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 我看了五千年 - 戴眼镜的犀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看了五千年 >

第36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老爷,山脚下一位名叫孙成宁的青年男子,说是要上山前来拜访圣人,奴婢们不敢擅作主张,是否要放他进山?”尹学昌走了进来开口问道。

“孙成宁”,老子喃喃自语,叹口气道,“请他上山吧。”

“是圣人。”尹学昌躬身退了出去。

“师傅,这孙成宁是谁啊?”齐诚好奇的问道。

“一位青年俊才,曾在洛阳数次向为师求教,风雨无阻,甚是勤勉。”

齐诚疑惑不解,既然是来拜访,老子为何会叹气呢?

尹喜脸上挂着一丝怒容,看出齐诚的疑惑,解释道:“师傅隐居在此,外人为何知晓?今日来个孙宁成,明天会不会有来个王宁成、赵宁成?世人皆知师傅在这伯阳山,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师傅又怎么能安心修行?”

齐诚脸上挂上一丝凝重,在函谷关时,尹喜提议来伯阳山,当时只有三人在场,哪怕尹喜挂印归去,遣使奴仆回老家,也未曾透露老子会在伯阳山隐居,又如何会走漏了消息?

“等这位孙宁成上了山,一问便知。”齐诚淡淡的说道。

“哼”,尹喜怒哼一声道,“若是我家奴仆走漏了消息,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杖毙,一个不留。”

看着尹喜杀气腾腾的样子,齐诚心头一紧,身为函谷关令,府中的奴仆人数可不少,说杀就杀了?

这还是平时让自己‘欺负’时,只能一脸苦笑的师弟?

这还是那位任自己索取宝物,一脸无奈的尹喜?

“胡闹”,老子斥责一声道,“道法自然,皆是因果,怎可因奴仆透露了消息,就妄动杀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尹喜轰然起身,躬身静立道:“弟子受教,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脸色稍霁,不再言语。

齐诚心头一动,脑海里浮现一个人的身影,会不会是他?

“圣人,孙君子前来拜访。”门外尹学昌高声喝道,指引着一名男子走了进来。

这名中年男子,面容消瘦,靛青色上衣沾满了灰尘,脚上的草屣简单的用青草捆绑,大脚指都漏了出来,头上绑着一根青色丝带,腰间系着一卷书简,稍一靠近,一股文气扑面而来。

孙宁成走进竹楼,见老子端坐在前,立马行大礼道:“学生孙宁成拜见圣人。”

得,又来一个抢饭碗的,齐诚撇着嘴心想道。

“宁成,无须多礼,快快起来吧。”老子开口道。

孙宁成站起身,笑呵呵的对着尹喜拱手道:“宁成见过文始先生。”

尹喜回着礼,指着齐诚道:“这是我师兄,齐子悟。”

孙宁成眼里闪过一丝诧异,仍旧拱手道:“宁成见过子悟兄。”

齐诚面带笑容着回礼,目光落在孙宁成腰间的书简上,开口道:“古有……”,想到什么,顿时噎住了,见老子眼光扫来,笑呵呵的指着孙宁成腰间的竹简道,“宁成兄,腰不离书,真是我等楷模。”

本想说,古有光武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今有宁成兄腰不离书。现在刘秀的爷爷的爷爷都不知道在哪呢?齐诚稍显郁闷,只能闭嘴不言,穿越也得讲究时间顺序。

万一脱口而出,再座的都是饱学之士,问起光武是谁?怎么解释?

“子悟兄过誉了,人生在世几十年,犹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前辈们的思想浩瀚如海,宁成不敢有一丝懈怠,稍有空闲变想扎进书堆里,细细品味圣人的肺腑之言。”孙宁成一脸真诚的说道。

齐诚与尹喜不约而同的竖起大拇指,满脸的钦佩,相视一笑。

孙宁成见他们竖起大拇指虽不解起意,想来也是夸赞自己的意思。

老子指着齐诚道:“这才是求学之路该有的态度,子悟要多向宁成学习,懒散的性格好好改改。”

“徒儿知道,以后一定以宁成兄为榜样,勤奋好学。”齐诚有些尴尬,对老子的一片苦心,还是有股莫名的感动。

“圣人缪赞,在洛阳与圣人一别也有十几年”,孙宁成眼里闪过一丝追忆,“昔日年少能得圣人不弃,悉心教导,宁成铭感五内,今日能在伯阳山再见到圣人,实乃是宁成的福分。”

老子看着孙宁成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脑海中浮现出当初在洛阳时的一幕,每日初晨,这位还是青年的孙宁成,早早的在史室躬身等候,求教学问如饥似渴,史室典籍在老子还是守藏史吏的时候,就被孙宁成翻阅的七七八八,待老子有空闲,必然躬身上前,寻求答案;每日日暮,必在门外恭送老子离去,这才回家。

这是一个文人,一个纯粹的、一心向学的文人!甚至比当年在黄河之滨向他问道的孔丘都要纯粹。

数次拒绝朝廷征召,安贫乐道,一书简、一箪食、一瓢饮,甘之如饴。

老子心有所触,柔声问道:“宁成这些年过的可好?”

“回圣人,学生每日过的很是充实,有棉衣御寒,有豆箕裹腹,这些年来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洛阳拜访圣人,只是一拿起竹简就忘记了时间,一拖就过去了十来年,今日听闻圣人即将归隐,这才下定决心,从书海里拔了出来,前来拜访圣人,唯恐以后再也听不到圣人的金石之言。”孙宁成一脸诚挚的说道。

“宁成有心了”老子感叹道,“这一路想必宁成吃了不少苦,一会儿让子悟亲自下厨,好好的休息一番。明日你我再好好的叙旧。”

师傅既然下令了,齐诚欣然站起身道:“宁成兄,我别的本事稀疏平常,对吃这一道却尤为擅长,待睡足精神,再好好尝尝我的手艺。”

尹喜喜笑颜开,终于又能尝到师兄的手艺,“宁成兄,我这师兄字子悟,号饕餮,再粗粝的食物到他手里都能换个花样,今日托宁成兄的福,终于又能品味一番,哈哈。”

“多谢圣人与两位兄长的好意,只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宁成现在就想请圣人为我答疑解惑,还望两位兄长恕罪。”孙宁成一躬到底道。

老子眼里含着笑,无奈的说道:“宁成就是这个性格,子悟你去准备饭食,文公你去给宁成安排下榻的地方。等宁成的疑惑解开,非得好好休息一场不可。”

“是,师傅。徒儿这就去准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