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我要摆个全鱼宴 - 我看了五千年 - 戴眼镜的犀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看了五千年 >

第25章我要摆个全鱼宴

一路上走走停停,一日三餐齐诚变着花样的给老子奉献美食。

至从尹喜把叫花鸡硬塞进嘴里后,关于吃这一方面简直就是言听计从,一到饭点儿,主动去捕杀一些猎物,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有尹喜这个箭无虚发的高手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遇上那个吃那个。

走一路吃一路,过了关中,越过了秦岭,再渡过面前这条渭水河,伯阳山差不多就要到了。

齐诚望着眼前波澜壮阔的渭水河发呆。

有人见水,想起了千古风流人物;有人见水,想起了浪花淘尽英雄;还有人见水,想起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齐诚见水,想起了糖醋鱼、红烧鱼、酸菜鱼、水煮鱼……

吸溜一声,齐诚擦拭着口水。

刚说了吃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为什么没有水里游的呢?

很难,非常难。

孟子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处在西周这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奴隶社会。孟子把鱼与熊掌相媲美,在后世觉得不可思议,江河湖泊那么多,鱼怎么会那么稀缺呢?

屁股决定脑袋,晋惠帝感叹穷人何不食肉糜,被笑骂了千年。

你问问存了数十万压岁钱的熊孩子,他也想象不到,活了三四十岁的成年人穷的天天啃馒头。

仔细想一下,在西周想要捕鱼真的很难。

想要捕鱼要么用渔网,要么去钓鱼,都免不了要用到线。

线有两种,一种蚕丝线一种麻线,蚕丝线老百姓用不起。

至于麻线,在把人当牲口用的古代,古人为了避免弄坏衣物,乘着天黑,光着屁股下地干活的大有人在,又怎么舍得用来结网呢?

再说钓鱼,西周可没有鱼钩,大多用骨鱼钩来钓鱼。

钓友都知道,即使再怎么经验丰富也会有脱钩的可能,更不用说用这种,连倒刺都没有的骨鱼钩了,完全是凭运气而已。

“师弟,想不想吃鱼?”齐诚擦着口水问道。

“想啊。”尹喜兴奋的回答道,“现在能吃到一条鱼可不容易。”

“是啊”,老子笑呵呵的拂着胡须道,“据为师所知,孔仲尼的儿子出世,鲁昭公特意送了一条鲤鱼过去,孔仲尼就给他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

“师弟可是函谷关令,想吃一条鱼很难吗?”齐诚不解的问道。

“现在的达官贵人想吃鱼都要抽干河水,师弟身为函谷关关令也能令手下如此这般,只是不屑去做。”尹喜眼里透着鄙夷的回答道。

“抽干河水?”齐诚惊讶的说道,“吃条鱼哪有这么麻烦。”

“师兄,难道有什么好办法?”尹喜望着宽阔的渭河河面好奇的问道。

“算了,小诚,无非就是一点口腹之欲,不吃也罢。”老子也劝阻道。

“师傅放心,徒儿保证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我们能吃上鱼。”齐诚一脸自信的说道。

“师傅不用担心,师兄也只是试试看,能成的话,我们一会儿就炖鱼汤喝,不成的话也就耽搁点时间。”尹喜在一旁宽慰道。

“那好吧,为师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鱼汤的鲜美。”老子呵呵笑道。

“嘿嘿,师傅您在这儿歇息,我和师弟去去就来。”

“快去快回,不要耽搁,真要是捕不到鱼,也就算了,万万不可下水。”老子不放心的嘱咐道。

“是,师傅。”

齐诚在尹喜耳边嘱咐了两句,然后骑着毛驴往回走。

刚才经过的地方,有一颗巨大的槐花树,齐诚还摘下几朵白色的花,塞进嘴里品尝着花蕊的清香。

没多远,来到槐花树下,挑了一颗白色槐花最多的枝丫,用尘影剑砍了下来,又采摘了一大堆槐花装进了兜。

把树枝拖到渭河边,找了一段河水较平的地方。

齐诚把挂满槐花的树枝给扔进了河里,掏出兜里的槐花,撒在河面上。

尹喜走了过来,不解的问道:“师兄,这是做什么?”

“子曰:不可说。”齐诚一脸的神秘,“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尹喜将弓箭搭在手里,弓箭后年系着长长的麻绳。

“师兄,会有鱼来吃槐花吗?”尹喜稍一动脑筋也就猜到了。

“嘘,小点声,你看河面。”齐诚蹲了下来指着河面小声说说道。

水面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条约有一米多长的黑影在水底泛着涟漪,围绕着槐树枝游来游去,仿佛在确认是否有危险。

试探了一会儿,终究抵挡不过贪婪的欲望,一张大嘴瞬间吞噬了几朵槐花进了肚,也许是品尝出槐花的美味,毫无顾忌的露着鱼头,不停的吞咽着。

“师弟,接下来看你的了。”齐诚小声的说道。

尹喜看着水里的大青鱼眼里冒着光,“师兄放心,包在师弟身上。”

话音刚落,尹喜瞅准时机立马后退了一步,右手扯弯了弓,食指和中指一松,“嗖”的一声,箭飞了出去,径直的钉在大青鱼身上。

大青鱼这一吃痛,尾巴打着水面啪啪直响,翻着巨大的波纹,就要往水底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