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绕道与坚守 - 盛唐绿帽公 - 水刀伐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盛唐绿帽公 >

第433章绕道与坚守

“哎,某实在是后悔呀,早知道那苏守祥如此不堪,岂能听从他的建议,现在不仅夜袭不成,反倒白白折损了数千精锐,实在是.......”

话语间,李孝逸甚至带上了几丝抽泣之意。

“哎.....”

对于别人,可能会被李孝逸如此做派所欺骗,可在魏元忠看来,李孝逸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于可笑。

就像他刚才所言一样,作为大军主帅,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有所失误很正常,可是,现在李孝逸却在他面前做这种小儿女的姿态,可话语间那种推卸责任的意思却非常浓厚,如此惺惺作态之举,让魏元忠更是失望。

“不知道大总管接下来有何打算?”

对李孝逸彻底死心的魏元忠,也懒得在劝他,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哎,这是在是一个难题,徐军虽然示弱,可占据有利地势,我军势大,却碍于下溪之阻,难以发挥兵力的优势,如果长此以往的对峙下去,就算我军最后能够取得胜利,恐怕朝廷也不会满意的,再说了,如果想要强攻,不知又要折损多少将士的性命,因此,某觉得可以另想它法。”

李孝逸依然神情黯然的说道,可那顾盼间眼神流落着的精芒却暴露他的内心真实的想法。

“大总管是想要绕道。”

魏元忠是何许人也,未来的著名丞相,承接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的重要桥梁,轻而易举的就猜出了李孝逸的真实想法。

“知我者全军上下,唯独军师也。”对于魏元忠如此快速的猜出了自己的心思,李孝逸在诧异间,心中也是极为佩服的。

“不知大总管想要绕道哪里?”

“军师如此可就有些见外了,绕道哪里您怎么会想不出来呢?”

“大总管想要绕道石梁。”

魏元忠也不再装傻,直接说道。

“不错,现在下溪被徐贼占据,我军想要度过,除非付出巨大代价,所以,想要尽快到达扬州城,唯有绕道,如此只有向东和向西两条路,向西的话,西边是偌大的高邮湖,还有运河穿行,我军数十万精锐,行动起来极为困难,因此,向西肯定不行,如此一来,唯有绕道向东了,而石梁就是最好的地方,只要我们顺利度过石梁,大军眨眼间就可到达扬州城下,到时候平定徐贼,可谓是手到擒来。”

李孝逸抬手指着下溪的河面,一改刚才意兴阑珊的样子,颇为豪情的说道。

“手到擒来,只是不知道是你擒别人,还是别人擒你。”

看着豪情的李孝逸,魏元忠心中忍不住安安心想到。

也难怪魏元忠会如此想,如果是别处的话,碰到这种久攻不下的地方,绕道不失为一条折中的办法,可唯独这一次却不行,不是绕道不行,而是绕道之路比起强行攻打下溪来说,更为艰难。

如果说下溪是一道坚固的土城的话,那么石梁就是一道万年坚硬的岩石建造的长城了。

石梁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比起被他们拿下的都梁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险峻之地,又岂是轻易能够拿下的,更加不会向李孝逸说的那么轻松,仿佛只要大军一到石梁就会被拿下一样。

“不知道大总管是已经决定了还是......”

听到魏元忠这种疑问的口气,李孝逸收起了先前的豪情,疑惑的问道“怎么,莫非军师有不同意见不成。”

听话听音,这点在官场上在最重要的法门之一,毕竟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候一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他本人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说话的语气和调门不一样的时候,所表达的意思也很可能不一样,什么明褒暗贬,骂人不吐脏字更是其中的精髓。

魏元忠就从李孝逸这番话中听出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这件事李孝逸已经决定好了,你有意见可以说,至于听不听,那就全在我了。

明白归明白,魏元忠却不希望唐军在受到巨大损失,因此,犹豫了片刻后,还是咬牙开口道“回禀大总管,某确实有不同意见。”

“啊,军师有不同意见,您说说,究竟是和意见,某洗耳恭听。”话是这样说,可李孝逸脸色那不愉的神情却显漏了他的想法。

只是,此时魏元忠已经没有心思去看他的脸色了,开口说道“大总管,那石梁乃是江淮之地的重镇,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想要拿下石梁,唯独首先拿下扬州,现在我们贸然转去攻打石梁,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此一来,还不如继续留下下溪,只要徐军露出破绽,我们就可一战而胜之。”

“军师此言差矣,石梁确实是江淮重镇,可那徐敬业却鼠目寸光,并没有派遣多少兵力驻守在哪里,整个石梁仅仅只有数千乌合之众,只要我军大军压境,就可不战而胜,等到石梁到手,徐敬业等人也只是瓮中之鳖而已。”李孝逸依然顽强的说道。

“那不一样,徐敬业不是傻子,我们如果大军转移的话,肯定会被徐军给侦查到的,到时候徐敬业完全可以派遣大军驻守石梁,不需要太多人,只要一万精锐,石梁古镇就是一道鬼门关,我们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将士葬身在哪里,还请大总管为了全军数十万将士的性命,三思而后行呀!”

看着李孝逸又要一意孤行的出昏招,魏元忠忍不住苦劝道。

“找你这么说来,我们数十万大军就这么呆在这里,等着叛贼犯错误不成,如果他们一直没有犯错误的话,我们是不是要一直等下去了,如此这般,某怎么向朝廷,向太后娘娘交代,全天下之人又会怎么看待于某。”

“你.........”

看着眼前这个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惜拿数十万人的性命去冒险的人,魏元忠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倒在地。

就连李孝逸和魏元忠两人为了究竟是否绕道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校尉快速的跑了过来,随即禀告道“启禀大总管,大营外来了一群人,自称是江南道总管,求见大总管,说是有帮助我大军渡河的办法。”

.....................

“不愧是精锐之士,虽然看起来颇为随意,可在行动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警惕,甚至许多人身上还散发着浓厚的彪悍之气,可惜了,这种精锐之士没有用在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反倒用来平定叛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唐军大营外,以段简为首的一群人正在打量着大营中的唐军将士,段简一边指着这些唐军将士,一边向身后众人感叹道。

“郎君所言不错,这些人都是边军的精锐之士,这么多年,我大唐能够威压四海,雄霸天下,靠着就是这些彪悍的勇士,没有他们,突厥也不会被灭国,异族也不会对我大唐恭敬有加,可惜了,数十万精锐大军被调入内地,那边关之地的异族恐怕要生事了。”周兴开口叹道。

“哈哈哈,恐怕这也是您为什么会赶来这里的原因所在,唯有尽快平定徐敬业叛军,才能够让天下早日恢复平静,这些边军将士早日返回边关,才能够熄灭那些异族的野心,要不然,长久以往下去,恐怕另一个突厥就要重现了。”温玉荣笑着说道。

听到温玉荣的调侃,段简没有开口,只是咧嘴笑了笑而已。

其实,温玉荣的话,就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因为知道历史的走向,段简知道,徐敬业叛军在李孝逸率领大军南下之后,很快就被剿灭了。

因此,段简在西津古渡击溃了徐敬业率领的徐军精锐后,已经不打算出手,省的成为众矢之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孝逸并没有向历史上一样,势如破竹一般的击溃徐敬业,剿灭叛乱,反倒一波三折的折损了众多将士,依然被徐敬业阻拦在下溪而不的寸进。

无奈之下,段简也顾不得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带着诸多心腹,抛下大军,顺着运河偷偷的到了此处。

“大总管到。”

就在段简等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一声高喊,宣告着这支唐军的最高统帅,李孝逸的到来。

“哪位是段总管,快快过来,让某好好的看看。”人没到,一阵喊声即从远处传到了段简等人的耳朵里。

看着那快步向这里走来,一身便服的中年男子,不用人介绍,段简脑子里瞬间就知道了,这人就是李孝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