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琴瑟(三) - 大唐天启纪 - 一月三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启纪 >

第80章琴瑟(三)

觉心法师是那第二日下山去的。

下山的时候,那位身材浑圆的僧人驾着牛车相送。

至于牛车如何穿过竹海,觉心法师也不知道。

临别时,那位身材浑圆的僧人对觉心说道。

“小姐一个人在山中生活,无依无靠,你可不要辜负了她喔。”

“不然我不会放过你的。”他这样说道。

觉心法师对他双手合十。

自那之后,觉心法师每日有意无意都会行至胥山深处,竹海侧畔。

夜色降临,觉心便吹奏起尺八,待竹海彼岸的琴声响起。

之后,便有一两牛车前来相迎。

来迎之人,时而是身材浑圆的僧人,时而是身材瘦长的僧人。

无论是那两位僧人也好,还是那位上了年纪的尼姑也好,皆称呼那位姑娘为小姐,或许是那位小姐的下人吧。

久而久之,觉心也知道了那三位下人的名号。

身材浑圆的那位,叫做胖头陀。

身材瘦长的那位,叫做瘦头陀。

上了年纪的尼姑,叫做五姑。

每个夜里,下人便驾着牛车便将觉心法师接到那个院子里。

觉心立于庭院一侧吹奏尺八,而那位身着黄衫的姑娘则坐在庭院的另一侧抚琴。

夜色如黛,月光朦胧。

尺八的声音和琴声相合,犹如灵魂曼舞的伴侣。

一边是头戴竹篓子的僧人,竹篓子遮住了僧人的面目。

一边是脸上蒙着青纱的姑娘,青纱屏蔽了姑娘的五官。

一僧一卿,一吹一弹。

仿若相知多年,却又素未谋面。

不到晨光初露时,瘦头陀或者胖头陀便会驾着牛车将觉心法师送下山去。

如此一来,两个多月下来,觉心连对方的名字都不曾知晓。

“毕竟我是个出家人,对方是位姑娘……”觉心时常这样想。

“也不能主动去问那位姑娘的芳名,即便像如今这样以曲相会,怕是……怕是已扰了那位姑娘的清白了。”

“或许……最好还是……不要再去了吧,不如就从这里返回茅屋。”觉心法师也曾多次在溪口村徘徊。

然而在不知不觉间,夜色降临时,他便已身处竹海之畔。

尺八声响起时,声音中也含着越来越多的期盼,与之相合的琴声也含着越来越多的欣喜。

“啊……我究竟是怎么了啊。”觉心法师忍不住心慌地叹道。

那一天晚上,觉心法师放下尺八时,已是四更天。

虽然身处深冬之中,觉心法师握着尺八的双手早是已汗津津的。

觉心法师往前探出几步去,月光澄澈地洒下来,天地间一片通透。

觉心摘掉了戴在头上的大竹篓子,他双手合十,颤声问道。

“贫僧觉心……可否……告知姑娘芳名。”

竹海中吹来一阵夜风,沙沙作响,就在那夜色中,觉心法师觉得自己的心跳得比那沙沙颤抖的竹叶更快。

慌乱的心跳声仿佛将万物都鼓噪其中。

就在那样的慌乱的心跳声中,一个潺潺如水的声音传来。

“我叫小萩。”

姑娘从琴侧站起身来,缓缓来到月下。

姑娘身侧传来的熏香,令觉心法师心神恍惚。

她转过身来,将侧面对着觉心法师,微微抬起头,望着霜天,月光照在她的面纱上,又穿透了面纱。

觉心法师只能看见她的半张脸,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女模样,清新脱俗,眼神顾盼,犹如轻云下浮出的半月。

当时的月光犹如一道澄澈的闪电,击中了觉心法师的心。

觉心法师听见自己的心再一阵狂跳,十七年来他在心中秉持戒条筑起一道高墙,在那一刻他听见那道高墙轰然倒塌的声音。

蓦地,姑娘低下了头,她的脸再次隐在夜色中。

“明日,我等你来。”

她这样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