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黑白无常”来了
今天排队买饭的人格外的多!从电梯前的过道,一直排到骨肿瘤一区、二区、三区走廊的交汇口。一眼扫过去,大约得有六、七十人。
之所以人这么多,是因为人们看到餐车上摆放了不少新品:麻辣香锅、新鲜出炉的松软的西式糕点、薄饼卷肉……
我们的送餐员在为病人、家属订餐的时候,许多病人反应:“你们都多久没有更换菜品了,吃起来都有“味觉疲劳”的感觉了,赶紧换换吧!……”
病人的家属也是牢骚逐渐多了起来:“我们天天在这里看护病人,离不开人啊!要是出去买饭,一去就得二十多分钟。要是有个意外怎么办?”病人家属说的的确如此。
“想凑合着在你们餐车上买点儿吃的吧,还什么都没有!品种太单一了!”病人家属越说越激动。
“我们多辛苦呢!睡觉睡不踏实,吃饭吃不好!别病人没照顾好,我们自己再病倒了!”
……
意见被及时送到了食堂领导的办公室。
我们这个食堂以前是属于医院后勤的,后来被第三方承包了。
每天售餐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承包者的经济效益。
于是,面点房、大厨房、主食厨房当天就张贴出了醒目的告知书。
大概其的内容就是:为了提高营业额,希望大家出谋划策。有手艺没露出来的尽管露,食堂提供食材食料,可以试做、试卖。如果被消费者认可,就加入菜谱,作为固定“节目内容”。增加的菜品,销售额超过多少钱,超出的部分按百分之多少提成,直接按照效益奖发放。
钱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
于是,食堂后厨就“热闹”起来了。
认为自己行的,都争先恐后地去“研发新品”了!
高手在民间!说的一点儿都不错。
这不,新品刚一摆上餐车销售,就吸引来了这么多的人!
“……好了,拿好你的菜。下一位,吃什么?……”
我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听到队伍里传出一句:
“黑白无常来了!”
听到这句话,我全身的汗毛孔“唰”的一下瞬时间全部张开了。
同时感到头皮和全身有一种过点的感觉。
恐惧感油然而生!
我禁不住好奇的心,连忙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抬起头四处张望起来。
眼前除了排队买饭的人,附近连路过的人都没有!
悬着的一颗“砰砰”乱跳的心才慢慢地放下,逐渐平静了下来。
回到休息室,闲来无事,和同事们聊起不久前被“黑白无常来了”着几个字吓得魂不附体的经历,几个“老娘们儿”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都乐出来了!
“你瞧你那点儿胆儿!还亏着在医院上班呢!”
“‘黑白无常’又不是妖魔鬼怪!”
“找!你到哪里去找呀?!大白天的,去哪儿找黑白无常啊?!”
“你当然找不到了!他们就排在队伍里等着买饭呢!”
“他们俩特别好认!看脸色就能看出来!跟咱们正常人的脸色不一样。”
“对!对!对!灰了吧唧的!一眼就能认得出来!”
“‘黑白无常’是外号儿,是两个人的昵称!”
“‘黑白无常’指的是殡仪馆的两个工作人员!”
“这两个人还是小头目呢!专门联系‘白事儿’的!”
“‘黑白无常’这两个人一来,准没有好事儿!指不定谁家又死了人了呢!”
……
几个“老娘们儿”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他们就是这个样子!
一个话题能聊上好长一阵子,说不定还会有联想、延伸!
第二天卖午餐的时候,和我搭档的二姐突然对我说:“这就是‘’黑白无常。”
我端详着按照排队顺序走到我面前的这两个穿着同样工作服的男人:浅蓝色的衬衫,黑色的裤子,左胸前佩戴着胸牌,脖子上戴着贴有自己照片的工作证。
前面的一位头发有点儿自来卷儿,皮肤的颜色就像是常年做室外工作的人一样,黑黑的;额头和眼角、脸上已经爬上了些许的皱纹;圆圆的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儿,小耳朵;两边的腮部肌肉丰满,小嘴儿微微前探,猛一看,真的像一只小松鼠;看长相,他可能已经年近五十了。
后面的那位则是比较英俊:小分头一丝不苟的趴在头上;大眼睛、双眼皮儿;要比他的同事白多了。
正像那帮老娘们儿说的那样,这两位的脸色都比常人要灰暗的多,一点儿光泽都没有,好像轻轻一碰就会往下掉渣儿一样。
这时,我突然想起老人儿说过的话:“经常和死人打交道,难免会招惹上一些‘脏东西’!”
听到二姐叫他俩“黑白无常”,前面的那位“小松鼠”、“娃娃脸儿”假装生气地说道:“又瞎给人起外号!当着这么多人!还散播!真够可气的!罚你给我多盛几块肉!快点!”从说话来看,这位是个性格开朗的人。
站在他身后的那位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慢慢地抿着嘴儿笑。