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萧后三度追王叶(二)
宫中密道的出口却在北城的一处民房。
此密道既为危急之时逃生所用,出口处自是做好了百般准备。
辽地多马,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都饲养有马匹。民房内也照样有马房,养的既有千挑万选出来的宫中御马,也有普通的民马。
此外,平民衣服、干粮、清水等物也有充足的准备。
即便是萧后当初私蓄的三百死士,也均安插于民房附近。
如此一旦事有缓急,帝后二人便能由密道逃来此处,再在死士的护卫之下冲出城去。
萧后出得密道,先躲入房中,三两下将身上伤口稍稍裹扎,又换上平民衣服。便来到院中,抡起大槌敲响了悬挂于廊坊之下的铜锣。
按照当初同死士们约好的信号,一旦铜锣响起,便是事情紧急。
居住于附近的死士们自当持械环甲前来听用。
锣声甫一响起,院外便闪进来两名死士。
萧后已换布衣,二人初时尤未认出,待到略略辨认,这才认出萧后,当下不由大喜,赶紧上前拜见,开口道:“娘娘已脱虎口?万幸!”又四处看了看,接着问道:“不知陛下何在?”
萧后也不作答,反问道:“其余人何在?只你二人在此?”
死士便回道:“回娘娘,自宫中乱起,我等便知情形危急,早早集于此处以听使唤。唯有待得许久,亦未曾见得娘娘同陛下前来。耶律头领同萧头领心知事情有异,已领得众人前去攻打皇宫,救援陛下同娘娘。又使得我等二人于此等候。且喜娘娘已至。”
疑虑既消,萧后便开口道:“陛下尚陷于宫中。且随本宫前去救援。”
二人行礼退下。不多时牵来三匹战马,众人翻身上马,急朝皇宫而来。
尚未到得皇宫门外,便远远见得死士们已败,正纷纷退出宫门来。虽则如此,却也是退而不乱。
死士们本来就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忠义之士,又被萧后用体己银子给喂饱了,家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打起仗来自然是悍不畏死。
虽则如此,奈何萧干麾下的奚兵不愧为奚兵,作战经验娴熟无比,且装甲器械又好出死士们不少。
双方都悍不畏死的前提下,比得便是配合。这一点死士们自是不如。
萧后见状自知杀入宫中救援天赐帝已无望,如今之计,当以早早追回王先生为上。
当下萧后便朝身后死士稍一示意,开口道:“既攻战失利,不妨暂退,随本宫前去搬去救兵。”
听得犹自有救兵可恃,两名死士自是大喜,赶紧将嘴唇撮了起来,同时发出了一声尖啸。
死士们闻听得退兵令起,当下便鼓起余勇,发力朝前冲杀得一阵,逼退得奚兵之余,再纷纷抽身而逃。
此时萧干已接奚兵急报,逃了萧后,只得急急忙忙的赶回栖凤殿,守住天赐帝。
四军大王不在,奚兵将领便不敢自作主张。如今之计,自是小心为上,以防调虎离山之计,也收兵不肯前来追杀。
萧后三人有马,先至据点。稍等得一等,便有其余死士纷纷逃来。
只今日这一战,死士便战死百余人,萧头领也死于萧干手中。
又稍等得一等,断后的耶律思也退了回来,一进小院便暴喝道:“何人私自下令撤退?我等受娘娘恩深,自当以死报之。如今陛下同娘娘犹在虎口,是何人竟敢下令撤退?”
听得此语,萧后便站了出来,开口道:“耶律头领有劳了!”
耶律思见得萧后已至,心下大喜,拜伏于地,开口道:“且喜娘娘已脱虎口!只不知陛下何在?”
萧后黯然道:“陛下犹未逃得出来。”
耶律思见状大怒,便回头道:“诸位休嫌辛苦,且随本官再去厮杀!今日必救得陛下出宫。”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初众人士气正盛,犹自未奚兵所败,何况如今士气稍坠?且说不定萧干此时已紧急调兵入宫。
当下萧后便开口道:“单凭我等之力,只怕难以见功。诸位且护着本宫冲出城去搬去救兵!”
今日自己众人已经尽力了,所谓的再度厮杀不过是欲要以死相报娘娘厚恩而已,耶律思自己也没有太大把握。
如今听得萧后口称有救兵在,耶律思自是大喜,便开口道:“未知有救兵几何?”
想来出城之时又是一番厮杀,萧后一则要安众人之心,二则也为自己壮胆,便断然开口道:“有得十万大军在彼!”
其实这也不是乱说,当初魔理沙曾有言,凭王叶一人足挡十万大军。
众死士听得此语,士气复振。
萧后犹忧不足,便开口封官许愿道:“诸君努力,此乃擎天救驾之功!本宫今日在此指天立誓,若得事成,必不敢有负诸君。存者人人封爵,亡者万金相赠!”
众死士听得此语,心下皆是大喜,所谓封妻荫子正在今日,便齐齐喝道:“愿为娘娘效死!”
事不宜迟,众人稍稍收拾利落,复于马厩牵出战马,一个个翻身上马,便相随着萧后往北门冲来。
当初萧干进城之时,顺手占了南门,又各分拨了数百士卒潜往其余三门。
待到宫中乱起,这些伏兵也纷纷朝城门杀去,欲要占据城门为守。
一方为青壮,一方为精锐,又加之以有心算无心,东门西门瞬间陷落。
唯有北门却不一样。
北城唯有北门一个出口,且此地又多为高官权贵。
见得宫中乱起,文官们倒是无所谓,但闭门自守。不管谁做皇帝,都得用文官治天下,大不了换个老板。
唯有皇亲、宗室却不一样,平日里全靠同老板的关系吃饭,一旦换了老板自己便得立即失势。
故此一见得宫中乱起,众人虽不敢前去救援,却也知道当速速逃命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