的草地上排列整齐站好,脸都是充满了悲壮的神色,有的还有一丝不服输的神情,怎奈东突厥的气数已尽,不是不服输就能行的。
最后东突厥的皇上颉利可汗一行人出了城,缓缓地来到我军的阵前,走在最前面的东突厥皇上颉利可汗此时已经满脸泪水,一脸的悲壮,他手中捧着象征着无尚权力的皇上玉玺,走到我军的阵列前后,来到了皇上李世民之前,躬身缓缓地把玉玺用双手举过了头顶。
颉利身后的王孙贵族和重臣武将一见他们的皇上把玉玺举过头顶后,唿啦一下子全跪了下来,悲声四起地叫着大汗,无不泪流满面,有的甚至还哭出了声音。
谁愿意国破家亡呢,谁愿意流离失所,那咱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家园的悲凉沧桑的滋味不是身在其中又怎能体会得到呢,那绝对是比死还难受的一种滋味,那绝对是精神已死行尸走肉般的感觉,这是人生的一种大无奈,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皇上李世民与东突厥的皇上颉利可汗可以说是老相识了,战战和和的几十年,打过了无数次的交道,虽然今天大唐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皇上李世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皇上现在所想到的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一种对命运无法把握的悲怆,他看到了颉利就想到了自己,同样是一国之君,同样是一直高高在上的主宰万物的皇上,但今天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皇上李世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皇上看了一眼在自己面前受降的东突厥皇上颉利可汗,伸手接过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递给了他身旁的大将军李靖,轻叹了一口气对颉利说:“颉利可汗,朕并不是非要消灭你的东突厥不可,本想和东突厥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但是你贪心不足屡犯我大唐边界,朕是不得以才出此下策的,今天你的失败是怪不得朕的,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了!”
颉利听了皇上李世民的话身体微微的一震,随即就平静了下来,无不悲怆地说:“今天是我东突厥战败了,本王也没什么好说的,自古以来就是胜者王候败者贼,今天的不战并不是我怕死,我的生死到是无所谓的,可任凭你处置,只求大唐皇上你放过这些无辜百姓的性命,那样本王死也无撼了!”
皇上李世民的劝降也是出于少伤害无辜的生命为前提的,东突厥的皇上颉利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他知道不战是败,战也是败,战还会使更多的生灵因此而消失,所以他选择了不战,这样就是保住大量的无辜的生命,他的想法和皇上李世民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皇上李世民是深深感动的,站在皇上的高度和平常所想的问题就是不一样,高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皇上李世民本来早已经想好了如果东突厥投降的话怎么处理投降人员的问题,东突厥的那些投降兵将和无辜的百姓都可以给他们一条生路的,但东突厥的皇上颉利可汗和皇族们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只要他们还在世上活一天,那么他们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就一天也不会消停的,不安全的隐患就永远地存在。
但是东突厥皇上颉利可汗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彻底改变了他的这个决定,虽然新的决定一时间还没有相好,但颉利的性命却注定是保住了。
象征着权力交接的投降仪式一结束,皇上看了我一眼后情结低落地命令我接收突厥牙帐。我看到皇上他落没的表情心里已经清楚他在想什么了,于是我对众位将领说:“下面大军进城全面接收突厥牙帐,但大家记住一点,那就是进城后大军要严明纪律,绝对不准乱杀无辜,当然遇到反抗的是杀无赦,大家记住了吗?”
众位将领齐声说道:“记住了!”然后各自领命,带领着部下的联队向突厥牙帐城内开进。
皇上见我下了这道命令,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说话,但脸阴沉的面容却有些晴朗了起来。
我骑着马站在皇上的身边望着大军源源不断地向突厥牙帐城内开进着,东突厥的皇上及受降的皇上、皇族文武大臣和兵将们都静坐在草地上,由我军的士兵看押着。我见皇上看着他们在思考着什么便也静胸地站在一边不出声,让皇上好好考虑一下他所要思考的问题。
皇上思考了大半天后,似乎有了结果,抬起头对我说:“秦将军,等突厥牙帐接收完了之后,你先找一个大一点的地方看押东突厥的皇上、皇族及文武大臣,而那些投降的兵将,如果他们愿意为我大唐所用的,就继续留到军中,不想继续当兵的,可以发放一些路费遣送回乡,至于对他们的皇、皇族和文武大臣怎么处理,朕会自有分寸的。”
我对皇上一抱拳说:“皇上,臣明白,一切就按皇上说的办!”
此时我见大军进城已经进得差不多了,就对皇上说:“皇上,现在大军已经进入的差不多了,请皇上进城休息吧!”
皇上对我说:“好吧,秦将军我们走吧。”
先前进入突厥牙帐的大军早已在皇宫清理出了几个大型宫殿和后宫,皇上进城后便住了进去,并派精兵严加保护。我选择的则是一处王府,就把中军的指挥中心设在那里,所有的消息全部传送到那里,王府的大会客厅就变成了我的临时指挥中心,一切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
指挥中心立即忙了起来,我一回到这个临时的指挥中心就不断地看着接收的进度的消息,并不断地发出各项命令,照儿坐在一旁不断地汇集、整理着各样消息,并将各种数据填记整理归纳,然后进行专门的记录,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将领来报说:“秦将军,你指示属下清理的一座王府现在已经全部清理了出来,下一步怎么办?”
于是我命令到:“你现在就率领人马把东突厥的皇上颉利和那些皇族大臣押到那座王府里,由你负责,一是保证他们的安全,二是对他们严加看管,不得出现一点差错,但有一点你必须记住,要好好对待他们,吃的住的心里满足他们。”
那位将领答应了一声后就迅速地去办理这件事情去了。
又一个将领来报说:“秦将军,那些投降的兵将我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对他们说清楚了,现在有4万人左右要留下来继续当兵,有1万多人要求回乡,请主帅定夺!”
我对这名将领说:“这件事就由你负责,留下来继续当兵的你在城外寻一外宽阔之地,扎下营寨先对他们进行训练,那些想回乡的暂时看押起来,等这边的局势稳定之后,发给他们一些盘缠然后遣送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