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宿命缘起十
寒冬里的北风呼啸而过枯叶狂飞乱舞,让谷阳城愈发显得萧条破落。
自素秋与哥哥在这谷阳城中的小院安定下来,每至一处街角,萧瑟的景象一一被看在眼中时,心中便有说不清的悲凉。
又是一年除岁迎春,家中却无一丝一毫欢乐的气氛,只是小院围墙的角落,紫姑神牌画像前已经燃起香烛,袅袅的烟火萦绕在画像前久久不散。
素秋裹着一件白色大氅,跪缩在墙角落,此刻心情低落,眼尾有些泛红,望着那已落尽枯叶的秃树发愣,方才与哥哥为成婚一事争吵,独自生闷气而躲在此处。
过了今日二十又六又如何,终身不嫁,孤独终老又如何,而俞忱不知从何处听来,谷阳城今夜举办相亲大会,城中未娶未嫁适龄人均可前往寻自己的良缘。
可是,缘之一字,太过玄妙,若遇不见自己良缘,随意寻得一人而嫁,那余生就只能在冷漠疏离中度过。
她心中万般不愿,更不愿离开将她捧在掌心,关怀备至的哥哥,可是哥哥却始终想着要为她寻一户好人家,让她得到他所认为的幸福。
“等哥哥娶了嫂嫂进门,素秋自然会走,不会留在家中妨碍哥哥与嫂嫂”
纵然心中明白哥哥是为了自己而着想,可当时自己一时气极竟胡言乱语,脱口而出的话往往十分伤人,哥哥岂会存这般心思。
哥哥曾有一段极好的姻缘,只因怕嫂嫂进了门,姑嫂之间不睦,便为了自己而放弃,知哥哥定也在屋中伤心难过,她亦心中歉疚,眼泪大颗大颗的滑落,用手背狠狠在脸上抹了一把,起身朝屋中大声喊道:
“若哥哥,想素秋嫁人,素秋今夜便去相看一小郎君,只要哥哥满意,素秋绝无半点怨言……”
房屋门渐渐从里打开,一点红色的烛光摇曳,背对烛火的他,让素秋看不清他是何神情。
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一辈子,可一辈子太过漫长,他的一辈子不知何时就会终结,俞忱知自己不是俞忱,素秋亦不是素秋,而他更不是她的亲生哥哥。
而爱的种子早早种下,发了芽生了根就再无法收回的余地,他只能小心的呵护,却从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因她只当他是连着血脉的至亲。
“我送你去……”
他的轻言轻语换来素秋失落苦涩的一抹浅笑,缩在大氅中的手被自己指尖掐出血痕,以痛止痛。
前梁国王宫,今已是齐国谷阳城城主府,当年战败,梁国君主被俘成为阶下囚,宋家军满门以身殉国,百姓纷纷逃离家园,而宋家小将军生不见人,死寻不见尸,最后只能以失踪定论。
如今他又站在王宫城楼高台之上,一切物是人非,无人识他宋家军,而以他一人之力即便想报仇雪恨,也如螳臂当车,如今他只想给她一个安稳的家,为她觅一份幸福。
随着他纵身一跃跳下高台,楼下众人纷纷叫好,只见他挂上城楼的是一幅水墨丹青,画卷中山河壮阔,飞鸟在仙雾缭绕之中翱翔,而此画正是出自素秋之手笔,若谁能赋诗一首,便可与素秋相看一番。
前来相亲的人群里,不论年龄老幼,十有八九皆跃跃欲试之时,画卷却被一阵寒风吹动,恰好飘落在一位男子的面前,他蹲下身捡起画卷,飞身一跃,竟上了高台,高台上几位轻纱蒙面的女子一阵阵惊呼,怎可如此违了相亲规则。
惊呼过后,却又迎来一众女子惊叹,高台上的灯烛之火照映出男子俊朗的面容气宇不凡,一件白色裘狐大氅与他腰间的白玉尽显他的高贵身份特殊。
素秋在其余女子之中略显孤寂,她独自一人立身于烛火无法映照之处,无精打采目光有些空洞,对阵阵惊叹声充耳不闻。
却不料,那男子竟缓缓提步径直冲她走去,不知那人是何目的,俞忱一下慌了神,飞身跳起,踏上身旁一人的肩膀,借力一跃上了高台,他心中只有一种念头,不能让那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摘了素秋的面纱。
忽然出掌袭向那男子后肩,素秋一惊,瞪圆杏眸,想出声阻止时就见那俊俏公子只稍稍移了一步,哥哥一掌就落空。
一掌落空,又起一拳,那位翩翩公子竟不知何时手中一把折扇轻轻一挡,压下向他捶来的重拳。
素秋从未见过哥哥与人动武,这短短的你来我往间不禁让这年头久远的高台晃了晃,让其余几位姑娘腿发抖,颤颤巍巍的在家人的陪同下一并下了高台,如今只留三人站在高台上。
楼下前来相亲的男女似如遇上一场好戏,突然安静的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
“哥,住手,既然是这位公子拿得画卷,那就请公子为此画赋诗一首……”
俞忱不情不愿收回手,走向素秋,素也秋缓缓从幽暗的阴影中走出,对那公子微微欠身行礼。
那白衣公子也不慌不忙,收起手中折扇,作揖还礼,却无开口作诗之意。
“姑娘作此画时心情欠佳,此画虽青川不退其容,鸾鸟鸣澈山谷,却颇有苍凉之意,不如在下,为姑娘修改一番,看如何?”
他像是自言自语,根本未容她应允,手中已忽现一只画笔,将画卷摊开,只不过寥寥数笔轻落画卷上,一阵绿色光幕在眼前闪过。
素秋竟感觉置身于在自己的画卷之中,巍峨陡峭的山峦上忽生出红色黄色如繁星点缀,山花开满山谷,一阵阵微风带着春的清香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