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回神都
冷风呼啸,寒水湍急
往年此时,除了偶尔有一些家贫之人,为了生计在运河上奔波行走之外,其余时候,大运河上鲜少有船只航行,毕竟对于华夏人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已经融入到了骨子里。
今年却有些稀奇的是,一行三艘将近十丈长的大船正在奋力前行,虽然冬季十分,运河水流下降了不少,可大船上那几张数丈高的大帆还是借助呼啸着的大风,让大船行驶的极为迅捷。
大船虽然行驶的迅速,可船上之人却仿佛身处于陆地上一样,感觉不到多少的颠簸,让人在艰难的旅途中稍敢欣慰。
“哇呜,哇呜,哇呜....”
一阵阵嚎啕大哭声从一处船舱中传了出来,随即就听到一个男生焦急的喊道“快快,快点,婉君,秀儿这是怎么了,他怎么一直哭个不停呀,是不是饿了,你们快看看,快看看。”
就看到船舱中,一个一身居家衣衫的男子,正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襁褓孩童,满脸焦急的向不远处的两个美妇求救道。
看着男子焦急的样子,其中一个美妇调侃的笑道“咯咯咯,阿郎,您这可是自作自受呀,刚才奴家就跟您说了,不要招惹这个活祖宗,您不听,非要说自己的儿子就是和自己亲近,您看,奴家和姐姐好不容易才将他给哄睡下,您这一高兴,又哭闹起来了,告诉您,我们可不管,您自己看着办,如果哄不好小郎的话,今晚您就不要睡觉了。”
“你就说风凉话吧,亏某平日还夸赞你懂事,关键时候就露馅了,哼,某就不相信了,千军万马都管理的好好的,一个小子还真的拿他没办法了。”男子一边想办法安抚怀中的孩童,一边冷哼道。
听到男子的话,先前说话的美妇没有开口,只是皱了皱琼鼻,满脸的不信表情。
横着悠,竖着哄,甚至还不断的摇来摇去,可让男子无奈的是,他越是卖力,那孩童就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哭的越来越响亮,半晌后,男子只能颓然的败下阵来。
“好了,阿郎,将小郎交给奴家吧。”看着男子那为难的样子,另一个娴静的美妇,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哎,好,快点,你接着。”
听到美妇的话,男子就像是听到了天籁之音一样,差点蹦起来,慌忙一步三跳的奔到美妇身前,将襁褓递到美妇的怀中。
让人稀奇的是,刚刚还哭的仿佛打雷一般的孩童,在到了美妇怀中后,居然很快就停止了哭声,渐渐的睡熟了起来。
“哎,这个臭小子,居然这么不给他老子的面子,看某将来不好好的教训教训他。”
看着熟睡过去的孩童那张稚嫩,却又懵懂的笑脸,男子嘴里抱怨,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灿烂。
“阿郎,您不说对奴家说过,您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了不能让死人变活,其他的事情就没有您办不到的,怎么,没想到您连这哄孩子的事情都做不好,实在是让奴家有些失望呀!”
看着男子脸上的笑容,另一个娇俏的美妇忍不住调侃道。
“哼......你懂什么,某这是生疏了而已,告诉你秀儿,这世上就没有能够让我段简为难的事情,不信的话,你等着,早晚有一天,我要让这个臭小子老老实实的听话。”男子,或者说段简冷哼道。
这称作大船在过节期间奔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剿灭徐敬业叛军中立下了大功,从而被朝廷征召回京的段简一行人。
在古代,每次出行,对于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都是一件大事,往往都会非常郑重的选择一个好时候,争取替出行之人博得一个好彩头。
之所以如此,归根究竟就是因为古代的交通实在是过于简陋,走水路还好,能够顺水而行,还能够轻省几分,走陆路的话,那就彻底是遭罪了,无论是走路还是坐车,骑马,对于人们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半路得病而死的人,更是不知凡几。
这些也就算了,还有什么蛇虫鼠蚁,土匪强盗等危险更是多不胜数。
幸好,段简不是一般人,而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朝廷官员,任何时候,高端阶层的待遇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掌控着苏州这么一个富庶之地,在加上刚刚在平息徐敬业叛乱中建立了大功,借调几艘大船,也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段简怀中的那个孩童,就是他和王婉君亲生的儿子了,十月份降生,到现在还不足三月,按理来说,这么小的孩童是不可随便出行的,可这次朝廷征召急切,段简也不放心家人远离身边,这也是他为什么征调这几搜大船的原因。
儿子熟睡了,段简也松了一口气,坐在旁边用小鼎将水煮沸,然后倒入装满茶叶的茶具中,一阵变换,几杯色泽诱人,淡香扑鼻的茶水就出现在桌子上了。
“滋溜”
“呼...”
“哈.....”
“爽.....”
一口饮尽杯中的茶水,闭着眼睛回味了一番后,段简忍不住开口赞叹道。
茶是好茶,郑重的西湖龙井,这是段简在茶叶采摘的时候,专门让人采摘而来的鲜茶,亲自轰炒而成的,按照现在这种茶叶的价格,仅仅是刚才他浸泡的这些,就不下十贯之数。
看着颇为惬意的段简,抱着孩子的王婉君和苏秀儿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这段时间,段简公务繁忙,连着几个月都是领兵外出,就连儿子出生的时候都没有在身边,苏秀儿还好些,许多时候还能够跟着段简上阵,可王婉君就不行了,如此一来,王婉君虽然没有因此而责怪段简,心中却也有些伤神,甚至生出了一种“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觉。
所以,对于这种难得的温馨之景,极为感慨。
对于王婉君的心思,段简也有些猜测,只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他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唯有走到终点,否则的话,等待他和王婉君甚至于王家所有人的都将是一个极为残酷的下场,而那正是段简极力想要避免的事情。
正月十三,洛阳渡口
作为大运河的上最重要的渡口,也是连接南北的关键之处,特别是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将洛阳改名神都,眼看着就要用洛阳替代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后,这里更是变得繁华起来。
幸好,现在处于年节时候,这里不像往日那般嘈杂,拥挤。
“到了,到了,阿郎,到洛阳了。”
站在船头,王婉君拉着段简的胳膊,忍不住跳跃着欢笑道,眼看就要见到阔别许久不见的亲人后,即使以王婉君的稳重,也忍不住抛弃了本性,变得活跃起来。
“好,到了好呀,这两年你跟着某在江南吃进了苦头,这次到了神都,可要好好的歇歇,再说了,这小子都已经三个多月了,却还是没有名字,就等着岳父大人起名了。”
小心翼翼的抱着襁褓中儿子的段简,也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在船上段简出了休闲之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和儿子混了个脸熟,最起码在抱他的时候,不会出现大哭不止的情况了,仅仅这个原因,就让段简仿佛打了一个打胜仗一样,每日兴奋的不得了。
“贤侄,侄女,终于把你们给等来了,真是不容易呀!”
段简等人刚刚登上渡口,一个声音就传了过来。
“啊,十三叔,您,您怎么来了。”
听到声音,在抬头一看,无论是段简还是王婉君,都是一阵惊喜和意外,就看到王家十三郎,王炳忠正站在不远处,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哼,你们还敢说,为了迎接你们,这些天可讲十三叔给累的够呛,连大年都没有过好,每日一大早就到这渡口等你们,直到晚上快要关闭城门了,才能够回去,如果等会不好好的陪某喝两杯,你可不要想好过。”王炳忠装作生气的说道。
“好,好,好,十三叔发话,谁敢违抗,今晚一定和您喝个不醉不归。”对于王炳忠无论是段简还是王婉君都极为亲近,因此,谈笑间也多了几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